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及叶轮的注塑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042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47
做到难以在叶轮的叶片的表面产生毛刺。注塑成形模具(2)在型腔块(5)中形成有用于成形叶轮(1)的型腔(6)。型腔块(5)具有形成型腔(6)的中块部(12)和可移动地安装于固定侧模具(3)且可转动地支承中块部(12)的支承块部(13)。该型腔块(5)与可动侧模具(4)一起移动至第一脱模位置。中块部(12)形成为,由用于成形叶轮(1)的多个螺旋状的叶片(16)的螺旋状槽(17)构成型腔(6)的一部分。在可动侧模具(4)在第一脱模位置从型腔块(5)分离并向第二脱模位置移动时,叶轮(1)与可动侧模具(4)一体地移动,使叶片(16)在中块部(12)的螺旋状槽(17)内滑移,由此,叶轮一边使中块部(12)转动一边从中块部(12)拔出。

Injection molding of impeller and injection mold for impeller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burrs on the surface of impeller blades. The injection molding die (2) has a cavity (6) for forming the impeller (1) in the cavity block (5). The cavity block (5) has a middle block part (12) forming the cavity (6) and a support block part (13) movably mounted on a fixed side die (3) and rotatably supporting the middle block part (12). The cavity block (5) moves to the first demoulding position with the movable side die (4). The middle block (12) is formed as a part of the cavity (6) formed by a spiral groove (17) of a plurality of spiral blades (16) for forming the impeller (1). When the movable side die (4) is separated from the cavity block (5) at the first demoulding position and moves to the second demoulding position, the impeller (1) and the movable side die (4) are moved together to make the blade (16) slip within the spiral groove (17) of the middle block (12), thus the impeller one edge pulls the middle block (12) out of the middle block (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及叶轮的注塑成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削减叶轮的制造成本的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及叶轮的注塑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树脂制的叶轮是向模具的型腔内注射熔融树脂,使注射到模具的型腔内的熔融树脂冷却固化,然后将其从模具的型腔内取出而形成的。图6是表示这样的叶轮100的注塑成形模具101的图。其中,图6的(a)是去掉第一模具102而表示第二模具103的俯视图。另外,图6的(b)是注塑成形模具101的纵剖视图。如该图6所示,叶轮100的注塑成形模具101在第一模具102与第二模具103的合模面104侧形成有型腔105,在该型腔105中以能够滑移的方式配置有多个中块106,利用流入到各中块106之间的间隙的熔融树脂形成叶片107。在第一模具102与第二模具103分离后(开模后),使各中块106向叶轮100的径向外侧滑移,使各中块106与叶轮10分离,由此能够使叶轮100与第二模具103分离(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1-76525号公报(特别是参照第4页第11行至第18行的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各中块106与第一模具102的分型面(分割面)108a~108c位于叶片107的表面,因此图6所示的叶轮100容易沿各叶片107的表面棱线产生毛刺。例如,涡轮增压机所用的叶轮100如果在叶片107的表面棱线产生毛刺,该叶片107的毛刺就会妨碍流体的流动,涡轮增压机的效率就会降低。因此,图6所示的叶轮100要通过磨削加工等二次加工去除各叶片107的表面产生的毛刺,具有制造成本高企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及叶轮的注塑成形方法,该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及叶轮的注塑成形方法能够防止在叶轮的叶片的表面产生毛刺,能够削减去除叶轮的毛刺所需的制造成本。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涉及叶轮1的注塑成形模具2。本专利技术的叶轮1的注塑成形模具2具有固定侧模具3、可动侧模具4和配置于该固定侧模具3与可动侧模具4之间的型腔块5。并且,在利用所述固定侧模具3与所述可动侧模具4夹持所述型腔块5的合模时,在所述型腔块5中形成用于成形所述叶轮1的型腔6。所述固定侧模具3形成有向所述型腔6内注射熔融树脂的浇口7。所述型腔块5具有形成所述型腔6的中块部12和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侧模具3且可转动地支承所述中块部12的支承块部13。并且,所述型腔块5与所述可动侧模具4一起沿第一引导件10移动至第一脱模位置。所述中块部12形成为,由用于成形所述叶轮1的多个螺旋状的叶片16的螺旋状槽17构成所述型腔6的一部分。所述可动侧模具4在所述第一脱模位置与所述型腔块5分离并沿第二引导件11移动至第二脱模位置。在所述可动侧模具4从所述型腔块5分离移动时,所述叶轮1与所述可动侧模具4一体地移动,使所述叶片16在所述中块部12的所述螺旋状槽17内滑移,由此,所述叶轮1一边使所述中块部12转动一边从所述中块部12分离。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向注塑成形模具2的型腔6内注射熔融树脂而成形出叶轮1的叶轮1的注塑成形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注塑成形模具2具有固定侧模具3、可动侧模具4和配置于该固定侧模具3与可动侧模具4之间的型腔块5。并且,在利用所述固定侧模具3与所述可动侧模具4夹持所述型腔块5的合模时,在所述型腔块5中形成用于成形所述叶轮1的型腔6。