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锁扣眼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946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锁扣眼缝纫机,把放置于下切刀上方的被缝制物夹持在压脚与所述下切刀之间、并在所述被缝制物上形成锁口眼线迹之前或之后,使切布刀或承刀台其中的一方部件向另一方部件下降,以便在所述被缝制物上形成扣眼,并在形成锁口眼线迹及扣眼之后使压脚上升,且使配置于所述被缝制物下方的上切刀及所述下切刀相互闭合,用以切断从所述被缝制物延伸出的底线,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所述一方的部件在上升位置与切断位置之间上下移动的切布驱动机构、 使所述上切刀及下切刀在相互打开的开放位置与相互闭合的闭合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切线驱动机构、 控制所述切布驱动机构及所述切线驱动机构,并在所述切布刀或所述承刀台的所述一方的部件位于上升位置与切断位置之间的被缝制物上面附近时、把所述上切刀及所述下切刀从开放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的控制机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布料上形成扣眼、并在扣眼形成前或形成后在扣眼周围施以锁缝的锁扣眼缝纫机。在这种缝纫机上,由与机针的上下运动及摆动运动协同运动的旋梭的动作,并用面线和底线在布料上形成锁缝线迹。并且,有时在这种线迹中缝入称为芯线的粗线。而且切布刀从布料的上方向布料下降,并且切布刀对正配置在布料下方的承刀台并与其重合,以此在布料上形成圆扣眼。另外,为了在缝制时或切布时把布料牢靠地保持在送布台上,锁扣眼缝纫机还具有把布料夹持在压布机构的压脚与送布台之间的压布机构。由于缝制后必须把面线、底线及芯线切断,所以锁扣眼缝纫机,具有由用于切断底线及芯线的上切刀及下切刀等构成的底线切断剪刀,和用于切断面线的面线切刀。另外,为了缩短面线的残留长度(从锁缝的结束之处到切断端部的线长),而把面线切刀设在旋梭机构上。另一方面,为了缩短底线及芯线的残留长度,而把底线切断剪刀设在送布台上,并在缝制和切布时把布料夹持在下切刀与压脚之间。即,在缝制时和切布时用压脚压住下切刀。在缝制及切布结束以后为了使下切刀能可靠地动作,必须在切断底线及芯线时解除压脚对下切刀的按压。所以,在缝制及切布结束且压脚上升以后,上切刀与下切刀相互闭合,以此切断底线及芯线。但是,在以往的锁扣眼缝纫机上,因当切断底线及芯线时压脚上升,所以布料会浮起,或从送布台露出的部分重叠而使布料偏离原来位置。因此,底线及芯线的残留长度变长,或并没有把底线及芯线切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既能缩短底线及芯线的残留长度,又能可靠地切断。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专利技术,在切布刀或承刀台的一方的部件位于上升位置与切断位置之间的被缝制物上面附近时,把上切刀及下切刀从开放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因此,由于即使压脚在上升时,被缝制物也会与切布刀或承刀台的一方的部件相靠,所以可防止被缝制物向一方部件的上方浮起,并防止了被缝制物的移动。从而,因用防止被缝制物浮起或移动的方法,使底线不被引出,所以可用上切刀及下切刀以短残留长度切断底线。并且,因用防止被缝制物浮起或移动的方法,使底线的切断之处一样,所以能可靠地切断底线,并抑制切断不良的发生。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专利技术,例如如图4所示,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锁扣眼缝纫机,具有用于设定在上述上切刀及上述下切刀从开放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时的上述一方部件的位置的设定机构(例如,操作面板106及控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一方的部件位于由上述设定机构设定的位置时,把上述上切刀及上述下切刀从开放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专利技术,一旦设定了上切刀及下切刀从开放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时的切布刀或承刀台的一方部件的位置,则一方部件位于该设定的位置时,上切刀及下切刀就从开放位置向闭合位置移动。即,由于在上切刀及下切刀移动时可以设定切布刀或承刀台的一方部件的位置,所以对于各种厚度的被缝制物,被缝制物都能在适当位置与一方部件相靠,因此可对应于各种各样厚度的被缝制物。