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缝纫机的压脚提升杆以及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198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压脚提升杆包括:一杆体,由头部围绕一水平轴心转动地支承;一手柄,由使用者操作;以及一连接部分,将手柄连接至杆体。该连接部分允许手柄相对于杆体在一允许使用者操作的预定工作位置和一未被使用时的预定缩回位置之间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作成竖直移动缝纫机压脚的压脚提升杆以及一种提供有该压脚提升杆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家用缝纫机通常提供有一底板、一支脚、以及一机臂。在其下端安装有压脚的压脚杆由一位于机臂的末端的头部来可竖直移动地支承。头部还具有一安装至其的压脚提升杆,该压脚提升杆的竖直运作使得压脚沿着压脚杆竖直移动。传统的压脚提升杆具有在其末端一体地提供的手柄,以允许使用者操作。例如,在日本专利第2002-66181A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缝纫机具有一压脚提升杆,其安装至头部以致于突入由底板、支脚和机臂限定的凹部。在日本专利第H08-57174A号(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缝纫机具有一压脚提升杆,其安装至头部以致于压脚提升杆相对于在主视图中侧向定向的机臂向后突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缝纫机具有安装至头部以致于突入前述的凹部的压脚提升杆。因此,当使用者面向具有在侧向延伸的机臂的缝纫机时,这种设置给压脚提升杆提供高度的可操作性。然而,在缝纫机操作期间,压脚提升杆的这种布置具有缺点,诸如一旦重新设置工件,压脚提升杆的手柄会与使用者的手发生干涉,以及当缝纫突入凹部的大工件时,工件会被压脚提升杆的手柄卡住。如上所述,这种压脚提升杆变成缝纫机的一个障碍。相反地,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缝纫机的压脚提升杆附连至头部以致于相对于侧向定向的机臂向后突出。因此,解决了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缝纫机中遇到的问题。然而,这种布置会引起可操作性的降低,因为使用者需要通过将其手机臂延伸围绕头部的后侧来操作压脚提升杆。总之,突入凹部的压脚提升杆和向后突出的压脚提升杆具有矛盾的优点和缺点,因此,立即克服缺点在行业上是一项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压脚提升杆,且通过尤其在缝纫操作期间防止手柄与使用者的手或工件发生干涉来改进可操作性和可使用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这种压脚提升杆的缝纫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缝纫机的压脚提升杆用于竖直操作压脚,该压脚提供于压脚杆的下端,而该压脚杆由缝纫机机臂的末端中设置的头部来支承。压脚提升杆包括一杆体,由头部围绕一水平轴心转动地支承;一手柄,由使用者操作;一连接部分,将手柄连接至杆体;并且该连接部分允许手柄相对于杆体在一允许使用者操作的预定工作位置和一未被使用时的预定缩回位置之间切换。根据以上构造,允许使用者通过将压脚提升杆切换至工作位置且将手柄设置成突入凹部一定程度而并不干涉缝纫操作,来提高压脚提升杆的可操作性。通过将手柄切换至压脚提升杆未被使用时的缩回位置,一旦缝纫、运输和储藏缝纫机时,可提高可使用性,因为压脚提升杆没有干涉。同样,即使在重新设置工件或缝纫相当大的尺寸的、突入凹部的工件时,也可防止压脚提升杆干涉使用者的手或工件。在这种情况下,较佳地,实施连接部分以在手柄和杆体之间建立连接,从而手柄可相对于杆体折叠,且允许通过手柄的转动而在工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切换。同样,连接部分可在手柄和杆体之间建立连接,从而手柄可相对于杆体延伸,且允许通过手柄的延伸而在工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切换。