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8091 阅读:4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属于建筑结构震后损伤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变截面钢板柱和面外变形参照;变截面钢板柱和面外变形参照由同一钢板开细缝分隔而成,且变截面钢板柱和面外变形参照相间排列;变截面钢板柱的横截面宽度沿高度方向不均匀,其上、下端部横截面大,中间横截面小;相应的,面外变形参照的上、下端部横截面小,中间横截面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构造简单,设计灵活,开缝钢板剪力墙在工厂加工,现场安装,应用方便;其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功能,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兼具客观性和简便性,可以有效地减少震后损伤评估所需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大大提高震后损伤评估的效率。

Slit steel plate shear wall for evaluating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eformation caused by earthquak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lit steel plate shear wall for evaluating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eformation of buildings caused by earthquake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st-earthquake damage assessment of building structures.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variable cross section steel plate column and out of plane deformation reference; the variable cross section steel plate column and out of plane deformation refer to the open slit of the same steel plate, and the cross section steel plate column and the outer surface deformation are arranged with reference to each other; the cross section width of the variable cross-section steel plate column is uneven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and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is large and the middle transverse section is cross.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reference plane is small, and the middle cross section is large.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the design is flexible, the slit steel plate shear wall is processed in the factory, the site is installed, and the application is convenient. It can evaluate the maximum interlayer deformation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without the aid of other tools, with both objectivity and simplicity,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ime and economic cost of the post earthquake damage assessment. The efficiency of the post earthquake damage assessment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震后损伤评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
技术介绍
震害发生后,迫切需要了解建筑结构的损伤情况以决策是否需要紧急撤离或可以继续使用。在传统的震害损伤评估中,专业人员进入建筑物内部观测包括裂缝、混凝土脱落等损伤情况,然后综合整体损伤情况及自身经验评估结构所受损伤。这种评估方法所需要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巨大,不能满足对大量受损建筑物进行快速评估的现实要求。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开始应用于少数的重要建筑物中,利用电子传感器收集到的工程数据实时监测结构状态。先进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虽然可以实现快速的震害损伤评估,但由于其运营复杂、初期投资成本及后期维护成本高,目前尚无法广泛应用于普通建筑结构中。传统的开缝钢板剪力墙通过在整块钢板上开挖一定间距和长度的竖缝,从而形成一系列矩形钢板柱。侧向变形作用下,矩形钢板柱受弯剪作用,随着侧向变形增大而发生面外扭转变形。通过检查开缝钢板剪力墙在地震后是否发生平面外变形,可以评估其所在结构经历的最大层间变形,而层间变形是反映结构损伤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开缝钢板剪力墙具有评估其所在结构震害损伤的潜在功能。传统开缝钢板剪力墙在侧向变形条件下,所产生的面外变形不明显,不易观测,无法保证客观性。获得较大的面外变形是利用此构件进行震害损伤评估的关键,但矩形钢板柱端部因应力集中易发生断裂,造成面外变形发展中断,从而不利于震害损伤评估的实施。因此,需进一步研发更适用于震后损伤评估的新型开缝钢板剪力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其可以通过震后自身变形情况提供简便和客观的结构损伤信息,以帮助实现震后损伤评估。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包括变截面钢板柱和面外变形参照。