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835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系统(100),其包括至少两个电梯井道(101,101a,101b)和至少一个电梯轿厢(200),至少一个电梯轿厢(200)具有轿舱(210)和机架装置(220)。轿舱(210)安装为相对于机架装置(220)绕水平旋转轴线(121a,121b)可旋转。竖直延伸轨道(110a,110b)设置在每一个电梯井道(101,101a,101b)中,电梯轿厢(200)沿着竖直延伸轨道(110a,110b)可移动。此外,每一个轨道(110a,110b)形成为具有可旋转部段(120a,120b),并且,可旋转部段(120a,120b)相对于彼此可对齐使得电梯轿厢(200)沿着部段(120a,120b)在电梯井道(101,101a,101b)之间可移动。此外,电梯系统(100)包括第一装置(230)和第二装置(236,235a,235b),其中,第一装置(230)设计为用于轿厢(200)的轿舱(210)相对于机架装置(220)进行锁定,以及,第二装置(236,235a,235b)设置为用于将轿舱(210)保持在相对于电梯井道(101,101a,101b)的适当位置中。

Elevator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vator system (100),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two elevator wells (101101a, 101b) and at least one elevator car (200), at least one elevator car (200) has a sedan cabin (210) and a rack device (220). The cabin (210) is mounted to rotate around the horizontal rotation axis (121a, 121b) relative to the rack device (220). The vertical extended orbit (110A, 110b) is set in each elevator shaft (101101a, 101b), and the elevator car (200) can be moved along the vertical extension (110A, 110b). In addition, each track (110A, 110b) is formed to have a rotatable section (120a, 120b), and the rotatable section (120a, 120b) is aligned with each other so that the elevator car (200) is movable along the segment (120a, 120b) in the elevator well (101101a, 101b). In addition, the elevator system (100) includes a first device (230) and a second device (236235a, 235b), wherein the first device (230) is designed to lock the cabin (210) for the car (200) relative to the rack device (220), and the second device (236235a, 235b) is set to keep the sedan cabin (210) to the lift well (101, 101, 101,). In the proper position of 101A, 101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系统和用于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该电梯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竖直电梯井道和至少一个电梯轿厢,其中,竖直延伸的轨道设置在每一个电梯井道中,电梯轿厢沿着竖直延伸的轨道可移动。
技术介绍
