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轴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41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部件的成本,并且即使在限制润滑油供油的条件下,也能够提高耐磨损性、耐烧结性的轴承机构。缝纫机的针杆驱动机构(1)包括:传递缝纫机电机的驱动并摆动的针杆驱动轴(11);设置在针杆驱动轴上,随着针杆驱动轴的摆动动作而摆动的针杆驱动柄(13);通过第一销(14),转动自如地连结于针杆驱动柄的针杆驱动连杆(18);通过第二销(19)转动自如地连结于针杆驱动连杆,且在下端保持机针(30)的针杆(20),通过缝纫机电机的驱动针杆沿着上下方向动作,其中,第一销和第二销在比母材(14a、19a)的回火温度低的环境下,于表面形成有氮化铬层(14c、19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机构
技术介绍
以往,在被高速驱动的装置中,具有部件彼此以高速滑动的机构。例如,在缝纫机中具备针杆驱动机构和上弯针(looper)机构等。在这种针杆驱动机构中,在连结于缝纫机电机的针杆柄驱动轴上连结有针杆驱动柄,并且通过销,在该针杆驱动柄的前端转动自如地连结有针杆驱动连杆。通过销,在针杆驱动连杆上转动自如地连结有针杆,并且在该针杆的前端保持有通过了面线的机针。这些部件由加工费用等比较低的低碳合金钢或轴承钢形成,为了防止滑动接触面的微振磨损或烧结,通过供油机构对滑动接触面进行供油,但是,如果设置供油机构,则会产生由于油的飞散而弄脏缝制物的问题,因此,近年来使用润滑脂来进行润滑,从而实现了无供油化。为了提高润滑并实现无供油化,公开有下述技术,即在与容易发生微振磨损的针杆驱动连杆上的销的滑动接触面上,形成氮化铬或碳化钨的覆盖膜,来提高销的耐磨损性和耐烧结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59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36769号公报可是,当在销上形成氮化铬层时,是通过称为空心阴极法的离子镀方式,在400℃~500℃的高温下进行的。这里,由于销的母材由低碳合金钢或轴承钢形成,所以是在比低碳合金钢和轴承钢的回火温度(180℃)高的温度下形成氮化铬层。由此,即使在氮化铬的覆盖膜形成之前通过淬火使母材硬化,母材也会在回火效果的作用下软化,使得销无法维持希望的硬度或尺寸。因此,还考虑使用在比形成氮化铬层的温度(400℃~500℃)高的温度下(550℃)进行回火的高速钢(SKH)和模具钢(SKD)来作为母材,但是,由于和低碳合金钢和轴承钢相比其加工费用等比较高,所以,很难实现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部件的成本,并且即使在限制润滑油供给的条件下,还具有优越的耐磨损性、耐烧结性的轴承机构。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这些轴承机构的缝纫机的针杆驱动机构和缝纫机的弯针机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即轴承机构具有轴部,和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轴部的轴承部,通过所述轴部的动作在所述轴承部与所述轴部的接触面上增加振动载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在比其母材的回火温度低的温度环境下,于表面上形成有氮化铬层。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轴部在比其母材的回火温度低的温度环境下,于表面上形成有氮化铬层,所以,其母材不会受到在形成氮化铬层时的温度的影响而被回火。即,即使在氮化铬层形成之前,通过淬火使轴部的母材硬化,母材也不会由于回火效果而软化,从而可以维持轴部所期望的硬度和尺寸。由此,没必要使用回火温度比形成氮化铬层的温度高的材料来作为轴部的母材,使得材料选择的范围变宽。因此,可以构成减少部件的成本,并且即使在限制润滑油供油的条件下,也具有优越的耐磨损性、耐烧结性的轴承机构。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轴承机构中,所述轴部的母材由低碳合金钢或轴承钢形成。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低碳合金钢或轴承钢比较便宜且容易加工,所以,可以将轴部的材料费、加工费抑制得很低,从而可实现降低构成轴承机构所必需的成本。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轴承机构中,所述氮化铬层在180℃以下的环境下形成。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通过在180℃以下的环境形成了氮化铬层,使得轴部的母材即低碳合金钢或轴承钢不会被回火,所以,可以使轴部维持所期望的硬度和尺寸。