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02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40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包括上座砖本体和下座砖本体,在下座砖本体内部浇注封装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引线由下座砖本体的底部引出,并穿过钢包底壳与感应加热电源相连接;上座砖本体叠放于下座砖本体顶部,上座砖本体与下座砖本体之间通过接触面上的凸起与凹槽结构进行定位连接;上座砖本体内设有上钢液通道,上钢液通道采用圆锥台形结构,上钢液通道小径端朝下;上钢液通道高度小于等于Fe‑C合金熔化层的高度;下座砖本体内设有下钢液通道,下钢液通道采用圆柱形结构,下钢液通道与上钢液通道相连通,下钢液通道直径等于上钢液通道小径端直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感应线圈的循环使用,优化了钢液通道的尺寸,保证了100%的自动开浇率。

A combined nozzle block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tapping technology

A combined type of water mouth brick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tapping technology includes the body of the upper seat brick and the body of the lower seat.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ttom block is filled with induction coil. The induction coil leads to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brick body,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duction heating power supply through the ladle bottom; the upper block is stacked in the body. The top of the bottom brick body is located between the upper block and the lower block through the convex and grooves on the contact surface; the upper block is equipped with the steel liquid channel in the body, the upper steel liquid channel is conical structure, the upper steel liquid channel ends down, and the height of the upper steel liquid passage is less than equal to the Fe molten C alloy melting layer. The height of the lower steel liquid channel is the lower steel liquid channel, the lower steel liquid channel is cylindrical structure, the lower steel liquid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channel of the steel,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liquid channel of the lower steel is equal to the diameter of the small diameter of the liquid channel of the steel.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cyclic utilization of the induction coil, optimizes the size of the molten steel passage, and ensures the automatic casting rate of 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
技术介绍
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是一种应用于钢包出钢过程的新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与钢液成分相同或者相近的Fe-C合金替代传统的引流砂,在高温钢液的作用下,Fe-C合金会形成熔化层、烧结层和原始松散层,其中烧结层起到封堵钢水的作用。当钢包运转至一定位置之后,将封装在水口座砖中的感应线圈与放置于操作平台上的感应加热电源相连接,通过感应加热的方式使Fe-C合金烧结层全部或部分熔化,从而在打开滑板之后使钢液自动流出。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不仅能够彻底解决引流砂对钢液所造成的污染,而且使钢包的自动开浇率达到100%成为可能。目前,在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中,隔热处理后的感应线圈需要直接浇注封装在水口座砖内部,在钢包在经历一定的循环次数之后,需要更换座砖时,必须连同其内部的感应线圈一同换掉,即使该感应线圈依然能够继续正常工作,也无法将感应线圈回收进行再次使用,从而导致资源和材料的浪费。另外,在传统水口座砖的结构中,安装上水口后,其钢液通道直径不一,存在“上粗下细”的现象,当Fe-C合金颗粒填充到钢液通道后,在高温钢液的作用下,由于Fe-C合金会形成烧结层,但烧结层也会呈现“上粗下细”的状态(如图3所示),在这种状态下,当Fe-C合金烧结层只是表层熔化的时候,即在指定的时间内Fe-C合金烧结层熔化不充分,若Fe-C合金烧结层上侧的直径仍然大于钢液通道下侧直径时,则无法在钢液的静压力作用下完成出钢过程,也就无法完成开浇,此时需要通过再次加热或者烧氧的方法辅助开浇,因此也就无法保证100%的钢包自动开浇率,从而影响生产节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首次将封装有感应线圈的水口座砖由传统的单体式结构改进为组合式结构,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单体式结构水口座砖无法回收感应线圈的弊端,并且重新优化设计了钢液通道的尺寸,以有效保证100%的钢包自动开浇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包括上座砖本体和下座砖本体,在所述下座砖本体内部浇注封装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引线由下座砖本体的底部引出,并穿过钢包底壳与感应加热电源相连接;所述上座砖本体叠放于下座砖本体顶部,上座砖本体与下座砖本体之间通过接触面上的凸起与凹槽结构进行定位连接。