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瑞玲专利>正文

开口拉链的上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7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口拉链的上挡结构,其中该上定位块的下方圆弧状斜面是直接与最上端链齿相互之间形成间隙,可供拉链头经由该间隙嵌入挡边链带,该前述与上定位块形成间隙的最上端链齿是在其射出成形而包覆挡边链带的两侧分别具有不同形状,其中一侧的链齿本体开设有一适当大小的槽孔,使该槽孔上方恰邻接一弹性部,而该最上端链齿的另一侧的链齿本体部位则具有一缺角形成一斜边,使用时可避免拉链头在往复抽拉时脱离。(*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指一种开口拉链的上挡改进结构。习用产品,如同一申请人的技术第99242741.X号专利,请参考附图1、附图2所示,当拉链头3嵌入挡边链带2以后具有稳固的防脱离效果,但若较小年纪的使用者对拉链头3施力很可能为不预期的方向,因此偶而会有将拉链头3抽离的情形发生。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兼具考量拉链头嵌入顺畅为原则而能达到当拉链头往复抽拉移动时具有进一步的防脱离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开口拉链的上挡结构,该上挡是一体射出成形在拉链的挡边链带,并使其位于最上端的链齿的上方,包括有一上定位块,其宽度较宽于链齿,而下方具有一圆弧状斜面,且该圆弧状斜面的下方邻接一弧凸块,该上定位块是略呈 形体,拉链头嵌入该挡边链带以后,其右侧钩块钩卡阻挡拉链头的侧端缘上方,而同时由其左侧平直部抵靠着拉链头的隔板的右侧内壁面上方,且其中该上定位块的下方圆弧状斜面是直接与最上端链齿相互之间形成间隙,可供该拉链头经由该间隙嵌入挡边链带;其特点是该前述与上定位块形成间隙的最上端链齿是在其射出成形而包覆挡边链带的两侧分别具有不同形状,其中一侧的链齿本体开设有一适当大小的槽孔,该槽孔上方恰邻接一弹性部,而该最上端链齿的另一侧的链齿本体部位则具有一缺角而形成一斜边。该上定位块在其射出成形而包覆挡边链带的两侧的形状略有不同,其中一侧的下方的长度较短,恰可与前述最上端链齿的其中一侧的链齿本体部位的弹性部形成较大的空隙。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当要将拉链头经由前述间隙嵌入挡边链带时可将前述最上端链齿的一侧的链齿本体部位的弹性部挤压偏向槽孔而形成较大空隙以利于拉链头嵌入,且又当拉链头嵌入定位之后,该弹性部的弹性力量可恢复原状,进而相对可依靠此弹性部具止挡作用以进一步避免拉链头在往复抽拉时脱离,同时由于前述空隙的形成,拉链头嵌入顺畅方便。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第99242741.X号专利案中拉链头未嵌入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第99242741.X号专利案中拉链头已完全嵌入的上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拉链头未嵌入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侧方向的部分立体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侧方向的部分立体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侧方向的平面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侧方向的平面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拉链头未嵌入的上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拉链头已嵌入一部分的上视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拉链头完全嵌入的上视断面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部分断面放大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设在整个拉链链带的平面示意图。