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131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单针切换装置(1)具有:切换杆(2),其在设于缝纫机上的一对针杆中的两根针杆或任意一根针杆进行缝制时,进行所使用的针杆的切换操作;切换机构(18),其与切换杆(2)连结,能够与该切换杆(2)的操作连动而进行双针缝制或任意一根机针的单针缝制;解除杆(19),其通过切换杆(2)的操作,在切换机构(18)处于由任意一根针杆进行单针缝制的状态时,将切换机构(18)解除为由两根针杆进行双针缝制的状态;按压机构(6),其对切换杆(2)或切换机构(18)直接或相对地施加按压力;和调节机构(7),其设于按压机构(6)上,调节对切换杆(2)或切换机构(18)的按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双针的一根机针保持为停止状态的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双针缝纫机中,具有设置有单针切换装置的缝纫机。在该单针切换装置上,在缝纫机机架的外部设置有切换杆。切换杆通常处于中立位置,在中立位置上能够驱动两根针杆,从而可进行双针缝制。若从该中立位置使切换杆向左旋转,则停止对一根针杆的驱动而只驱动另一根针杆。另外,若从中立位置使切换杆向右旋转,则停止对另一根针杆的驱动而只驱动一根针杆,同时进行单针缝制。若使切换杆向左或向右旋转,则将切换杆保持在已转动的状态。并且,还可通过按下独立于切换杆而另外设置的解除杆,而使切换杆返回到中立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在这样的切换杆上,连结有用于与切换杆的操作一致地进行针杆切换的切换机构,但切换机构具有多个连杆等,因而重量也比较大。因此,使得在将切换杆返回中立位置时的惯性力矩较大,致使切换机构产生跳动而使构成切换机构的部件遭到破坏。为了消除该跳动现象,设置了按压机构,该按压机构是在缝纫机机架上设置套筒,在该套筒中设置弹簧,在弹簧的前端设置球,以由弹簧推顶该球的状态对切换杆进行按压。通过设置该按压机构,能够通过球来抑制当切换杆返回中立位置时产生的跳动,并可大幅度减少构成切换机构的部件的破损。专利文献1实公平7-52696号公报专利文献2注册技术第2568884号公报但是,由于切换杆与球接触,因此,随着缝纫机的长时间使用会使球产生磨损。由此,产生如下问题按压切换杆的按压力降低,从而抑制切换机构跳动的效果减小。另一方面,产生如下问题若考虑磨损而较高地设定由球按压切换杆的按压力,则切换杆的操作性降低。另外,不仅因球的磨损,而且因球的大小或表面光洁度等品质的不同,按压切换杆的按压力也会产生变化,所以,即使更换已磨损的球,也难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实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降低切换杆的操作性且能够抑制切换机构的跳动的单针切换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的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具有切换杆,其在设于缝纫机上的一对针杆中的两根针杆或任意一根针杆进行缝制时,进行所使用的针杆的切换操作;切换机构,其与所述切换杆连结,能够与该切换杆的操作连动而进行双针缝制或任意一根机针的单针缝制;解除杆,其通过所述切换杆的操作,在所述切换机构处于由任意一根针杆进行单针缝制的状态时,将所述切换机构解除为由两根针杆进行双针缝制的状态;按压机构,其对所述切换杆或所述切换机构直接或相对地施加按压力;以及调节机构,其调节所述按压机构对所述切换杆或所述切换机构的按压力。根据技术方案1的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通过切换杆的操作,在切换机构处于由任意一根针杆进行单针缝制的状态时,若操作解除杆,则切换杆或切换机构被解除为由两根针杆进行双针缝制的状态。尽管在进行该解除时切换机构要跳动,但由于按压机构对切换杆或切换机构直接或相对地施加按压力,所以该跳动被按压机构所抑制。在此,因长时间的使用,按压机构按压切换杆或切换机构的按压处会产生磨损,但设置在按压机构上的调节机构会调节对切换杆或切换机构的按压力。其结果,如果按压处产生磨损,则维持该按压机构的按压力那样进行调节,由此能够维持按压力。另外,在对按压机构上的按压处的部件进行更换时,即使该部件的品质不同,也能够根据该部件来调节按压力。因此,能够避免因考虑按压机构的磨损或部件的更换来提高按压力而产生的切换杆的操作性的降低,并能够抑制切换机构的跳动。技术方案2的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是根据技术方案1的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具有推顶构件,其设于所述切换杆或所述切换机构上;以及按压球,其与所述推顶构件相对地配置于所述切换杆或所述切换机构上,通过所述推顶构件的推顶力按压能够通过按压获得反作用力的固定部。在此,固定部是指,在构成缝纫机的部件中,只要是通过按压球的按压能够获得反作用力的部件,则任何部件均可,但优选始终处于固定状态、位置不变的部件。