在所述上座砖本体内设置有上钢液通道,所述上钢液通道采用圆锥台形结构,且上钢液通道的小径端朝下;所述上钢液通道的高度小于等于Fe-C合金熔化层的高度。在所述下座砖本体内设置有下钢液通道,所述下钢液通道采用圆柱形结构,下钢液通道与上钢液通道相连通,且下钢液通道的直径等于上钢液通道的小径端直径。所述上钢液通道的高度为50mm~250mm,上钢液通道的小径端直径为40mm~120mm,所述下钢液通道的直径为40mm~120mm。由所述上座砖本体和下座砖本体叠放组合构成完整座砖,所述完整座砖呈长方体结构,完整座砖的长度为350mm~650mm,完整座砖的宽度为300mm~400mm;所述上座砖本体的高度为50mm~250mm,所述下座砖本体的高度为150mm~450mm。所述感应线圈环绕封装于下钢液通道周向的下座砖本体内部,感应线圈的内径为150mm~300mm,感应线圈的高度覆盖范围为100mm~250mm。所述上座砖本体与下座砖本体之间接触面上的凸起与凹槽结构的高度为10mm~50mm,且凸起与凹槽结构的竖向台阶面具有倾角,该倾角为30°~6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首次将封装有感应线圈的水口座砖由传统的单体式结构改进为组合式结构,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单体式结构水口座砖无法回收感应线圈的弊端,不仅节约了耐火材料,同时也实现感应线圈的循环使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也节省了生产成本,由于仅更换上座砖本体,而不用更换下座砖本体,因此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得到降低。本专利技术还重新优化设计了钢液通道的尺寸,可以有效保证100%的钢包自动开浇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的钢液通道内Fe-C合金状态分布示意图;图3为传统水口座砖的钢液通道内Fe-C合金状态分布示意图;图中,1—上座砖本体,2—下座砖本体,3—感应线圈,4—上钢液通道,5—下钢液通道,A—Fe-C合金烧结层,B—Fe-C合金熔化层,C—Fe-C合金原始松散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包括上座砖本体1和下座砖本体2,在所述下座砖本体2内部浇注封装有感应线圈3,感应线圈3的引线由下座砖本体2的底部引出,并穿过钢包底壳与感应加热电源相连接;所述上座砖本体1叠放于下座砖本体2顶部,上座砖本体1与下座砖本体2之间通过接触面上的凸起与凹槽结构进行定位连接。在所述上座砖本体1内设置有上钢液通道4,所述上钢液通道4采用圆锥台形结构,且上钢液通道4的小径端朝下;所述上钢液通道4的高度小于等于Fe-C合金熔化层的高度。在所述下座砖本体2内设置有下钢液通道5,所述下钢液通道5采用圆柱形结构,下钢液通道5与上钢液通道4相连通,且下钢液通道5的直径等于上钢液通道4的小径端直径。采用上述设计的钢液通道,可有效保证Fe-C合金烧结层为圆柱形,避免了传统烧结层呈现的“上粗下细”状态,有效保证了100%的钢包自动开浇率,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可靠性。所述上钢液通道4的高度为50mm~250mm,上钢液通道4的小径端直径为40mm~120mm,所述下钢液通道5的直径为40mm~120mm。由所述上座砖本体1和下座砖本体2叠放组合构成完整座砖,所述完整座砖呈长方体结构,完整座砖的长度为350mm~650mm,完整座砖的宽度为300mm~400mm;所述上座砖本体1的高度为50mm~250mm,所述下座砖本体2的高度为150mm~450mm。所述感应线圈3环绕封装于下钢液通道5周向的下座砖本体2内部,感应线圈3的内径为150mm~300mm,感应线圈3的高度覆盖范围为100mm~250mm。所述上座砖本体1与下座砖本体2之间接触面上的凸起与凹槽结构的高度为10mm~50mm,且凸起与凹槽结构的竖向台阶面具有倾角,该倾角为30°~60°。根据不同钢种及不同生产工艺,座砖尺寸结构及钢液通道尺寸也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在座砖制备过程中,分别浇注上座砖本体1和下座砖本体2,其中在下座砖本体2的浇注过程中,将隔热处理后的感应线圈直接浇注封装在下座砖本体2内部,在使用时,将上座砖本体1与下座砖本体2组合即可。采用与钢液成分相同或相近的Fe-C合金作为水口填充物,当转炉中的钢水倒入到钢包之后,在高温钢液的作用下,上水口内的Fe-C合金会形成熔化层、烧结层和原始松散层(如图2所示),其中烧结层对钢液起封堵作用。当钢包运转至指定位置后,将感应线圈3与感应加热电源相接通,通过感应加热所产生的焦耳热使Fe-C合金烧结层全部或部分熔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座砖本体和下座砖本体,在所述下座砖本体内部浇注封装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引线由下座砖本体的底部引出,并穿过钢包底壳与感应加热电源相连接;所述上座砖本体叠放于下座砖本体顶部,上座砖本体与下座砖本体之间通过接触面上的凸起与凹槽结构进行定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座砖本体和下座砖本体,在所述下座砖本体内部浇注封装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引线由下座砖本体的底部引出,并穿过钢包底壳与感应加热电源相连接;所述上座砖本体叠放于下座砖本体顶部,上座砖本体与下座砖本体之间通过接触面上的凸起与凹槽结构进行定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座砖本体内设置有上钢液通道,所述上钢液通道采用圆锥台形结构,且上钢液通道的小径端朝下;所述上钢液通道的高度小于等于Fe-C合金熔化层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座砖本体内设置有下钢液通道,所述下钢液通道采用圆柱形结构,下钢液通道与上钢液通道相连通,且下钢液通道的直径等于上钢液通道的小径端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出钢技术的组合式水口座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液通道的高度为50m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何明李显亮王情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