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紧固件的接收组件的无纺网,其包含具有卷曲的复合纤维,该无纺网包括压纹部分,该压纹部分中的复合纤维通过用压纹辊热压而粘合, 该压纹部分包括压纹图案,该压纹图案包括在加工方向上以预定间隔排列的Z字形单元图案,该Z字形单元图案是连续的并且与压纹辊的正交加工方向基本上平行, 该单元图案包含Z字形图案,该Z字形图案包括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对角线和多个第二对角线,该多个第一对角线被设置大体上平行于该正交加工方向,并且以与加工方向大体相同的角度向第一侧边缘倾斜,该第二对角线被设置大体上平行于该正交加工方向,并以与加工方向大体相同的角度向第二侧边缘倾斜,该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是连续的,并且在对角线的端部或者在与对角线的端部相邻的部分交替地连接, 由单元图案的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的相邻的三个接触点形成的三角形与在加工方向上与该三角形相邻的另一单元图案的一部分相重叠, 该单元图案具有约0.1~约10的W↓[1]/W↓[2]比,其中,W↓[1]是该单元图案在加工方向上的第一侧边缘上的第一顶点和第二侧边缘上的第二顶点之间的宽度,W↓[2]是在正交加工方向上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的相邻接触点之间的宽度, 该具有卷曲的复合纤维是包含第一丙烯聚合物和第二丙烯聚合物的并列型复合纤维,其中,该第一和第二丙烯聚合物排列占据该复合纤维的横截面的基本上单独的区域,并在纵向上连续延伸,该第一和第二丙烯聚合物中的每一个都沿该复合纤维的纵向连续地形成该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第一丙烯聚合物的熔点比第二丙烯聚合物的熔点高大约15℃或更高,第一丙烯聚合物与第二丙烯聚合物的重量比为约50/50~约5/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与紧固系统(例如紧固件的接收组件)结合使用的无纺网。
技术介绍
可再次固定的机械紧固系统可以用于大量的用途。例如,这种可再次固定 的紧固系统可以用于将一次性吸收制品的一部分与该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另一 部分相连接。一般而言,机械紧固系统包括接收组件(例如包容组件)和接合组件(例 如插入组件)。在一些机械紧固系统中,该接合组件包含多个钩状元件,该接 收组件包含多个环状元件。在紧固的状态,该钩状元件通常与该环状元件缠在 一起,由此在接合组件和接收组件之间形成连接。无纺网可以用作接收组件。通常,无纺接收组件包含许多聚合物纤维。这 些纤维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纤维之间的粘合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张网,该网具 有足够可用的未粘合纤维或粘合纤维的未粘合部分,并使得网具有完整性。该 纤维之间的粘合通常是通过例如加热、加压或声(例如超声)能将部分纤维熔 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在一些工艺过程中,可以使用 一对被加热的压延辊形成这些纤维之间的粘合。通常,其中一个压延辊包含多个从其外表面向外延伸的突出部。通常,向 一个压延辊上施加恒定的力,使得当该无纺网通过这些压延辊之间时,该突出 部将压力施加到该无纺网上。通常,在施加压力的位置产生至少一个纤维之间 的粘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是对本专利技术的简要的概述,用于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 解。这种简述不是本专利技术的广泛综述。其既不用于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因素,也不用于描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唯一目的在于以简要形式介绍本专利技术的 一些概念,作为后面呈现的更详细说明的前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粘合部分(例如压紋部分)的无纺网。 该无纺网可以用作紧固件的接收组件/元件。该无纺网包含复合纤维,所述的 复合纤维具有巻曲并含有第一和第二丙烯聚合物。该粘合部分包含在加工方向上以预定间隔排列的z字形单元图案,该z字形单元图案是连续的,与正交加工方向(cross machine direction )基本上平行。由单元图案的第一对角线和 第二对角线的相邻的三个接触点形成的三角形,包含了在加工方向上与该三角形相邻的单元图案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前述和相关目的,那么本专利技术包含下文中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 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地叙述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的实施方 式。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表现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可以应用的多种方式中的几种。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从以下本专利技术的详述中,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优点和新颖 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图1A是显示包含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无纺网的紧固系统的正视图。 图1B是显示图1A的紧固系统的接收组件的平面图,该接收组件包含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无纺网。图2A是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粘合图案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图2B是显示图2A的方法中的一对压延辊的侧面的正视图。图2C是显示包含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无纺网的接收组件的平面图。图3A-3C是显示图1的无纺网的平面图,突出显示了粘合图案的附加特征。图4A ~ 4J是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粘合图案的无纺网的其它实施方式的 平面图。图4K是显示图4A的无纺网的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4L是显示图1的无纺网的截面的局部放大图。