根据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通过将推顶构件设在成为动作一侧的切换杆或切换机构上,并由按压球按压固定部,由此能够利用对固定部的按压力的反作用力,对切换杆或切换机构相对地施加按压力。因此,在由调节机构调节按压力时,能够使切换杆或切换机构动作,并将其移动到容易进行调节操作的位置而进行调节。另外,作为进行按压的部件使用了按压球,所以与固定部点接触,相比于与固定部面接触的部件,能够由小的推顶力发挥大的按压力。技术方案3的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是根据技术方案2的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具有收容部,其为收容所述推顶构件的收容孔从一端朝向另一端贯通而形成;螺合构件,其与所述收容孔螺合,从一端按压收容于所述收容孔中的推顶构件而产生推顶力;以及定位构件,其与所述螺合构件螺合,进行所述收容孔中的所述螺合构件的定位。根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在由调节机构进行按压力的调节时,在希望提高按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将螺合构件拧入收容孔中,由推顶构件被按压而要返回到原来状态的复原力能够提高对按压球施加的推顶力。此时,通过使定位构件与螺合构件螺合,能够防止因推顶构件的推顶力而使螺合构件从收容孔中脱离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希望降低按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向反方向旋转螺合构件,能够降低对按压球施加的推顶力。因此,能够以少量的部件、简单的结构来调节按压力,并能够降低成本。技术方案4的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是根据技术方案2的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形成有卡合槽,其在所述切换机构为了使用双针杆进行双针缝制而通过所述切换杆的操作进行针杆的切换时,在由所述按压球按压的所述固定部的按压处与所述按压球卡合。根据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在进行双针缝制时的切换杆的位置,按压球卡合在卡合槽中而被定位。由此,当操作者从进行双针缝制时的切换杆的位置进行切换操作时,为了使按压球从卡合槽中脱出而需要更大地施力。因此,能够避免针杆因操作者无意识地触动切换杆的较小的力而进行切换,从而能够防止误动作。技术方案5的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是根据技术方案4的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是缝纫机机架。根据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缝纫机机架相比于其他部件大且牢固,而且大部分露出在缝纫机的外部,因此,在通过按压球的按压而获得反作用力时,能够获得较大的反作用力,并且能够简单地获得反作用力。因此,能够充分发挥作为固定部的作用,并可使按压机构形成简单的构造。根据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因考虑按压机构的磨损或部件的更换来提高按压力而产生的切换杆的操作性的降低,并能够抑制切换机构的跳动。根据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在由调节机构调节按压力时,能够使切换杆或切换机构动作,并将其移动到容易进行调节操作的位置而进行调节。另外,作为进行按压的部件使用了按压球,所以与固定部点接触,相比于与固定部面接触的部件,能够由小的推顶力发挥大的按压力。根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能够以少量的部件、简单的结构来调节按压力,并能够降低成本。根据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当操作者从进行双针缝制时的切换杆的位置进行切换操作时,为了使按压球从卡合槽中脱出而需要更大地施力。因此,能够避免针杆因操作者无意识地触动切换杆的较小的力而进行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针缝纫机的单针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切换杆,其在设于缝纫机上的一对针杆中的两根针杆或任意一根针杆进行缝制时,进行所使用的针杆的切换操作;    切换机构,其与所述切换杆连结,能够与该切换杆的操作连动而进行双针缝制或任意一根机针的单针缝制;    解除杆,其通过所述切换杆的操作,在所述切换机构处于由任意一根针杆进行单针缝制的状态时,将所述切换机构解除为由两根针杆进行双针缝制的状态;    按压机构,其对所述切换杆或所述切换机构直接或相对地施加按压力;以及    调节机构,其调节所述按压机构对所述切换杆或所述切换机构的按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博嗣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