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多小车门座式龙门集装箱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355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5:59
一种门座式龙门起重机,包括:‑在中间平面(M)的各个侧面并排延伸的两个平行的主梁(11),‑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平面(M)内的两个腿部(20,21),‑两对小车(40),每对小车在相应的主梁(11)上操作,每个小车承载提升机构。

STS multi car door seat type Longmen container crane

A gate type Longmen crane, including two parallel main beams (11) extending side by side in each side of the middle plane (M), two legs (20, 21) located in the middle plane (M), two pairs of cars (40), each pair of cars operating on the corresponding main beam (11), each car carrying the lif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STS多小车门座式龙门集装箱起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向船上装载集装箱/从船上卸载集装箱的门座式龙门起重机。
技术介绍
集装箱起重机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用于在集装箱码头装载/卸载集装箱船。为了以经济最优的方式实现码头功能,起重机具有高利用率是必要的。在传统的集装箱码头中,船舶沿着码头停靠,并且传统的船到岸(Ship-to-Shore,STS)集装箱起重机用于从一侧装载/卸载船舶。US2003/0108405A1的图2描绘了传统的码头起重机。典型地,这种起重机包括由沿泊位在两个平行的轨道上移动的配重平衡的上部结构。横梁在码头线的上方和上部结构的后部以悬臂的方式延伸。绳线将主横梁连接至上部结构的顶点。这种传统的起重机也被称为巴拿马型起重机,超巴拿马型起重机和特超巴拿马型起重机。由于小车在横梁上行驶的时间,这些起重机不允许如期望一样快地装载/卸载船舶。对于这些起重机来说,小车必须行驶穿过船的整个宽度,以处理距离码头最远的集装箱。为了保持行驶时间尽可能少,小车以高速被操作,这样导致高噪音和磨损,从而增加了维护的频率和成本。小车被相对较长的绳索牵引,其中,相对较长的绳索与长的提升机构绳索一起,由于其长度和弹性,增加了不期望的摇摆。这些起重机还具有的缺点在于:具有限制在大风中的操作能力的相对较差的空气动力性能。由于悬臂需要昂贵的地基工程,起重机的整体重量由码头以不平衡的方式支撑。由于多年来集装箱船的建设趋势使集装箱船持续地增多,并且能够承载越来越多的集装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UltraLargeContainerVessel,ULCV)已经建成,目前可承载超过13000TEU并且多达20000TEU。重要的是,这些非常昂贵的船在用于装载/卸载作业的港口停留尽可能短的时间。为了使装载/卸载作业容易,很久以前已经提出使用双侧泊位(如凹入式泊位)。1997年Liftech的出版物《SuperProductiveCranes》探索了可能带给集装箱码头的各种变化,例如双小车起重机,但是指出利用两个小车的一个难点在于负载控制和微运动的控制。例如,如果一个小车需要在门架方向上移动,另一个小车不应该被打扰。该出版物还公开了凹入式泊位允许从泊位的相对两侧同时进行装载/卸载作业。该出版物给出了在每个相对的码头具有四个起重机的凹入式泊位的例子,但是指出重叠的起重杆可能会造成干扰问题,这使得集装箱码头的操作严重地复杂化。最后,该出版物考虑使用具有两个小车的桥式起重机,但是推断出由于各种原因,这种情况不会更好。2001年2月,BeckettRankine在港口和码头会议(PortsandTerminalConference)上提出类似的建议,其仅示意性地公开了跨越码头以服务于大型集装箱船的具有两个小车的门座式起重机。EP2743217A1公开了用于在码头侧的集装箱的装载和卸载系统,该系统包括具有支撑在允许船舶净空高度的竖直的柱子上的中间部分和用于从船上提升集装箱的一对起重装置的集装箱起重机。起重机包括四对腿部以进行稳定,并且起重机非常昂贵和笨重。US2006/0182526A1公开了具有重叠设置的至少两个小车轨道的多小车集装箱起重机,具有工作轮、驱动设备和起重设备的小车在小车轨道上行驶。起重机可包括在每条轨道上前后设置的多个小车。在DE4307254A1、EP0167235A1和WO00/48937中公开了其他的多小车起重机。因此,存在需要先进的起重机来减少现代集装箱船(尤其是ULCV)的停泊时间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通过新颖的门座式龙门起重机满足这个需求。该门座式龙门起重机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两个并排运行的平行的主梁,-两对小车,每对小车在相应的主梁上运行,每个小车承载提升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比现有的集装箱起重机提供了许多优势,并且允许以合理的成本显著地提高集装箱码头的生产率。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平行的两个主梁在中间平面的相应侧并排延伸,并且门座式龙门起重机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平面的两个腿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座式龙门起重机有利地用于包括双侧泊位(例如凹入式泊位)的集装箱码头,其中主梁跨越该泊位。