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压板料折弯机的下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12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压板料折弯机的下压结构,包括进油口、回位弹簧、高压内管和液压泵,所述外壳内侧安装有内管,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穿过内管顶部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液压减震以及回位弹簧,可以在机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液压杆输出均匀稳定的压力,保证机器均匀稳定的做工,同时回位弹簧储存能量保证活塞回位,安全稳定的执行操作,在液压杆和上模间设置了缓冲层,可以保证在瞬间输出巨大的压力时,避免了机构间接触产生的损害,设置了位置传感器,可以对每一次机器运动的距离进行分析记录,保证机器最小的有效做工,设置了卡槽卡扣,可以对上模进行位置固定。

A lower pressure structure for hydraulic plate be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wer pressure structure for a hydraulic plate bending machine, including an oil inlet, a back spring, a high pressure inner tube and a hydraulic pump. The inside of the outer shell is installed with an inner tube, and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inlet, and the inlet of the oil inlet passes through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tub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is safe and convenient to use, and the hydraulic shock absorption and return spring are set up. It can output uniform and stable pressure through the hydraulic rod in the process of machine work, and ensure the machine's uniform and stable workmanship. At the same time, the back spring storage energy ensures the piston back,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A buffer layer is set up between the hydraulic rod and the upper die. It can ensure that in the instantaneous output of huge pressure, it avoids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mechanisms. The position sensor is set up, the distance of each machine movement can be analyzed and recorded, the minimum effective workmanship of the machine is ensured, the card slot buckle is set up, and the upper die can be entered. The line position is fix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压板料折弯机的下压结构
本技术涉及液压板料折弯机
,具体为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的下压结构。
技术介绍
折弯机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液压板料折弯机的下压结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液压减震以及回位弹簧,无法在机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液压杆输出均匀稳定的压力,无法安全稳定的执行操作,没有在液压杆和上模间设置缓冲层,无法在瞬间输出巨大的压力时,避免机构间接触产生的损害,没有设置位置传感器,无法对每一次机器运动的距离进行分析记录,保证机器最小的有效做工,没有设置卡槽卡扣,无法对上模进行位置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板料折弯机的下压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液压减震以及回位弹簧,无法在机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液压杆输出均匀稳定的压力,无法安全稳定的执行操作,没有在液压杆和上模间设置缓冲层,无法在瞬间输出巨大的压力时,避免机构间接触产生的损害,没有设置位置传感器,无法对每一次机器运动的距离进行分析记录,保证机器最小的有效做工,没有设置卡槽卡扣,无法对上模进行位置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液压板料折弯机的下压结构,包括进油口、回位弹簧、高压内管、高压室、活塞、调节阀、低压室、第一密封圈、第一缓冲垫、活塞杆、预压弹簧、外壳、第二密封圈、距离传感器、第一压板、卡扣、上模、第二压板、第二缓冲垫、卡槽、PLC控制器和液压泵,所述外壳内侧安装有内管,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穿过内管顶部内壁,所述进油口1一端设置有液压泵22,所述内管底部安装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底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安装有活塞,所述高压内管一端设置有高压室,所述高压内管另一端设置有低压室,所述调节阀底部安装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穿过高压内管和外壳内壁,所述活塞杆套接有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位于低压室内侧,所述活塞杆套接有第二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位于高压内管内侧,所述第二密封圈顶部设置有预压弹簧,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活塞杆底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垫,所述活塞杆底部且位于第一缓冲垫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底部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两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上模一侧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上模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压板,所述距离传感器输出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21输出端电性连接液压泵22输入端。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为一种FX2N-32CCL控制器。