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063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由两个竖向井道和若干个水平井道构成多个循环的电梯井道;电梯井道内设置若干轿厢,且轿厢可在底层同时停靠,在上升或下降的各楼层可以停靠,轿厢陆续依次循环运动与停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个循环的电梯井道内同时设置多个轿厢,轿厢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每个楼层均会不断有轿厢通过,大幅提升了电梯运行载客量,有效减少井道数量、提高楼房使用面积,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能;有效解决了井道数量和电梯运行速度的难题。

Quick return to elevator system by multi car multi cy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 car multi cycle quick return elevator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elevator technical field. The multi cycle multi cycle fast return elevator system consists of two vertical wells and a number of horizontal well channels to form a number of circulating elevator wells. The elevator well lane is set up a number of sedan cars, and the sedan chamber can be stopp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loor at the same floor, in the rising or falling floors can be stopped, sedan cars in succession according to the sub cycle movement and stop.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a plurality of sedan cars are arrang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multi cycle elevator shaft, the car is continuously circulate and circulates continuously, each floor will continuously have the sedan car passing,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passenger volume of the elevator operation, reduces the number of the well path and improves the use surface of the building, thus reduces the cost and improves the knot.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number of wells and the speed of elevator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城市发展,楼越盖越高,但是我们等电梯时间却越来越长,电梯的配置永远是高楼的一大软肋。尤其上下班、午休这些使用高峰期,十几层的楼层半小时都上不去。几十年来,建筑工程师只能通过建造多个井道来缓解这一问题。但是井道又会占用楼宇更多空间,导致成本加大,所以两弊取其轻,大部分摩天大楼都不会允许多个井道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电梯运行速度慢等系列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两个竖向井道和两个水平井道,形成多循环的电梯井道,在单向循环的电梯井道内同时设置若干个轿厢,轿厢均沿着相同方向不断循环运动,大幅提升了电梯的运行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包括竖向轨道背板(1)、水平轨道背板(2)、轨道转向圆盘(3)、竖直井道侧壁(4)、水平井道隔壁(5)、顶壁(6)、底壁(7)、水平轨道(8)、竖向轨道(9)、旋转轨道(10)、角部竖向轨道(11)、角部水平轨道(12)、轿厢(13)、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井道前壁(17)、电梯门(18)、竖直上升井道(19)、竖直下降井道(20)、固定圈(21)、旋转轴(22)、固定壁(23)和锁定销(24);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左右两端分别为竖直的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在顶层由水平的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将二者联通,底层由水平的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将二者联通,除顶层和底层以外的其他中间层由水平的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将二者联通;所述的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的外侧为竖直井道侧壁(4);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