用于搬运集装箱的小车可以相互独立地操作以装载/卸载在泊位上接收的集装箱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从船舶的两侧装载/卸载的能力,并且显著地提高了装载/卸载速率,因而提高了生产率,从而减少了船舶的在港时间。起重机的小车能够在船舶的两个站台同时进行操作。另一优势是与利用传统的STS起重机的基础设施相比,每艘船的起重机的数量减少。因此,对于起重机的最初的投资可以减少。由于每艘船的起重机的较少的数量以及较低的小车行驶速度,维护成本也可以减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导致起重机跑道上的较少的负载,因为起重机的重量在每个码头上实际上被分成了两半,并且不需要配重。这导致了基础工程的成本的减少以及在遭受地震的位置中的结构的优越性能。尤其是由于主梁和腿部的优越的几何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提供了允许在更高的风速下进行操作的优越的空气动力性能。本专利技术在重型起重时也具有优越的性能,因为小车可以协同操作,如果利用两个相邻的起重机,多达四个小车协同操作。与传统的STS起重机相比,由于较短的提升机构绳索和降低的加速度/减少制动,本专利技术提供更容易的摇摆控制。优选地,与传统的STS起重机相比,小车仅行驶船舶的宽度的一半,这样允许降低小车速度而没有任何生产率损失。这样导致维护成本的降低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噪音水平的降低。噪音的额外减少是由于缺少从起重杆到桥的梁轨接头,这在传统的STS起重机中是不可避免的。优选地,小车是自力推进式的。尤其是,起重机的所有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行驶。主梁之间的间距可以基于ULCV中的行间距,并且可以固定在26米到30米之间(从中心到中心测量);使得在不同的主梁上行驶的小车可以分别同时从码头到船舶搬运集装箱,反之亦然。优选地,相对于相应的主梁的中心线,每个提升机构是可横向移动的,尤其是双向移动的。通过这种方式,起重机能够通过允许吊钩在船舶的纵向方向上的移动来平衡集装箱的行间距的差异。在每个方向上并且在每个小车上,提升机构相对于主梁的横向移动的幅度可以至少为0.5米,优选地为1米。优选地,腿部是箱型截面,使得它们能够容纳电梯和楼梯直到主梁。优选地,主梁被刚性连接至一个腿部,并且用销固定于另一个腿部。两个腿部和主梁被设计为提供优越的空气动力形状因素。优选地,腿部是不可伸缩的。优选地,主梁具有固定的高度。换句话说,主梁的高度优选地为不可调节的。优选地,起重机仅包括两个腿部。优选地,起重机仅包括两个主梁。起重机可以仅包括四个小车。优选地,起重机包括延伸出主跨距的悬臂。优势在于主梁以允许小车行进到悬臂上的方式被悬挂。这可以有助于码头上的集装箱的处理。优选地,主梁通过水平的撑杆相互连接。优选地,主梁具有可变的深度。优选地,主梁被预加应力以减少其质量并且提高其疲劳性能。小车有利地行驶在位于主梁的顶部边缘下方的轨道上。这样减少了提升机构绳索的长度。优选地,起重机包括连接至相应的腿部并承载主梁的悬架横梁。优选地,这些悬架横梁被预加应力以减少其质量并且提高其疲劳寿命。优选地,主梁包括承载小车行驶的轨道的横向延伸部分或托架。根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码头,该集装箱码头包括:-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座式龙门起重机(10),包括:‑在中间平面(M)的各个侧面并排延伸的两个平行的主梁(11),‑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平面(M)内的两个腿部(20,21),‑两对小车(40),每对小车在相应的主梁(11)上操作,每个小车承载提升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门座式龙门起重机(10),包括:-在中间平面(M)的各个侧面并排延伸的两个平行的主梁(11),-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平面(M)内的两个腿部(20,21),-两对小车(40),每对小车在相应的主梁(11)上操作,每个小车承载提升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座式龙门起重机,其中,所述腿部(20,21)具有箱型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座式龙门起重机,其中,所述主梁(11)刚性连接至一个腿部(20),并且用销固定于另一个腿部(2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座式龙门起重机,包括延伸超过主跨距的悬臂(22,23),所述主梁(11)以允许所述小车(40)行进到所述悬臂上的方式被悬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座式龙门起重机,其中,所述主梁(11)通过水平的撑杆(12)相互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座式龙门起重机,其中,相对于相应的主梁的中心线,每个提升机构是能够双向横向移动的。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座式龙门起重机,其中,所述主梁(11)具有可变的深度(k),行驶在轨道(30)上的所述小车位于所述主梁的顶部边缘(11a)下方。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座式龙门起重机,包括连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拉基米尔·内夫希马尔卫登霍费尔
申请(专利权)人:弗拉基米尔·内夫希马尔卫登霍费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