所述变截面钢板柱和面外变形参照由同一钢板开细缝分隔而成;其中,变截面钢板柱和面外变形参照相间排列,且两者的端部连接。优选的,面外变形参照的左、右边缘分别与相邻的变截面钢板柱的左、右边缘平行。优选的,所述变截面钢板柱的两侧均有面外变形参照。优选的,所述钢板选用薄钢板,因为薄钢板可以产生较大的面外变形。所述变截面钢板柱横截面宽度沿高度不均匀,其上、下端部横截面大,中间横截面小,其沿高度方向的横截面面积与弯矩分布一致。所述面外变形参照的上、下端部横截面小,中间横截面大;位于中间位置的面外变形参照为近似双锥形。相邻变截面钢板柱与面外变形参照之间的间距为所述细缝的宽度。细缝的宽度不宜过宽,也不宜过窄。细缝过宽则不能有效提供面外变形参照;细缝过窄则变截面钢板柱发生面外变形时会与面外变形参照产生碰撞。优选的,所述细缝的宽度建议为钢板厚度t。所述的变截面钢板柱的截面宽度比b/a(端部横截面宽度b/中间横截面宽度a)决定变截面钢板柱在高度方向首先屈服的位置。b/a较大,首先屈服的位置靠近中间;b/a较小,首先屈服的位置靠近端部。弯矩作用下,变截面钢板柱边缘沿高度方向上应力分布为其中M(x)是高度x截面处弯矩,I(x)是高度x截面的截面惯性矩,M0为端部截面弯矩,h为变截面钢板柱的高度。当高度时,此时最大应力为为避免应力集中,最大应力处截面应远离变截面钢板柱的中间和端部截面,不妨取中间和端部截面之间,令得到b/a=3。因此,优选的,所述的变截面钢板柱的截面宽度比b/a设计为3;此时,变截面钢板柱首先屈服且起始面外变形发生在变截面钢板柱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高度处,具有优良的面外扭转变形能力,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应力集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在使用时设置于结构中。所述变截面钢板柱产生明显的面外扭转变形时,结构最大层间变形主要由宽厚比λ=2a/t控制。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改变变截面钢板柱的宽度,各个变截面钢板柱的宽厚比λ可以设计为不同的。具体的,在同一块钢板中,t值固定,改变a,一块钢板中可以设置多个a不同的变载面钢板柱。随着层间变形增大,宽厚比λ较大的变截面钢板柱首先产生明显的面外扭转变形;明显的面外扭转变形指所述变截面钢板柱在任一高度处的面外变形达到一个钢板厚度t。所述变截面钢板柱不宜过长或过短,因为产生较大面外变形的关键是变截面钢板柱受弯发生面外扭转变形,变截面钢板柱过短则主要受力模式为剪切变形,变截面钢板柱过长则易发生整体屈曲。通过其长细比β=h/2a度量,h为变截面钢板柱的高度;所述的变截面钢板柱的长细比β=h/2a的范围应不小于3且不大于10。震害发生时,开缝钢板剪力墙中的变截面钢板柱发生面外扭转变形,而发生面外扭转变形时侧向变形的大小主要由变截面钢板柱的宽厚比λ控制。宽厚比λ大的变截面钢板柱在较小的侧向变形下产生面外扭转变形,而宽厚比λ小的变截面钢板柱产生面外扭转变形时的侧向变形较大。面外变形参照在端部由于其较小的宽厚比,即使在较大的侧向变形下也不会发生面外扭转变形而保持在平面内。同时,面外变形参照可以提升肉眼观测的简便性和客观性;因为面外变形参照紧邻变截面钢板柱,且两者的间距较小,从而在变截面钢板柱产生面外扭转变形时可以提供参照,便于肉眼识别。震害后,通过肉眼观察变截面钢板柱是否发生面外扭转变形以及发生面外扭转变形的变截面钢板柱的个数,即可快速评估建筑物在地震过程中所经历的最大层间变形情况,从而快速获取建筑物震害致损伤状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兼具客观性和简便性,可以有效地减少震后损伤评估所需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大大提高震后损伤评估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钢板开缝使用数字激光切割机,在工厂加工,现场通过高强螺栓安装,适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求;且可以与传统开缝钢板剪力墙或其他耗能装置组合使用,同时实现优良地震耗能和损伤评估的双重功能。3)本专利技术设计灵活,适用范围广;通过改变变截面钢板柱的宽厚比,以及不同宽厚比的变截面钢板柱的组合使用,可以监测不同大小的层间变形,实现不同震害强度下结构损伤评估。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的布置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变截面钢板柱、面外变形参照和细缝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构件剖面图A-A;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与传统开缝钢板剪力墙的布置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与传统开缝钢板剪力墙的布置图。附图标记说明变截面钢板柱1、面外变形参照2、细缝3、连接构件4、楼面梁5、传统开缝钢板剪力墙6、连接端板7、矩形条8、垫板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清楚。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任何形式的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变截面钢板柱(1)和面外变形参照(2);所述变截面钢板柱(1)和面外变形参照(2)由同一钢板开细缝(3)分隔而成,所述变截面钢板柱(1)和面外变形参照(2)相间排列,且两者的端部连接;所述变截面钢板柱(1)的横截面宽度沿高度方向不均匀,其上、下端部横截面大,中间横截面小;相应的,所述面外变形参照(2)的上、下端部横截面小,中间横截面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变截面钢板柱(1)和面外变形参照(2);所述变截面钢板柱(1)和面外变形参照(2)由同一钢板开细缝(3)分隔而成,所述变截面钢板柱(1)和面外变形参照(2)相间排列,且两者的端部连接;所述变截面钢板柱(1)的横截面宽度沿高度方向不均匀,其上、下端部横截面大,中间横截面小;相应的,所述面外变形参照(2)的上、下端部横截面小,中间横截面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钢板柱(1)的两侧均有面外变形参照(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评估地震引起建筑最大层间变形的开缝钢板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外变形参照(2)的左、右边缘分别与相邻变截面钢板柱(1)的左、右边缘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留生蒋欢军麻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