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切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186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切线装置,例如下身腰部等环状缝制部上插入松紧带等进行缝制时的缝纫机切线装置,在缝制动作结束后,把用已有切线装置切断的圈结线切断端夹持在可动挂线部和夹线部处,在这种状态下,随着下次缝制动作刚开始后坯料的送入,把横挂在切断端夹持处与坯料间的圈结线部分,用面对落针部固定在针板上的刃体的切断刃缘,在非常接近针迹始端附近处进行滑动切断,从而能显著缩短针迹始端中圈结线端残存的长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切线装置,例如,把松紧带等插入下身腰部等缝制物环状部中进行缝制时所用的缝纫机切线装置。
技术介绍
以多针缝纫机为例,如附图说明图10所示,在把松紧带等插入下身等缝制物50腰部(环状部)51中的同时进行缝制时,在通过配置在缝纫机头内部的圈结线端保持装置使圈结线端保持的状态下,在使腰部51按箭头A方向移动的同时进行缝制动作,由此就能在腰部51的全周上形成数个针迹52。在这种缝制动作中,当上述腰部51全周缝制结束时,圈结线在朝针板落针部下方前出同时,被挂在由可动挂线部件形成的挂线部,在这种状态下,随着可动挂线部相对落针部与缝制前进方向垂直向侧方退避移动,被挂在上述挂线部的圈结线被集中在预先设定位置上,在该设定位置处,在利用可动挂线部与固定刀相对滑动作用进行切断的同时,该被切断圈结线切断端附近夹持在用于构成上述圈结线保持装置的可动挂线部件与夹线部件之间,形成准备下次缝制的状态。但是,在具有上述切线装置的缝纫机中,缝制动作结束时,正好在把圈结线切断端附近夹持在用于构成上述圈结线保持装置的可动挂线部件与夹线部件之间以前,为了开始下次缝制动作,在针迹52始端52a处,所谓被称作圈结线端52c会残存较长(通常为5-7cm)。为了去除这种太长的圈结线端52c而无毛茬,每次缝制动作结束时,作业者都必须使用剪刀等手动作业进行切断,这种毛茬的手动切断不仅操作麻烦降低缝制效率并使缝制成本增加,还会在对多量缝制物依次进行连续缝制时增大操作者手的负担。另外,为了省去毛茬切断,也可考虑利用针迹52的终端52b和始端52a的搭接缝把残存的较长圈结线端52c缝入针迹52中。但在这种情况下,因圈结线端52c很不稳定,缝入时不能把易于颤动的针迹52中,结果缝制作业变差,易产生次品。因此,一般来说,采用手动切断不但增加了麻烦,还增加了作业者手的负担。作为现有技术中利用这种手动切断进行毛茬处理的方式,已经申请专利的方式如(1)特公平7-34838号公报中所示的方式,利用构成下线(圈结线)保持装置的可动挂线部与夹线部,在夹持有圈结线切断端附近的状态下开始缝制的同时,或者缝制刚完成时,使固定测量部和夹线部从设定的位置向落针部侧方以更远离相对落针部的方式移动后退,并利用可动挂线部和夹线部使圈结线端的夹持解除,以把圈结线切断部导入针迹中的形式把针迹始端伸出着的圈结线端长度缩短。(2)特公平11-290571号公报中所示的方式,在缝制开始、缝制同时或刚缝制结束时,只按规定量使可动挂线部接移动接近落针部,利用可动挂线部和夹线部使圈结线端的夹持解除,从而把圈结线切断部导入针迹中,就能把针迹始端伸出着的圈结线端长度缩短。在上述(1)和(2)所示结构的现有技术中缝纫机切线装置中,通过把针迹始始伸出状延伸着的圈结线端长度变短,以手动切断方式处理不需要的毛茬。但是,在(1)式的装置中,为了准备下次缝制,除了要保持切线装置本身的动作机能外,即夹持圈结线切断端或已切断的圈结线端的线端夹持功能,还要在缝制开始、缝制同时或刚缝制结束时解除对圈结线切断端的夹持,并且,还必须要有把固定测量部和夹线部从其设定位置更远离落针部方向移动后退,以便使该切断端有张力作用使该圈结线端导入针迹中,并把可动挂线部原样保持在设定位置,为此,必须要对现有切线装置整体结构进行全面改造,会使结构更为复杂,且装置整体成本上升。(2)式的装置能原样切线装置,与(1)式装置相比结构简单且易于降低成本,但在这种现有的切线装置中,固定测量部和夹线部原样保护在设定位置,必须要附加只按预定量使可动挂线部本身移动接近落针部,不可避免地要增加装置整体的成本。