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和上模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是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活塞杆是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液压减震以及回位弹簧,可以在机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液压杆输出均匀稳定的压力,保证机器均匀稳定的做工,同时回位弹簧储存能量保证活塞回位,安全稳定的执行操作,在液压杆和上模间设置了缓冲层,可以保证在瞬间输出巨大的压力时,避免了机构间接触产生的损害,设置了位置传感器,可以对每一次机器运动的距离进行分析记录,保证机器最小的有效做工设置了卡槽卡扣,可以对上模进行位置固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进油口;2、回位弹簧;3、高压内管;4、高压室;5、活塞;6、调节阀;7、低压室;8、第一密封圈;9、第一缓冲垫;10、活塞杆;11、预压弹簧;12、外壳;13、第二密封圈;14、距离传感器;15、第一压板;16、卡扣;17、上模;18、第二压板;19、第二缓冲垫;20、卡槽;21、PLC控制器;22、液压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液压板料折弯机的下压结构,包括进油口1、回位弹簧2、高压内管3、高压室4、活塞5、调节阀6、低压室7、第一密封圈8、第一缓冲垫9、活塞杆10、预压弹簧11、外壳12、第二密封圈13、距离传感器14、第一压板15、卡扣16、上模17、第二压板18、第二缓冲垫19、卡槽20、PLC控制器21和液压泵22,外壳12内部安装有高压内管3,外壳12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1;高压内管3上端设置有高压室4,所述高压内管3下端设置有低压室7,进油管一端穿过进油口和内管3顶部的内壁与内管的高压室4相通,进油口管另一端设置有液压泵22,内管3顶部的内壁安装有回位弹簧2,回位弹簧2底部安装有活塞5,活塞5底部安装有调节阀6,调节阀6底部安装有活塞杆10,且活塞杆10穿过高压内管3和外壳12内壁,活塞杆10套接有第一密封圈8,且第一密封圈8位于低压室7内部,活塞杆10外侧还套接有第二密封圈13,且第二密封圈13位于外壳12内壁底部,外壳12内壁底端与高压内管3之间设置有预压弹簧11,外壳12外侧壁设置有PLC控制器21,活塞杆10底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垫9和第二缓冲垫19,第二缓冲垫19位置低于第一缓冲垫9,活塞杆10底部且位于第一缓冲垫9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垫19底部设置有上模17,上模17两侧均设置有卡槽20,上模17一侧设置有第一压板15,上模17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压板18,第一压板15和第二压板18上均设置有卡扣16,且卡扣16与卡槽20相匹配,距离传感器14输出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1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21输出端电性连接液压泵22输入端。为了PLC控制器21连接多输出端,并稳定输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PLC控制器21为一种FX2N-32CCL控制器。为了第一压板15和上模17的紧密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压板15和上模17通过螺纹连接。为了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13均是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为了提供足够的硬度,避免生锈,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活塞杆10是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进油口1进入液压油推动活塞5前进,同时回位弹簧2产生形变,调节阀6保证距离,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13防止液压油泄露,预压弹簧11在活塞杆10推进时提供一个反方向的保护以及减震力,然后通过连接在活塞杆10底部的上模17对板料做功,将板料均匀的切开,设置了液压减震以及回位弹簧2,可以在机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活塞杆10输出均匀稳定的压力,保证机器均匀稳定的做工,同时回位弹簧2储存能量保证活塞5回位,安全稳定的执行操作,在活塞杆10和上模17间设置了缓冲层,可以保证在瞬间输出巨大的压力时,避免了机构间接触产生的损害,设置了位置传感器14,可以对每一次机器运动的距离进行分析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液压板料折弯机的下压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压板料折弯机的下压结构,包括进油口(1)、回位弹簧(2)、高压内管(3)、高压室(4)、活塞(5)、调节阀(6)、低压室(7)、第一密封圈(8)、第一缓冲垫(9)、活塞杆(10)、预压弹簧(11)、外壳(12)、第二密封圈(13)、距离传感器(14)、第一压板(15)、卡扣(16)、上模(17)、第二压板(18)、第二缓冲垫(19)、卡槽(20)、PLC控制器(21)和液压泵(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内部安装有高压内管(3),所述外壳(12)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1);所述高压内管(3)上端设置有高压室(4),所述高压内管(3)下端设置有低压室(7),进油管一端穿过进油口和内管(3)顶部的内壁与内管的高压室(4)相通,所述进油管另一端设置有液压泵(22),所述内管(3)顶部的内壁安装有回位弹簧(2),所述回位弹簧(2)底部安装有活塞(5),所述活塞(5)底部安装有调节阀(6),所述调节阀(6)底部安装有活塞杆(10),且活塞杆(10)穿过高压内管(3)和外壳(12)内壁,所述活塞杆(10)外侧套接有第一密封圈(8),且第一密封圈(8)位于低压室(7)内部,所述活塞杆(10)外侧还套接有第二密封圈(13),且第二密封圈(13)位于外壳(12)内壁底部,所述外壳(12)内壁底端与高压内管(3)之间设置有预压弹簧(11),所述外壳(12)外侧壁设置有PLC控制器(21),所述活塞杆(10)底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垫(9)和第二缓冲垫(19),所述第二缓冲垫(19)位置低于第一缓冲垫(9),所述第二缓冲垫(19)底部设置有上模(17),所述上模(17)两侧均设置有卡槽(20),所述上模(17)一侧设置有第一压板(15),所述上模(17)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压板(18),第一压板(15)和第二压板(18)上均设置有卡扣(16),且卡扣(16)与卡槽(20)相匹配,所述距离传感器(14)输出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21)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21)输出端电性连接液压泵(22)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压板料折弯机的下压结构,包括进油口(1)、回位弹簧(2)、高压内管(3)、高压室(4)、活塞(5)、调节阀(6)、低压室(7)、第一密封圈(8)、第一缓冲垫(9)、活塞杆(10)、预压弹簧(11)、外壳(12)、第二密封圈(13)、距离传感器(14)、第一压板(15)、卡扣(16)、上模(17)、第二压板(18)、第二缓冲垫(19)、卡槽(20)、PLC控制器(21)和液压泵(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内部安装有高压内管(3),所述外壳(12)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1);所述高压内管(3)上端设置有高压室(4),所述高压内管(3)下端设置有低压室(7),进油管一端穿过进油口和内管(3)顶部的内壁与内管的高压室(4)相通,所述进油管另一端设置有液压泵(22),所述内管(3)顶部的内壁安装有回位弹簧(2),所述回位弹簧(2)底部安装有活塞(5),所述活塞(5)底部安装有调节阀(6),所述调节阀(6)底部安装有活塞杆(10),且活塞杆(10)穿过高压内管(3)和外壳(12)内壁,所述活塞杆(10)外侧套接有第一密封圈(8),且第一密封圈(8)位于低压室(7)内部,所述活塞杆(10)外侧还套接有第二密封圈(13),且第二密封圈(13)位于外壳(12)内壁底部,所述外壳(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锁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君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