电梯轿厢通常限制在电梯系统中的特定电梯井道中并且通常仅仅能够在所述电梯井道的内侧移动。当然已知电梯轿厢可以在不同的电梯井道之间转换的电梯系统,然而,这种转换通常与巨大的花费关联。用于移动电梯轿厢的各种元件(例如,驱动器、载体缆绳或导轨)通常布置在电梯井道中。如果电梯轿厢将要从第一电梯井道转换到第二电梯井道,则电梯轿厢首先与第一电梯井道中的所有这种元件分离,从第一电梯井道传输进入第二电梯井道并且连接到第二电梯井道中的相应元件。在这种情形下,通常可以通过昂贵的机构在电梯井道之间传输电梯轿厢。因此,电梯轿厢的这种转换与极大的花费关联并且耗时。在应用时,在转换期间整个电梯系统需要停止操作。因此,期望电梯轿厢能够以低花费、柔性的方式在电梯井道之间切换。一种可能的方式在JPH06-48672A中示出,其公开了通过可旋转轨道元件在电梯井道之间转换。此外,优先权日之后随即公布的DE102014104458A1描述了具有两个电梯井道的电梯系统。电梯轿厢通过可旋转部段在两个井道之间可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研究这种电梯系统从而能够以无故障、舒适的方式输送乘客。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电梯系统和用于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有益的构造是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梯井道和至少一个电梯轿厢,至少一个电梯轿厢具有轿舱和机架装置,其中,轿舱安装为相对于机架装置绕水平旋转轴线可旋转。竖直延伸轨道设置在每一个电梯井道中,电梯轿厢沿着竖直延伸轨道可移动。每一个所述轨道实现为具有可旋转部段。在该情形下,所述可旋转部段相对于彼此可对齐使得电梯轿厢沿着部段在电梯井道之间可移动。具体地,可旋转部段旋转90°。由于使得部段旋转,所以形成水平轨道,电梯轿厢沿着水平轨道水平地移动。部段还可以进一步旋转、具体为旋转合适的角度。因此形成倾斜轨道,即,相对于电梯井道倾斜合适角度的轨道。电梯轿厢沿着所述倾斜轨道以相对于电梯井道的角度移动。因此,例如,电梯轿厢不仅可以移动进入不同的电梯井道还可以同时移动到不同的楼层上。电梯轿厢沿着旋转部段在两个电梯井道之间的移动在以下描述中称为电梯轿厢“水平地移动”。在该情形下,这不应当理解为必须准确地在水平方向上,而是电梯轿厢的移动包括在水平方向的至少一个分量。此外,电梯系统包括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其中,第一装置设置为用于电梯轿厢的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进行锁定,以及,第二装置设置为用于将轿舱保持在相对于电梯井道的适当位置中。第一装置确保电梯轿舱在沿着电梯井道运行期间或在两个电梯井道之间运行期间不相对于机架装置以不期望的方式旋转。具体地,这防止轿舱倾斜,例如,由乘客上下电梯时重心偏移导致的倾斜。这还避免轿舱在运行时进入钟摆运动。因此,乘客持续具有舒适、平稳运行的印象。第二装置确保、甚至在机架装置和可旋转部段相对于轿舱绕水平旋转轴线旋转期间也能确保轿舱保持稳定的位置。因此,乘客体验、甚至在所述部分运行的情形下体验舒适、平稳的输送。具体地,第一装置实现为用于将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锁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在该情形下,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的第一位置使得能够实现沿着所述电梯井道的可移动性。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的第二位置使得能够实现在电梯井道之间的可移动性。其优势是单个装置(第一装置)能够实现沿着电梯井道(第一位置)的无障碍运行和在电梯井道之间(第二位置)的无障碍运行。因此,与用于两个不同位置的两个装置的方式相比,减少运动部件的数量。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不易产生故障以及由此需要较少量的维护。明显地,第一装置还可以实现为使得轿舱可以在相对于机架装置的多于两个位置中进行锁定。例如,为了使得轿舱能够竖直地、水平地以及以某角度运行,设置针对在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方向上产生运动的每一个角度的锁定位置。具体地,第一装置包括第一阻挡元件和相应的第一接合元件。在该情形下,第一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设置致动装置,其连接到第一阻挡元件并且用于第一阻挡元件的运动。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与接合元件协作使得阻止阻挡元件和接合元件相对于彼此的运动。所述阻止可以例如通过刚性锁定确保阻挡元件(实现为锁定条)接合在容纳装置中。在该情形下,容纳装置形成接合元件。为了实现在两个不同位置中的锁定,以下变型例是有用的,其中,第一阻挡元件实现为锁定条以及第一接合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相应容纳装置和一个第二相应容纳装置。以这种方式,通过锁定条移动以接合第一容纳装置,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可锁定在第一位置中,以及通过锁定条移动以接合第二容纳装置,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可锁定在第二位置中。作为替换例,还可以由摩擦锁定确保阻止。为此,例如,实现为制动瓦的第一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被压在制动表面上使得制动瓦倚靠第一接合元件。制动表面形成第一接合元件。