总之,现有技术的切线装置无论是(1)式还是(2)式任一种,因为要在远离落针部的位置处把圈结线切断端的夹持解除并导入针迹中,在针迹始端不用手动切断,不可避免地会以伸出状残存保持相当长度的圈结线(毛茬),在需要高级缝制品或缝制种类不同时,更希望使残存线长度要缩短一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的缝纫机切线装置能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切线装置,只要附加极简单的构造,就能显著缩短针迹始端圈结线端残存的长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缝纫机切线装置是配有切线装置的缝纫机上的切线装置,该切线装置在缝制动作刚结束后在相对落针部垂直于缝制前进方向的侧方设定位置处对圈结线进行导引切断,其特征在于具有把上述切线装置切断的圈结线切断端暂时夹持在上述设定位置处的夹持部件,并以刃体的切断刃缘面对落针部的状态把刃体固定在针板上,在夹持部件把圈结线切断端夹持的状态下,在缝制动作刚开始后随着坯料的送入,该刃体能滑动切断横挂在上述夹持部件与坯料之间的圈结线部分。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权利要求1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在缝制动作刚结束后在落针部侧方设定位置处被导引的圈结线由切线装置切断的同时,该被切断的圈结线切断端由夹持部件暂时夹持在上述设定位置附近。在这种状态下一旦缝制动作开始送入坯料,在针板上固定的刃体就能以其切断刃缘面对落针部状态滑动着切断横挂在夹持部件与坯料间的圈结线部分。这样,既可以在缝制动作结束后的圈结线切断中原样利用现有技术中装备的已有切线装置,也可以在下次缝制动作刚开始后的夹持部件与坯料间横挂的圈结线部分在上述设定位置附近切断中,由固定在针板上的刃体用面对落针部的刃缘在非常接近针迹始端的地方进行滑动切断,从而能显著缩短从针迹始端伸出的残存圈结线端部长度,在每次缝制动作时不需要作业者用手动切断进行毛茬处理。另外,利用现有技术装置(1)、(2)式,为了缩短针迹开始处的圈结线端部长度,并不需要整体上增加切线装置其它动作功能,只要把刃体固定在针板上就可以了,与现有技术装置中(1)、(2)式相比,既简化了装置整体结构,也能降低成本。权利要求2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缝纫机切线装置,是具有可动挂线部、固定刀体部和夹线部的缝纫机切线装置;可动挂线部具有把缝制动作刚结束后向针板落针部下方前出的圈结线钩挂的挂线部,并相对于落针部在垂直于缝制前进方向的侧方使该挂线部退避,从而把该挂线部钩挂的圈结线导引到设定位置;固定刀体部利用与上述挂线部的相对滑动作用切断由所述可动挂线部导引在上述设定位置处的圈结线;所述夹线部把上述两部件切断的圈结线切断端附近夹持在夹线部与上述可动挂线部之间;其特征在于,把刃体以其切断刃缘面对落针部的状态固定在针板上,在上述可动挂线部和夹线部间夹持圈结线切断端附近的状态下,随着缝制动作刚开始后坯料的送入,该刃体能滑动切断横挂在上述夹持处与坯料间的圈结线部分。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权利要求2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在缝制动作刚结束后,可动挂线部在向落针部下方前出着以把圈结线导引到先端挂线部的状态下,向垂直于缝制造前进方向的侧方退避移动,由此把圈结线导引到落针部侧方设定位置后,利用挂线部与固定刀体部的相对滑动作用切断圈结线,同时,把该被切断的圈结线切断端夹持在可动挂线部与夹线部之间的上述设定位置附近。在这种状态下一旦缝制动作开始送入坯料,把由可动挂线部与夹线部构成的夹持处与坯料间夹持的圈结线部分,能由在针板上固定的刃体以其切断刃缘面对落针部的状态滑动着切断。这样,既可以在缝制动作结束后的圈结线切断及该切断端的夹持中,原样利用由可动挂线部及固定刀体部和夹线部构成的、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切线装置,是配有切线装置的缝纫机上的切线装置,该切线装置在缝制动作刚结束后在相对落针部垂直于缝制前进方向的侧方设定位置处,对圈结线进行导引保持并切断,其特征在于:具有把上述切线装置切断的圈结线切断端暂时夹持在上述设定位置处的夹持部件;并把刃体以其切断刃缘面对落针部的状态固定在针板上,在该夹持部件把圈结线切断端夹持的状态下,在缝制动作刚开始后随着坯料的送入,该刃体能滑动切断横挂在上述夹持部件与坯料之间的圈结线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雅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