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129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夹线装置(1),具有独立于切线装置(压脚抬起装置)的动作来释放赋予缝纫线的张力的张力释放机构(3),张力释放机构(3)具有进入夹着保持缝纫线的一对夹线板(2、2)之间来释放缝纫线的保持的释放构件(31)、与切线装置(5)(压脚抬起装置)连动来移动释放构件(31)的驱动构件(32)、推顶释放构件(31)的推顶构件,释放构件(31)具有与驱动构件(32)抵接的抵接部(31d)、在移动释放构件(31)之际引导释放构件(31)到达释放缝纫线的保持的位置的移动引导部(31e)。由此,即使在连结了切线装置(压脚抬起装置)和张力释放机构的状态下,也能够独立地驱动张力释放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的夹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缝纫机上,设有用弹簧将两个夹线板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推顶,通过在这些夹线板之间夹持纱线,来对纱线施加张力的夹线装置。夹线装置具备克服弹簧的推顶力使两个夹线板分离的张力释放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释放赋予纱线的张力。张力释放机构例如与按压载置于针板上的被缝制物的压脚的操作杆连结。张力释放机构与操作杆的动作连动,释放赋予纱线的张力。具体而言,在进行需要释放纱线张力的压脚上升的操作时张力释放机构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在设有切线装置的缝纫机上,张力释放机构与切线装置连结,张力释放机构与切线装置的动作连动释放赋予纱线的张力。如图6所示,夹线装置100设在缝纫机机架120的表面。夹线装置100以两个夹线板101相对的方式(图6中相对于纸面的里外方向)配置,在该夹线板101之间设有构成张力释放机构的张力释放板102。张力释放板102是能够向夹线装置100的下方(箭头S方向)滑动的结构。在张力释放板102上与夹线板101邻接的位置形成有爪部103。该爪部103在使张力释放板102向下方移动之际进入两个夹线板101之间来释放纱线的张力。通过操作进行未图示的压脚的升降的操作杆(在具备切线装置的缝纫机中为切线装置),驱动凸起104向施加使张力释放板102向下方移动的驱动力的方向,即图6中的从缝纫机机架120的表面观察夹线装置的逆时针方向(箭头A方向)旋转,通过驱动凸起104的旋转,与驱动凸起104卡合的张力释放板102向下方滑动。如此,通过使压脚的操作杆(切线装置)与张力释放板102连动,能够以一个操作同时进行两个动作,所以是便利的机构。但是,在缝制中纱线的结头或节子进入夹线板101之间时,需要仅在一边继续缝制一边结头或节子等通过夹线板101之间时,扩大夹线板101的间隔。这是为了防止因结头或节子等挂在夹线板101之间导致张力高于必要的张力的情况。但是,为了扩大夹线板101之间的间隔必须操作压脚的操作杆,所以不管是否缝制中都不能够按压被缝制物,并产生跳线等,降低缝制质量或产生重新缝制。此外,在与切线装置连动的情况下,由于纱线已被切断,所以不能够继续进行缝制。此外,即使直接操作张力释放板102,与该动作连动,操作杆(切线装置)也会产生动作,从而不能够解决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废除了压脚的操作杆和张力释放板102的连动的夹线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特开2003-10580公报专利文献2实开昭61-160878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虽然通过废除压脚的操作杆和张力释放板102的连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为了分别驱动它们需要单独的驱动机构,并且在压脚抬起动作时或切线动作时需要释放纱线张力的控制,所以不可避免会导致部件的增加、生产工序的增加等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实现,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连结了压脚的操作杆和张力释放机构的状态下,也能够独立地驱动张力释放机构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连结了切线装置和张力释放机构的状态下,也能够独立地驱动张力释放机构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是一种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对缝纫线赋予张力,并且与切断所述缝纫线的切线装置5的动作连动来释放赋予所述缝纫线的张力,其特征在于,具有张力释放机构3,其独立于所述切线装置的动作来释放赋予所述缝纫线的张力。