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轴承机构中,在所述母材和所述氮化铬层之间形成了由铬构成的中间层。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含有铬的低碳合金钢或轴承钢通过形成氮化铬层时的热处理,形成了铬化合物,并且,该母材表面的铬化合物与中间层的铬形成铬结合物,增强了密合强度。而且,中间层所含有的铬与表面氮化铬层的铬化合物通过中间层的铬形成了铬结合物,从而增强了密合强度。由此,即使在180℃的低温下,也可以形成具有高密合性的氮化铬层。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轴承机构中,在所述轴承部与所述轴部的接触面上形成了阳极氧化覆盖膜。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在轴承部与轴部的接触面上形成阳极氧化覆盖膜,可以提高耐磨损性、耐腐蚀性。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是介于缝纫机的针杆驱动柄和针杆驱动连杆之间、或者介于所述针杆驱动连杆和针杆之间的销。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所述销在比其母材的回火温度低的温度环境下,于表面上形成了氮化铬层,所以,其母材不会受到在形成氮化铬层时的温度的影响而被回火。即,即使在氮化铬层形成之前,通过淬火使所述销的母材硬化,母材也不会由于回火效果而软化,从而可以使所述销维持所期望的硬度和尺寸。由此,没必要使用回火温度比形成氮化铬层的温度高的材料来作为所述销的母材,使得材料选择的范围变宽。因此,可以构成减少所述销的成本,并且即使在限制润滑油供油的条件下,也具有优越的耐磨损性、耐烧结性的针杆驱动机构。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是介于缝纫机的弯针柄和弯针拱座之间的销。根据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所述销(弯针拱座销)在比其母材的回火温度低的温度环境下,于表面上形成了氮化铬层,所以,其母材不会受到在形成氮化铬层时的温度的影响而被回火。即,即使在氮化铬层形成之前,通过淬火使所述销的母材硬化,母材也不会由于回火效果而软化,从而可以使所述销维持所期望的硬度和尺寸。由此,没必要使用回火温度比形成氮化铬层的温度高的材料来作为所述销的母材,使得材料选择的范围变宽。因此,可以构成减少所述销的成本,并且即使在限制润滑油供油的条件下,也具有优越的耐磨损性、耐烧结性的弯针机构。(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可以构成减少部件的成本,并且即使在限制润滑油给油的条件下,也具有优越的耐磨损性、耐烧结性的轴承机构。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低碳合金钢或轴承钢比较便宜且容易加工,所以,可以将轴部的材料费、加工费抑制得很低,从而可实现降低构成轴承机构所必需的成本。根据技术放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通过在180℃以下的环境下形成氮化铬层,使得轴部的母材即低碳合金钢或轴承钢不会被回火,所以,可以使轴部维持所期望的硬度和尺寸。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含有铬的低碳合金钢或轴承钢通过形成氮化铬层时的热处理,形成了铬化合物,并且,该母材表面的铬化合物与中间层的铬形成铬结合物,增强了密合强度。而且,中间层所含有的铬与表面氮化铬层的铬化合物通过中间层的铬形成了铬结合物,从而增强了密合强度。由此,即使在180℃的低温下,也可以形成具有高密合性的氮化铬层。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在轴承部与轴部的接触面上形成阳极氧化覆盖膜,可以提高耐磨损性、耐腐蚀性。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可以构成减少销的成本,并且即使在限制润滑油供油的条件下,也具有优越的耐磨损性、耐烧结性的针杆驱动机构。根据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可以构成减少弯针拱座销的成本,并且即使在限制润滑油供油的条件下,也具有优越的耐磨损性、耐烧结性的弯针机构。附图说明图1是针杆驱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机构,具有轴部、和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轴部的轴承部,通过所述轴部的动作在所述轴承部与所述轴部的接触面上增加振动载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在比其母材的回火温度低的温度环境下,于表面上形成氮化铬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性宝平野靖明饭岛秀和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