所述固定侧模具3形成有向所述型腔6内注射熔融树脂的浇口7。所述型腔块5具有形成所述型腔6的中块部12和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侧模具3且可转动地支承所述中块部12的支承块部13。并且,所述型腔块5与所述可动侧模具4一起沿第一引导件10移动至第一脱模位置。所述中块部12形成为,由用于成形所述叶轮1的多个螺旋状的叶片16的螺旋状槽17构成所述型腔6的一部分。所述可动侧模具4在所述第一脱模位置与所述型腔块5分离并沿第二引导件11移动至第二脱模位置。所述叶轮1经过以下工序形成:(1)第一成形工序,从所述浇口7向所述型腔6内注射所述熔融树脂;(2)第二成形工序,在注射到所述型腔6内的所述熔融树脂冷却、固化后,通过使所述型腔块5与所述可动侧模具4一起从所述固定侧模具3分离而从所述浇口7分开;(3)第三成形工序,在所述可动侧模具4从所述型腔块5分离并向所述第二脱模位置移动时,所述叶轮1与所述可动侧模具4一体地移动,使所述叶片16在所述中块部12的所述螺旋状槽17内滑移,由此,所述叶轮1一边使所述中块部12转动一边从所述中块部12分离。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在叶轮的叶片的表面产生毛刺,能够削减去除叶轮的毛刺所需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的图,图1的(a)是叶轮的第一成形工序中的注塑成形模具的剖视图,图1的(b)是叶轮的第二成形工序中的注塑成形模具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的图,图2的(a)是叶轮的第三成形工序中的注塑成形模具的剖视图,图2的(b)是表示叶轮的取出工序的注塑成形模具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注塑成形模具的中块部的图,图3的(a)是中块部的俯视图,图3的(b)是沿图3的(a)的B1-B1线剖切表示的中块部的剖视图,图3的(c)是中块部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4是简化表示中块部(剖面表示的中块部)与叶轮的分离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利用注塑成形模具进行注塑成形而成的叶轮的图,图5的(a)是叶轮的俯视图,图5的(b)是沿图5的(a)的B2-B2线剖切表示的叶轮的剖视图,图5的(c)是叶轮的后视图。图6是表示现有的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的图,图6的(a)是去掉第一模具而表示的第二模具和多个中块的俯视图,图6的(b)是注塑成形模具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至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叶轮1的注塑成形模具2的图。其中,图1的(a)是叶轮1的第一成形工序中的注塑成形模具2的剖视图。另外,图1的(b)是叶轮1的第二成形工序中的注塑成形模具2的剖视图。另外,图2的(a)是叶轮1的第三成形工序中的注塑成形模具2的剖视图。另外,图2的(b)是表示叶轮1的取出工序的注塑成形模具2的剖视图。<注塑成形模具>如图1至图2所示,注塑成形模具2具有固定侧模具3、可动侧模具4和配置于该固定侧模具3与可动侧模具4之间的型腔块5。并且,如图1的(a)所示,注塑成形模具2构成为,在将型腔块5夹在固定侧模具3与可动侧模具4之间的合模时,型腔块5的内部空间变为用于成形叶轮1的型腔6。<固定侧模具>如图1的(a)所示,固定侧模具3形成有用于向型腔6内注射熔融树脂(含碳纤维PEEK、含碳纤维PPS等)的浇口7。该浇口7是与型腔6的中心轴8同心地形成的针状浇口,能够使熔融树脂从型腔6的中心侧向型腔6的径向外侧流动。另外,固定侧模具3绕中心轴8安装有多个第一引导件10(参照图1的(b)),第一引导件10引导型腔块5移动至离固定侧模具3规定尺寸的第一脱模位置。另外,固定侧模具3绕中心轴8安装有多个第二引导件11(参照图2),第二引导件11引导可动侧模具4移动至进一步离第一脱模位置规定尺寸的第二脱模位置。型腔块5、叶轮1、浇口7的中心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具有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和配置于该固定侧模具与可动侧模具之间的型腔块,在利用所述固定侧模具与所述可动侧模具夹持所述型腔块的合模时,在所述型腔块中形成用于成形所述叶轮的型腔,所述固定侧模具形成有向所述型腔内注射熔融树脂的浇口,所述型腔块具有形成所述型腔的中块部和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侧模具且可转动地支承所述中块部的支承块部,所述型腔块与所述可动侧模具一起沿第一引导件移动至第一脱模位置,所述中块部形成为,由用于成形所述叶轮的多个螺旋状的叶片的螺旋状槽构成所述型腔的一部分,所述可动侧模具在所述第一脱模位置与所述型腔块分离并沿第二引导件移动至第二脱模位置,在所述可动侧模具从所述型腔块分离移动时,所述叶轮与所述可动侧模具一体地移动,使所述叶片在所述中块部的所述螺旋状槽内滑移,由此,所述叶轮一边使所述中块部转动一边从所述中块部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24 JP 2015-2511521.一种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具有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和配置于该固定侧模具与可动侧模具之间的型腔块,在利用所述固定侧模具与所述可动侧模具夹持所述型腔块的合模时,在所述型腔块中形成用于成形所述叶轮的型腔,所述固定侧模具形成有向所述型腔内注射熔融树脂的浇口,所述型腔块具有形成所述型腔的中块部和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侧模具且可转动地支承所述中块部的支承块部,所述型腔块与所述可动侧模具一起沿第一引导件移动至第一脱模位置,所述中块部形成为,由用于成形所述叶轮的多个螺旋状的叶片的螺旋状槽构成所述型腔的一部分,所述可动侧模具在所述第一脱模位置与所述型腔块分离并沿第二引导件移动至第二脱模位置,在所述可动侧模具从所述型腔块分离移动时,所述叶轮与所述可动侧模具一体地移动,使所述叶片在所述中块部的所述螺旋状槽内滑移,由此,所述叶轮一边使所述中块部转动一边从所述中块部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可动侧模具移动至所述第二脱模位置,则所述叶轮被收纳于所述可动侧模具的顶杆推压而从所述可动侧模具分离。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叶轮的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形成为,所述叶片的外径尺寸伴随着从旋转轴芯的轴向一端侧朝向轴向另一端侧而变大,所述浇口配置在所述叶轮的所述轴向一端侧。4.一种叶轮的注塑成形方法,该叶轮的注塑成形方法向注塑成形模具的型腔内注射熔融树脂而成形出叶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哲雄
申请(专利权)人:恩普乐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