如图3~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开口拉链的上挡结构,该上挡1是一体射出成形于拉链的挡边链带2,并使其位于最上端的链齿21的上方,包括有一上定位块11,其宽度较宽于链齿21,而下方具有一圆弧状斜面111,且该圆弧状斜面111的下方邻接一弧凸块1111,使该上定位块11略呈 形体,使得拉链头3嵌入该挡边链带2以后恰可依靠其右侧钩块112钩卡阻挡拉链头3的侧端缘上方31,而同时由其左侧平直部113抵靠着拉链头3的隔板30的右侧内壁面301上方,因此具有较稳固的防拉链头3脱离的阻挡效果,且其中该上定位块11的下方圆弧状斜面111是直接与最上端链齿21相互之间形成间隙A,可供拉链头3经由该间隙A嵌入挡边链带2;其主要特点在于该前述与上定位块11形成间隙A的最上端链齿21是在其射出成形而包覆挡边链带2的两侧分别具有不同形状,其中一侧(请参阅图4、图6所示)的链齿本体W1开设有一适当大小的槽孔213,使该槽孔213上方恰邻接一弹性部214,而该最上端链齿21的另一侧(参阅图5、图7)的链齿本体W2部位则具有一缺角而形成一斜边2101,因此,当拉链头3欲经由前述间隙A嵌入挡边链带2时,可将前述最上端链齿21的一侧的链齿本体W1部位的弹性部214挤压偏向槽孔213(请参阅图6的虚线部位)而形成较大空隙以利于拉链头3嵌入,且又当拉链头3嵌入定位之后,该弹性部214的弹性力量可恢复原状,进而相对可依靠此弹性部214具止挡作用以进一步避免拉链头3在往复抽拉时脱离。再者,前述的上定位块11在其射出成形而包覆挡边链带2的两侧的形状略有不同,其中一侧的下方的长度较短,恰可与前述最上端链齿21的其中一侧的链齿本体W1部位的弹性部214形成较大的空隙,以利于拉链头3嵌入挡边链带2的动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可在拉链头3往复抽拉动作时进一步防止拉链头3脱离。权利要求1.一种开口拉链的上挡结构,该上挡是一体射出成形在拉链的挡边链带,并使其位于最上端的链齿的上方,包括有一上定位块,其宽度较宽于链齿,而下方具有一圆弧状斜面,且该圆弧状斜面的下方邻接一弧凸块,该上定位块是略呈形体,拉链头嵌入该挡边链带以后,其右侧钩块钩卡阻挡拉链头的侧端缘上方,而同时由其左侧平直部抵靠着拉链头的隔板的右侧内壁面上方,且其中该上定位块的下方圆弧状斜面是直接与最上端链齿相互之间形成间隙,可供该拉链头经由该间隙嵌入挡边链带;其特征在于该前述与上定位块形成间隙的最上端链齿是在其射出成形而包覆挡边链带的两侧分别具有不同形状,其中一侧的链齿本体开设有一适当大小的槽孔,该槽孔上方恰邻接一弹性部,而该最上端链齿的另一侧的链齿本体部位则具有一缺角而形成一斜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拉链的上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定位块在其射出成形而包覆挡边链带的两侧的形状略有不同,其中一侧的下方的长度较短,恰可与前述最上端链齿的其中一侧的链齿本体部位的弹性部形成较大的空隙。专利摘要一种开口拉链的上挡结构,其中该上定位块的下方圆弧状斜面是直接与最上端链齿相互之间形成间隙,可供拉链头经由该间隙嵌入挡边链带,该前述与上定位块形成间隙的最上端链齿是在其射出成形而包覆挡边链带的两侧分别具有不同形状,其中一侧的链齿本体开设有一适当大小的槽孔,使该槽孔上方恰邻接一弹性部,而该最上端链齿的另一侧的链齿本体部位则具有一缺角形成一斜边,使用时可避免拉链头在往复抽拉时脱离。文档编号A44B19/36GK2412427SQ002033公开日2001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联洲 申请人:王瑞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口拉链的上挡结构,该上挡是一体射出成形在拉链的挡边链带,并使其位于最上端的链齿的上方,包括有:一上定位块,其宽度较宽于链齿,而下方具有一圆弧状斜面,且该圆弧状斜面的下方邻接一弧凸块,该上定位块是略呈“*”形体,拉链头嵌入该挡边链带以后,其右侧钩块钩卡阻挡拉链头的侧端缘上方,而同时由其左侧平直部抵靠着拉链头的隔板的右侧内壁面上方,且其中该上定位块的下方圆弧状斜面是直接与最上端链齿相互之间形成间隙,可供该拉链头经由该间隙嵌入挡边链带;其特征在于:该前述与上定位块形成间隙的最上端链齿是在其射出成形而包覆挡边链带的两侧分别具有不同形状,其中一侧的链齿本体开设有一适当大小的槽孔,该槽孔上方恰邻接一弹性部,而该最上端链齿的另一侧的链齿本体部位则具有一缺角而形成一斜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联洲
申请(专利权)人:王瑞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