从而,对于所有厚度的被缝制物,能可靠地以短线头切断底线。图2是表示上述锁圆扣眼缝纫机的送布台的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锁圆扣眼缝纫机的内部结构后视图。图4是表示上述锁圆扣眼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图5是表示上述锁圆扣眼缝纫机的控制装置的处理流程图。图6是表示上述控制装置的处理流程图。图7是用于说明上述锁圆扣眼缝纫机动作的、以切布刀及承刀台为主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以上述锁圆扣眼缝纫机前端部为主的侧视图,是承刀台位于规定高度位置时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以上述锁圆扣眼缝纫机前端部为主的侧视图,是承刀台位于切断位置时的侧视图。图中1-锁圆扣眼缝纫机(锁扣眼缝纫机),8-切布马达(切布驱动装置),9-承刀台,10-切布装置,11-切布刀,15-切刀驱动装置,50-压脚装置,55-左压脚(压脚),56-右压脚(压脚),57-左承压板,58-右承压板,59-压脚驱动缸,60-底线切断装置,61-上切刀,62-下切刀,65-气缸(切线驱动机构),100-控制装置(控制机构、设定机构),105-原点检测传感器,106-操作面板(设定机构),200-布料。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锁圆扣眼缝纫机1,具有机台部2、直立设置在机台部2后端部的纵机身部3、从纵机身部3的上部与机台部2略呈平行延伸的机头部4、从机头部4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针杆13、安装在针杆13下端部的机针12、在机台部2内设于机针12正下方的旋梭机构6、控制缝纫机1整体的控制装置100(如图4所示)、用于向控制装置100输入数据的操作面板106和用于指示缝制开始的按钮开关107。并且,锁圆扣眼缝纫机1,还具有针杆上下运动机构(省略图示)、摆针机构(省略图示)、旋梭机构6。针杆上下运动机构,把缝纫机马达108(图4所示)的动力传递给针杆13、是向上下驱动针杆13及机针12的机构。摆针机构,是把缝纫机马达108的动力传递给针杆13、并使针杆13及机针12向左右往复摆动的机构。旋梭机构6,具有设于针杆13的正下方的机台部2内的两个旋梭扩张器(Looper spreader)14、14,和在缝制圆扣眼(扣眼的一种)的圆孔部时使旋梭扩张器14、14绕垂直中心线转动的旋转机构7。旋梭扩张器14、14与针杆13的上下运动及摆针运动同步动作,并以此与机针12协同动作,在布料(被缝制物)200上的圆扣眼周围实施锁缝。另外,在旋梭机构6上,还设有在锁缝后把连在布料200和机针12之间的面线切断的面线切刀。另外,锁圆扣眼缝纫机1,还具有放置布料200的送布台5。送布台5,可向前后左右灵活移动地被设在机台部2的前部。送布台5,被X送布马达109(图4所示)向前后驱动,并被Y送布马达110(图4所示)向左右驱动。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锁圆扣眼缝纫机1,还具有在缝制时按压布料的压脚装置50、在锁缝后或锁缝前在布料200上形成圆扣眼的切布装置10、切断连在布料200和旋梭机构6之间的底线和芯线的底线切断装置60。压脚装置50,具有左送布板51、右送布板52、左压脚臂53、右压脚臂54、左压脚55、右压脚56、左承压板57、右承压板58和压脚驱动缸59(图4所示)。左送布板51及右送布板52,构成送布台5的上面,并被固定在布台5上。从俯视图来看,左送布板51及右送布板52,以配置在针杆13的正下方的针板21为中心左右相互对称地配置。左压脚臂53的基端部可绕左右方向的轴心灵活转动地被安装在左送布板51的后端部上。在左压脚臂53的前端部,安装着可灵活摇动的左压脚55。同样,右压脚臂54的基端部可绕左右方向的轴心灵活转动地被安装在右送布板52的后端部上,在右压脚臂54的前端部,安装着可灵活摇动的右压脚56。左承压板57被固定在左送布板51的上面的左送布板51的右侧边缘部上。右承压板58被固定在右送布板52的上面的右送布板52的左侧边缘部上。右承压板5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左承压板57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短。根据上述的压脚装置50,用由气缸构成的压脚驱动缸59向上下转动驱动左右压脚臂53、54,以此使左右压脚55、56上下运动。在左承压板57及右承压板58上放置着布料200,当左右压脚55、65下降时,布料200被夹持在左承压板57与左压脚55之间并被夹持在右承压板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塔隆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