图5A~ 5E是显示可以包括在依照本专利技术构造的粘合图案中的重复单元的重复单元各种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图6是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构造的无纺网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7A是显示包含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无纺网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的透视图。 图7B是显示图7A的一次性吸收制品在展平未收缩状态下的平面图。 图7C是显示图7A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的侧壁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8A是显示具有在固定状态的其紧固系统的图6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的一 部分的正一见图。图8B是显示具有在固定状态的其紧固系统的图7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的一 部分的正视图,其中,该紧固系统的接收组件被设置在该一次性吸收制品上, 以提供目一见对准辅助。图9A ~ 9C描述了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复合纤维的横截面视图。 图10描述了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丙烯聚合物和第二丙烯聚合物的示例性洗 提曲线。图11 ~ 13描述了对比例2~4中所用的压紋辊的表面的雕刻图案。 图1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作固定器的接收组件的示例性无纺网的垂直横截 面图。专利技术详述定义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吸收制品,,和"制品",是指吸收和/或包含液 体的可穿用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贴着穿用者的身体或靠近穿用者的身体放 置、用于吸收和包含由身体中排出的各种渗出物的装置。适合的实例包括尿布、 训练用短内裤、可再次固定的短内裤、套衫服、成人失禁产品和女性护理产品 (例如卫生巾)。此外,术语"吸收制品"和"制品"包括"一次性吸收制品", 其用于在不超过约十次使用后,优选在不超过约五次使用后,最优选在一次使 用后就丢弃且不经洗涤或相反复原(尽管某些组件可以被回收、重新使用或合 成)。"朝向身体的,,和"朝向外衣的"分别是指元件的相对位置或者元件或元 件组的表面的相对位置。"朝向身体的"是指该元件或表面在穿用时与一些其他元件或表面相比更接近穿用者。"朝向外衣的"是指该元件或表面在穿用时 与一些其他元件或表面相比更远离穿用者(例如,元件或表面接近可以穿用在 该一次性吸收制品上面的穿用者的外衣)。此处所用的术语"粘合线"是指在基体上的多个位置,在这些位置上该基 体的纤维已经熔合在一起。这多个位置可以融合在一起形成"线"。不过,此 处所用的术语"线"也可以描述一系列离散的点或短线,这些离散的点或短线 的间隔很近,近似于一条线。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尽管描述了 实线粘合图案,但有效地近似为线的间隔很近的点或离散线段同样可以获得本 专利技术的益处。此处所用的术语"粘合线图案"是指至少两个粘合线,在该至少两个粘合 线之间具有一些重叠。此处所用的术语"连续的"是指一个接着另一个。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相邻的条状区域(sweep regions )可以彼此共用边界。此处所用的术语"尿布",是指通常由婴儿和失禁人群在下体附近穿载、 环绕其腰部和腿部且特别适用于接收并包含尿液和粪便排泄物的吸收制品。此 处所用的术语"尿布"也包括下面定义的"衬裤"。此处所用的"可弹性伸展的",是指可伸展材料所具有的、在除去使其伸 长的力之后大致恢复至其原始尺寸的特性。除非另有说明,被描述为"可伸展 的"任何材料或元件也可以是"可弹性伸展的"。此处所用的术语"结合的"包括下面所述的结构通过将一个元件直接固 定到另一元件上,使得该元件与该另一元件直接固定结合的结构;以及,通过 将一个元件固定到中间部件上、该中间部件又固定到另一部件上,使得该元件 与该另 一元件间接固定结合的结构 。此处所用的术语"纵向的",除非另有说明,是指通常平行于元件的最长 边的方向。在一次性吸收制品的情况下,"纵向的"方向基本上垂直地从该制 品的一个腰边延伸到相对的腰边,并且,通常与该制品的最大线性尺寸相平行。 在该纵向的士约45度内的方向都认为是"纵向的"。术语"横向的",是指通常与该"纵向的"方向垂直且与该"纵向的,,方 向在同一平面内的方向。在一次性吸收制品的情况下,"横向的"方向从该制品的一个纵向边缘延伸到该制品的相对纵向边缘。在该横向的±约45度内的 方向都认为是'4黄向的"。术语"加工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紧固件的接收组件的无纺网,其包含具有卷曲的复合纤维,该无纺网包括压纹部分,该压纹部分中的复合纤维通过用压纹辊热压而粘合, 该压纹部分包括压纹图案,该压纹图案包括在加工方向上以预定间隔排列的Z字形单元图案,该Z字形单元图案是连续的并且与压纹辊的正交加工方向基本上平行, 该单元图案包含Z字形图案,该Z字形图案包括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对角线和多个第二对角线,该多个第一对角线被设置大体上平行于该正交加工方向,并且以与加工方向大体相同的角度向第一侧边缘倾斜,该第二对角线被设置大体上平行于该正交加工方向,并以与加工方向大体相同的角度向第二侧边缘倾斜,该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是连续的,并且在对角线的端部或者在与对角线的端部相邻的部分交替地连接, 由单元图案的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的相邻的三个接触点形成的三角形与在加工方向上与该三角形相邻的另一单元图案的一部分相重叠, 该单元图案具有约0.1~约10的W↓[1]/W↓[2]比,其中,W↓[1]是该单元图案在加工方向上的第一侧边缘上的第一顶点和第二侧边缘上的第二顶点之间的宽度,W↓[2]是在正交加工方向上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的相邻接触点之间的宽度, 该具有卷曲的复合纤维是包含第一丙烯聚合物和第二丙烯聚合物的并列型复合纤维,其中,该第一和第二丙烯聚合物排列占据该复合纤维的横截面的基本上单独的区域,并在纵向上连续延伸,该第一和第二丙烯聚合物中的每一个都沿该复合纤维的纵向连续地形成该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第一丙烯聚合物的熔点比第二丙烯聚合物的熔点高大约15℃或更高,第一丙烯聚合物与第二丙烯聚合物的重量比为约50/50~约5/9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田和彦,森本尚史,马克·詹姆斯·克兰,托马斯·亚历山大·霍恩,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