之间由水平井道隔壁(5)所分隔;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的背部为竖向轨道背板(1),竖向轨道背板(1)在所有楼层上均分别设置轨道转向圆盘(3);在轨道转向圆盘(3)上均分别设置两根平行的旋转轨道(10);在竖直方向上轨道转向圆盘(3)之间设置两根竖直平行的竖向轨道(9);在顶部的轨道转向圆盘(3)上部和底部轨道转向圆盘(3)的下部均分别设置两根竖向平行的角部竖向轨道(11);所述的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的背部均设置水平轨道背板(2);在每层的轨道转向圆盘(3)之间分别设置两根水平平行的水平轨道(8),在对应的两个轨道转向圆盘(3)的外侧分别设置两根水平平行的角部水平轨道(12);轨道转向圆盘(3)通过固定圈(21)、旋转轴(22)、固定壁(23)与竖向轨道背板(1)在背面连接;轨道转向圆盘(3)为圆形,与竖向轨道背板(1)开设的圆形洞口吻合;轨道转向圆盘(3)与旋转轴(22)固定连接,固定圈(21)和旋转轴(22)可90°旋转,且在两极限位置分别由锁定销(24)锁死,其中一端的极限位置为旋转轨道(10)水平,另一端的极限位置为旋转轨道(10)竖直;4个固定壁(23)与固定圈(21)固定连接,4个固定壁(23)均匀分布在圆形的固定圈(21)外侧,两两相对构成十字形;4个固定壁(23)均与竖向轨道背板(1)固定连接;所有的轨道转向圆盘(3)均可以旋转90°;当轨道转向圆盘(3)上的旋转轨道(10)处于竖直时,竖向轨道(9)、旋转轨道(10)、角部竖向轨道(11)均分别构成连续、竖直的轨道;轿厢(13)在竖向轨道(9)、旋转轨道(10)、角部竖向轨道(11)作上下运动;当轨道转向圆盘(3)上的旋转轨道(10)处于水平时,水平轨道(8)、旋转轨道(10)、角部水平轨道(12)构成连续、水平的轨道;轿厢(13)在水平轨道(8)、旋转轨道(10)、角部水平轨道(12)上水平运动;在电梯井道内设置若干轿厢(13),且轿厢(13)可在底层同时停靠,在上升或下降的各楼层可以停靠,轿厢(13)陆续依次循环运动与停靠;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的工作过程为:①当轿厢(13)进入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后,轨道转向圆盘(3)旋转,旋转轨道(10)水平,轨道转向圆盘(3)通过锁定销(24)锁死;进行乘降后,轿厢(13)完全进入竖直上升井道(19)的轨道转向圆盘(3)后,该轨道转向圆盘(3)旋转,旋转轨道(10)竖直,轨道转向圆盘(3)通过锁定销(24)锁死;②轿厢(13)上升,竖直上升井道(19)的轨道转向圆盘(3)旋转,旋转轨道(10)竖直,轨道转向圆盘(3)通过锁定销(24)锁死;轿厢(13)在需要停靠楼层的轨道转向圆盘(3)的旋转轨道(10)内停止,轨道转向圆盘(3)旋转,旋转轨道(10)水平,轨道转向圆盘(3)通过锁定销(24)锁死;轿厢(13)进入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内进行乘降;③轿厢(13)向上运行,不断在各需求停靠的位置停靠,并进行乘降,一旦轿厢(13)处于无人状态,停在原位等待;④若某楼层需要停靠乘降时,当有同向运行的轿厢(13)停靠时,直接进行乘降;当没有时,最近的无人停靠轿厢(13)与该楼层的距离大于与需求运行方向同向的轿厢(13)时,且需求运行方向同向的轿厢(13)在单方向停靠次数小于等于3次时,则与需求运行方向同向的轿厢(13)进入到该位置停靠;否则最近的无人停靠轿厢(13)运动到该位置停靠;⑤当轿厢(13)在某楼层停靠乘降后下行,对应的竖直下降井道(20)的轨道转向圆盘(3)旋转,旋转轨道(10)水平,轨道转向圆盘(3)通过锁定销(24)锁死;轿厢(13)完全进入旋转轨道(10)后,轨道转向圆盘(3)旋转,旋转轨道(10)竖直,轨道转向圆盘(3)通过锁定销(24)锁死;轿厢(13)下行,经过某楼层前,相应的轨道转向圆盘(3)提前旋转,旋转轨道(10)竖直,轨道转向圆盘(3)通过锁定销(24)锁死;轿厢(13)在需求停靠的楼层停靠乘降,并返回到竖直下降井道(20)下行;⑥轿厢(13)进入到底层,轨道转向圆盘(3)转动,旋转轨道(10)水平,轨道转向圆盘(3)通过锁定销(24)锁死;轿厢(13)向靠近竖直上升井道(19)的停靠位停靠并进行乘降;⑦轿厢(13)完成一次循环,准备进入下一次循环。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轨道(8)、竖向轨道(9)、旋转轨道(10)、角部竖向轨道(11)、角部水平轨道(12)均为相同型号工字型钢,其中一面的工字型钢翼缘与竖向轨道背板(1)、水平轨道背板(2)或轨道转向圆盘(3)连接;所述的旋转轨道(10)的两端均为圆弧的一部分,且与轨道转向圆盘(3)一致,当在竖直状态时,旋转轨道(10)分别与竖向轨道(9)、角部竖向轨道(11)的衔接处相契合;当在水平状态时,旋转轨道(10)分别与水平轨道(8)、角部水平轨道(12)的衔接处相契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循环的电梯井道内同时设置多个轿厢,轿厢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每个楼层均会不断有轿厢通过,大幅提升了电梯运行载客量,有效减少井道数量、提高楼房使用面积,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能;有效解决了井道数量和电梯运行速度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包括竖向轨道背板(1)、水平轨道背板(2)、轨道转向圆盘(3)、竖直井道侧壁(4)、水平井道隔壁(5)、顶壁(6)、底壁(7)、水平轨道(8)、竖向轨道(9)、旋转轨道(10)、角部竖向轨道(11)、角部水平轨道(12)、轿厢(13)、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井道前壁(17)、电梯门(18)、竖直上升井道(19)、竖直下降井道(20)、固定圈(21)、旋转轴(22)、固定壁(23)和锁定销(24);其特征在于: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左右两端分别为竖直的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在顶层由水平的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将二者联通,底层由水平的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将二者联通,除顶层和底层以外的其他中间层由水平的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将二者联通;所述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的上下端分别为顶壁(6)和底壁(7),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的前面为井道前壁(17),两个相邻的井道前壁(17)之间设置电梯门(18);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的外侧为竖直井道侧壁(4);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之间由水平井道隔壁(5)所分隔;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的背部为竖向轨道背板(1),竖向轨道背板(1)在所有楼层上均分别设置轨道转向圆盘(3);在轨道转向圆盘(3)上均分别设置两根平行的旋转轨道(10);在竖直方向上轨道转向圆盘(3)之间设置两根竖直平行的竖向轨道(9);在顶部的轨道转向圆盘(3)上部和底部轨道转向圆盘(3)的下部均分别设置两根竖向平行的角部竖向轨道(11);所述的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的背部均设置水平轨道背板(2);在每层的轨道转向圆盘(3)之间分别设置两根水平平行的水平轨道(8),在对应的两个轨道转向圆盘(3)的外侧分别设置两根水平平行的角部水平轨道(12);轨道转向圆盘(3)通过固定圈(21)、旋转轴(22)、固定壁(23)与竖向轨道背板(1)在背面连接;轨道转向圆盘(3)为圆形,与竖向轨道背板(1)开设的圆形洞口吻合;轨道转向圆盘(3)与旋转轴(22)固定连接,固定圈(21)和旋转轴(22)可90°旋转,且在两极限位置分别由锁定销(24)锁死,其中一端的极限位置为旋转轨道(10)水平,另一端的极限位置为旋转轨道(10)竖直;4个固定壁(23)与固定圈(21)固定连接,4个固定壁(23)均匀分布在圆形的固定圈(21)外侧,两两相对构成十字形;4个固定壁(23)均与竖向轨道背板(1)固定连接;所有的轨道转向圆盘(3)均可以旋转90°;当轨道转向圆盘(3)上的旋转轨道(10)处于竖直时,竖向轨道(9)、旋转轨道(10)、角部竖向轨道(11)均分别构成连续、竖直的轨道;轿厢(13)在竖向轨道(9)、旋转轨道(10)、角部竖向轨道(11)作上下运动;当轨道转向圆盘(3)上的旋转轨道(10)处于水平时,水平轨道(8)、旋转轨道(10)、角部水平轨道(12)构成连续、水平的轨道;轿厢(13)在水平轨道(8)、旋转轨道(10)、角部水平轨道(12)上水平运动;在电梯井道内设置若干轿厢(13),且轿厢(13)可在底层同时停靠,在上升或下降的各楼层可以停靠,轿厢(13)陆续依次循环运动与停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包括竖向轨道背板(1)、水平轨道背板(2)、轨道转向圆盘(3)、竖直井道侧壁(4)、水平井道隔壁(5)、顶壁(6)、底壁(7)、水平轨道(8)、竖向轨道(9)、旋转轨道(10)、角部竖向轨道(11)、角部水平轨道(12)、轿厢(13)、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井道前壁(17)、电梯门(18)、竖直上升井道(19)、竖直下降井道(20)、固定圈(21)、旋转轴(22)、固定壁(23)和锁定销(24);其特征在于:多轿厢多循环快速返回电梯系统左右两端分别为竖直的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在顶层由水平的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将二者联通,底层由水平的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将二者联通,除顶层和底层以外的其他中间层由水平的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将二者联通;所述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的上下端分别为顶壁(6)和底壁(7),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的前面为井道前壁(17),两个相邻的井道前壁(17)之间设置电梯门(18);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的外侧为竖直井道侧壁(4);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之间由水平井道隔壁(5)所分隔;竖直上升井道(19)和竖直下降井道(20)的背部为竖向轨道背板(1),竖向轨道背板(1)在所有楼层上均分别设置轨道转向圆盘(3);在轨道转向圆盘(3)上均分别设置两根平行的旋转轨道(10);在竖直方向上轨道转向圆盘(3)之间设置两根竖直平行的竖向轨道(9);在顶部的轨道转向圆盘(3)上部和底部轨道转向圆盘(3)的下部均分别设置两根竖向平行的角部竖向轨道(11);所述的避让与快速返回井道(14)、顶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5)、底层升降转换水平井道(16)的背部均设置水平轨道背板(2);在每层的轨道转向圆盘(3)之间分别设置两根水平平行的水平轨道(8),在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沈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