根据技术方案一,由于张力释放机构独立于切线装置的动作来释放赋予缝纫线的张力,所以即使张力释放机构是与切断缝纫线的动作连动来释放赋予缝纫线的张力的结构,也能够独立地驱动张力释放机构。由此,没有必要为了驱动切线装置和张力释放机构而分别设置单独的驱动机构。此外,由于在切线动作时也没有必要进行释放纱线的张力的控制,所以能够防止部件的增加、生产工序的增加等成本提高。根据技术方案一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技术方案二的特征在于,所述张力释放机构具有释放构件31,其通过向规定方向的移动,进入夹着保持所述缝纫线的一对夹线板之间来释放所述缝纫线的保持;驱动构件32,其与所述切线装置的动作连动以使所述释放构件向所述规定方向移动;和推顶构件33,其向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推顶所述释放构件,所述释放构件具有与所述驱动构件抵接的抵接部31d;和移动引导部31e,其在将所述释放构件向所述规定方向移动之际,引导所述释放构件到达释放所述缝纫线的保持的位置的移动。根据技术方案二,由于释放构件具有抵接部,所以当驱动构件被切线装置的驱动所驱动时,驱动构件通过抵接部传递驱动,由此能够将释放构件向规定方向移动。此外,由于释放构件具有移动引导部,所以在将释放构件向规定方向移动之际,引导释放构件到达释放缝纫线的保持的位置的移动。即,由于即使将释放构件向规定方向移动,驱动构件也不与释放构件接触,所以释放构件的移动不会受到阻碍。因此,即使在连结了切线装置与张力释放机构的状态下,也能够独立地驱动释放构件,从而能够不依赖切线装置的动作来释放夹线板并释放缝纫线的保持。技术方案三一种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对缝纫线赋予张力,并且与用于使压脚上升的压脚抬起装置6的动作连动来释放赋予所述缝纫线的张力,其特征在于,具有张力释放机构3,其独立于所述压脚抬起装置的动作来释放赋予所述缝纫线的张力。根据技术方案三,由于张力释放机构独立于压脚抬起装置的动作来释放赋予缝纫线的张力,所以即使张力释放机构是与压脚抬起动作连动来释放赋予缝纫线的张力的结构,也能够独立地驱动张力释放机构。由此,没有必要为了驱动压脚抬起装置和张力释放机构而分别设置单独的驱动机构。此外,由于在压脚抬起动作时也没有必要进行释放纱线的张力的控制,所以能够防止部件的增加、生产工序的增加等成本提高。根据技术方案三所述的缝纫机的夹线装置,技术方案四的特征在于,所述张力释放机构具有释放构件31,其通过向规定方向的移动,进入夹着保持所述缝纫线的一对夹线板之间来释放所述缝纫线的保持;驱动构件32,其与所述压脚抬起装置的动作连动以使所述释放构件向所述规定方向移动;和推顶构件33,其向与所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推顶所述释放构件,所述释放构件具有与所述驱动构件抵接的抵接部;和移动引导部31e,其在将所述释放构件向所述规定方向移动之际,引导所述释放构件到达释放所述缝纫线的保持的位置的移动。根据技术方案四,由于释放构件具有抵接部,所以当驱动构件被压脚抬起装置的驱动所驱动时,驱动构件通过抵接部传递驱动,由此能够将释放构件向规定方向移动。此外,由于释放构件具有移动引导部,所以在将释放构件向规定方向移动之际,引导释放构件到达释放缝纫线的保持的位置的移动。即,由于即使将释放构件向规定方向移动,驱动构件也不与释放构件接触,所以释放构件的移动不会受到阻碍。因此,即使在连结了压脚抬起装置与张力释放机构的状态下,也能够独立地驱动释放构件,从而能够不依赖压脚抬起装置的动作来释放夹线板并释放缝纫线的保持。根据技术方案一,没有必要为了驱动切线装置和张力释放机构而分别设置单独的驱动机构。此外,由于在切线动作时也没有必要进行释放纱线的张力的控制,所以能够防止部件的增加、生产工序增加等成本提高。根据技术方案二,即使在连结了切线装置与张力释放机构的状态下,也能够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夹线装置,其对缝纫线赋予张力,并且与切断所述缝纫线的切线装置的动作连动来释放赋予所述缝纫线的张力,其特征在于,    具有张力释放机构,其独立于所述切线装置的动作来释放赋予所述缝纫线的张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孝则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