附图说明一旦参照附图阅读了诸说明性方面的下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在这些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说明性方面的缝纫机的主视图;图2是在一压脚下放位置的压脚提升杆、以及压脚杆的主视图;图3是在一压脚提起位置的压脚提升杆、以及压脚杆的主视图;图4是压脚提升杆和压脚杆的主视图,其中,压脚提升杆在压脚下放位置,而手柄在缩回位置; 图5是压脚提升杆的主视图;图6是压脚提升杆的竖直截面图;图7是图5的箭头A方向的视图;图8对应于图7,并且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说明性方面的一变型;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说明性方面的在压脚下放位置的压脚提升杆、以及压脚杆的主视图;图10是当手柄在工作位置时、压脚提升杆的主视图;图11是图10的箭头B方向的视图;图12是当手柄在缩回位置时、压脚提升杆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的箭头C方向的视图;图14是压脚提升杆的分解的主视图;以及图15是图14的箭头D方向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照图1-8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一缝纫机M提供有一底板1、一支脚2、以及一机臂3,且支脚2竖立在底板1的右侧部分。机臂3从支脚2的上部向左延伸。头部4提供于机臂3的左端。头部4包括一针杆5,在其下端安装有一缝纫针5a;一紧线器(未示出);一压脚杆7,在其下端安装有一压脚6;以及一压脚提升杆8,用于竖直移动压脚6。一液晶显示屏2a提供于支脚2的前面。多个操作开关9提供于机臂3和头部4的前面。参见图2-4,竖直定向的压脚杆7提供于针杆5的后侧。压脚提升杆8设置于压脚杆7的右侧。在压脚杆7的基本竖直中间部分,压脚杆夹10通过配合与压脚杆7固定在一起。压脚杆7提供于头部4的机架中。尤其,压脚杆7插入通过一对定位在压脚杆夹10的上侧和下侧的导向件11和12,这对导向件11和12将压脚杆7引导成可竖直移动。在压脚杆夹10和上导向件11之间的部分,压缩盘簧13缠绕在压脚杆7上。压脚杆7通过压缩盘簧13被向下偏置。向右延伸的凸轮接合部分14固定至压脚杆夹10。纵向定向的轴件15设置于凸轮接合部分14下方。压脚提升杆8的底端由头部4的机架通过轴件15来可转动地支承。当压脚提升杆8在一可操作位置(后面描述的手柄21的工作位置)时,压脚提升杆8以适当的程度突入由底板1、支脚2和机臂3限定的凹部F中。压脚提升杆8的底端具有一压脚提升凸轮16,其能够从下方与凸轮接合部分14相接合。参见图2,当压脚提升杆8在压脚下放位置中采取一向右下倾斜的位置时,压脚提升凸轮16与凸轮接合部分14脱开。在这种情况下,压脚6由压缩盘簧13通过压脚杆7来压靠底板1的针板1a。因此,工件可由压脚6压靠在针板1a上。当压脚提升杆8在主视图中从压脚下放位置逆时针转动时,压脚提升凸轮16与凸轮接合部分14相接合,且压脚6被压脚杆7提起。如图3所示,当压脚提升杆8在压脚提起位置中采取一基本水平的布置时,压脚6保持在最高位置,且工件可在压脚6和针板1a之间移动。一松线凸轮17固定在压脚提升杆8的底端。接着,将详细描述压脚提升杆8。参见图2-7,压脚提升杆8包括一杆体20、一手柄21、以及一连接部分22。杆体20由头部4绕一纵向定向的水平轴心(轴件15的轴心)可转动地支承,该轴心与机臂3的纵长方向(横向方向)相交。手柄21允许由使用者手动操作。连接部分22可折叠地将手柄21连接至杆体20。压脚提升杆8设置成允许手柄21可相对于杆体20在经受操作的预定工作位置(参见图2和3)以及从工作位置向后转动约90度的预定缩回位置(参见图4)之间切换。参见图5-7,杆体20的底端由头部4的机架通过轴件15可转动地支承。杆体20具有一体地形成至其的压脚提升凸轮16以及松线凸轮17。手柄21是一基本的曲柄形式。手柄21的底端由连接部分22连接至杆体20的末端。具有多个突出螺纹的手柄体21a形成在手柄21的末端上。参见图5-7,连接部分22包括一销30、一转动调节器35、以及一手柄位置保持器40。销30将手柄体21a绕一轴心可转动地支承至杆体20,该轴心与平行于水平轴心的方向相交。转动调节器35允许手柄21仅仅在工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用来竖直操作压脚的压脚提升杆,该压脚安装在压脚杆的下端,而该压脚杆由缝纫机机臂的末端中设置的头部来支承,所述用于缝纫机的压脚提升杆特征在于,包括:    一杆体,由头部以围绕一水平轴心转动的形式支承;    一手柄,由使用者操作;    一连接部分,将所述手柄连接至所述杆体;    并且所述连接部分允许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杆体在一允许使用者操作的预定工作位置和一未被使用时的预定缩回位置之间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浩史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