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温分解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568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5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保温分解炉,包括炉体和燃烧室,所述炉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燃烧室位于内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留有空间,该空间内填充有密度低于外界空气密度的稀薄气体,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层耐高温金属反射层,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以及外壳体的外壁均设置有隔热保温层。该分解炉的壳体分为内、外壳体,通过在内外壳体之间填充稀薄的气体,并对外、内壳体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从降低导热介质密度、较少热辐射和对流几个方面全方位限制热量的散失,使分解炉具有十分优秀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幅度提高了分解炉的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保温分解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解炉,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保温分解炉。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需要对垃圾进行卫生处理,其焚烧处理量在增大也在预测之中,因此分解炉市场需求也会随之越来越大。现有的分解炉,其一般包括壳体、炉膛和鼓风装置,在其工作的过程中,废弃物在炉膛内燃烧,鼓风装置向炉膛内鼓入孔空气,以维持废弃物的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炉膛内产生大量的热量并形成高温,显然维持炉膛内有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维持废弃物的持续、有效地燃烧。然而,由于炉膛内的温度远高于外界温度,分解炉不可避免地存在热量散失的情况。较少分解炉的热量散失,对于降低分解炉的功耗,提高其能耗表现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保温分解炉,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分解炉的效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保温分解炉,包括炉体和燃烧室,其特征是:所述炉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燃烧室位于内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留有空间,该空间内填充有密度低于外界空气密度的稀薄气体,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层耐高温金属反射层,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以及外壳体的外壁均设置有隔热保温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层热辐射反射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为凹凸不平的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壳体外壁上的隔热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发泡水泥保温层、氯酸铝纤维棉层以及岩棉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外壁上的隔热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聚氨酯泡沫层和铝箔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高温金属反射层为不锈钢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辐射反射层为一层纳米反射隔热涂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该分解炉的壳体分为内、外壳体,通过在内外壳体之间填充稀薄的气体,并对外、内壳体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从降低导热介质密度、较少热辐射和对流几个方面全方位限制热量的散失,使分解炉具有十分优秀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幅度提高了分解炉的效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分解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分解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体;2、空间;3、内壳体;4、燃烧室;5、进料斗;6、鼓风机;7、开闭板;8、热辐射反射层;9、聚氨酯泡沫层;10、铝箔层;11、耐高温金属反射层;12、发泡水泥保温层;13、氯酸铝纤维棉层;14、岩棉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高保温分解炉,其炉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壳体3和外壳体1,外壳体1套在内壳体3外部,内壳体3内部为燃烧室4,在外壳体1与内壳体3之间留有空间2,该空间2内填充有密度低于外界空气密度的稀薄气体,炉体上部为进料斗5,进料斗5的下端通向燃烧室4,燃烧室4的下端底部为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开闭板7。参照图2,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一层热辐射反射层8,本实施例中的热辐射反射层8为一层纳米反射隔热涂料,在外壳体1的外壁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层9和铝箔层10,聚氨酯泡沫层9和铝箔层10构成了外壳体1外壁上的隔热保温层。参照图3,在内壳体3的内壁上设有一层耐高温金属反射层11,本实施例中的耐高温金属反射层11为不锈钢层,此外,在内壳体3外壁上的隔热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发泡水泥保温层12、氯酸铝纤维棉层13以及岩棉层14,从而在内壳体3外壁上构成隔热保温层。该分解炉由于其内壳体3的内壁上为一层不锈钢层,在其工作过程中,燃烧室4燃烧待分解物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有向外散发的趋势,而不锈钢层由于其表面光滑度高,近似于反射镜,可以将散发至燃烧室4边缘的热量发射回燃烧室4中央,大幅降低向外散失的热量,从而有效保存燃烧室4内的热量,使燃烧室4长时间保持高温,利于分解的持续进行。由于不锈钢层属于导热体,即便是其具有反射热量的作用,也会有热量通过其传导至燃烧室4外,由于内壳体3的外壁上依次设置发泡水泥保温层12、氯酸铝纤维棉层13和岩棉层14,发泡水泥保温层12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不燃烧且粘结力强,可以在内壳体3外面产生有效的隔热效果,使从而内壳体3散发出来的大部分热量的传播被阻断,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从燃烧室4散发出来的热量;氯酸铝纤维棉是锅炉、分解炉常用的保温材料,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在这里氯酸铝纤维棉层13的厚度设置为100mm-200mm,氯酸铝纤维棉层13可以对从发泡水泥保温层12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进一步阻隔,在此基础上岩棉层14的加入使得从燃烧室4散发出来的热量更少,进一步提升了燃烧室4的保温性能。由于内壳体3与外壳体1之间的空间2内填充的是稀薄的空气,该空间2内缺少传播热量的介质,即便是有部分热量从燃烧室4散发至该空间2内,则空间2内的热量继续向外散发的途径被限制,从而使的能够继续向外散发的热量是极少的。由于外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一层纳米反射隔热涂料,可以对该空间2内的热辐射有效反射,从而进一步限制空间2内的热量向外散发,经过纳米反射隔热涂料层的作用后,几乎没有热量可以散发至外壳体1的外侧。因此该分解炉具有极高的保温性,其热损耗极低,有利于分解反应的持续进行,该分解炉的能耗也能降低。而设置在外壳体1外侧的氨酯泡沫层和铝箔层10则可以在外界气温降低时,起到降温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环境低温对分解炉保温性能的不利影响。实施例二: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的内壁为凹凸不平的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外壳体1的内壁可以对热量形成漫反射作用,使从内壳体3散发出来的热量被均匀反射回去,有利于炉膛内的各个部位温度分布均匀。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保温分解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保温分解炉,包括炉体和燃烧室,其特征是:所述炉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燃烧室位于内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留有空间,该空间内填充有密度低于外界空气密度的稀薄气体,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层耐高温金属反射层,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以及外壳体的外壁均设置有隔热保温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保温分解炉,包括炉体和燃烧室,其特征是:所述炉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燃烧室位于内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留有空间,该空间内填充有密度低于外界空气密度的稀薄气体,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层耐高温金属反射层,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以及外壳体的外壁均设置有隔热保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保温分解炉,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层热辐射反射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保温分解炉,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展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关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