在该情形下,轿舱由于摩擦锁定相对于机架装置锁定。根据优选实施例,第一阻挡元件连接到机架装置以及第一接合元件连接到轿舱。优选地,第二装置包括第二阻挡元件和相应的第二接合元件,其中,第二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设置致动装置,其连接到第二阻挡元件并且用于移动第二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中,阻挡元件与接合元件协作使得阻止阻挡元件和接合元件相对于彼此的运动。与此对比,在释放位置不阻止第二阻挡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之间的特定相对运动。例如,由刚性锁定确保所述阻止,实现为锁定条的阻挡元件接合在容纳装置中。在该情形下,容纳装置形成接合元件。作为替换例,还可以由摩擦锁定确保阻止。为此,例如,实现为制动瓦的第二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被压在制动表面上使得制动瓦倚靠制动表面。制动表面形成第二接合元件。在该情形下,轿舱由于摩擦锁定相对于机架装置锁定。在电梯系统的优选变型例的情形下,第二阻挡元件连接到电梯井道。其优势是,第二装置的所有移动部件以及由此还有用于移动第二阻挡元件的致动装置可以布置在电梯井道上。因此,仅从动部件留在电梯轿舱上。这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优选方式为电梯轿舱实现为尽可能轻质。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系统不包括对重,所以电梯轿舱的整个重量需要由电梯驱动器克服。为此,当尽可能少的部件留在电梯轿舱上时,由于其减少了电梯轿舱的重量所以是特别有益的。该要求可以由分布第二装置使得第二阻挡元件连接到电梯井道以及第二接合元件连接到电梯轿舱来满足。另外的优势是,由于用于移动第二阻挡元件的致动装置连接到电梯井道以及由此以静止的方式安装所以易于致动。具体地,第二装置实现为用于阻止轿舱绕水平旋转轴线在仅仅一个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其结果是在机架装置绕水平旋转轴线旋转期间防止轿舱被带走。在优选变型例的情形下,第二阻挡元件实现为端部止挡部,端部止挡部与第二接合元件相互作用以阻止轿舱绕水平旋转轴线在仅仅一个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其中,第二接合元件实现为止挡表面。由于轿舱壁的一部分以特别简单的方式用作止挡表面,所以能够特别简单且成本有效地实现上述变型例。在替换变型例中,第二阻挡元件实现为锁定条,锁定条移动以接合第二接合元件从而阻止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系统(100),其包括至少两个电梯井道(101,101a,101b)和至少一个电梯轿厢(200),所述至少一个电梯轿厢(200)具有轿舱(210)和机架装置(220),其中,所述轿舱(210)安装为相对于所述机架装置(220)绕水平旋转轴线(121a,121b)能够旋转,其中,竖直延伸轨道(110a,110b)设置在每一个所述电梯井道(101,101a,101b)中,所述电梯轿厢(200)沿着所述竖直延伸轨道(110a,110b)能够移动,以及其中,每一个所述轨道(110a,110b)实现为具有可旋转部段(120a,120b),其中,所述可旋转部段(120a,120b)相对于彼此能够对齐使得所述电梯轿厢(200)沿着所述部段(120a,120b)在所述电梯井道(101,101a,101b)之间能够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100)包括第一装置(230)和第二装置(236,235a,235b),其中,所述第一装置(230)设置为用于所述电梯轿厢(200)的所述轿舱(210)相对于所述机架装置(220)进行锁定,以及,所述第二装置(236,235a,235b)设置为用于将所述轿舱(210)保持在相对于所述电梯井道(101,101a,101b)的适当位置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18 DE 102015218025.51.一种电梯系统(100),其包括至少两个电梯井道(101,101a,101b)和至少一个电梯轿厢(200),所述至少一个电梯轿厢(200)具有轿舱(210)和机架装置(220),其中,所述轿舱(210)安装为相对于所述机架装置(220)绕水平旋转轴线(121a,121b)能够旋转,其中,竖直延伸轨道(110a,110b)设置在每一个所述电梯井道(101,101a,101b)中,所述电梯轿厢(200)沿着所述竖直延伸轨道(110a,110b)能够移动,以及其中,每一个所述轨道(110a,110b)实现为具有可旋转部段(120a,120b),其中,所述可旋转部段(120a,120b)相对于彼此能够对齐使得所述电梯轿厢(200)沿着所述部段(120a,120b)在所述电梯井道(101,101a,101b)之间能够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100)包括第一装置(230)和第二装置(236,235a,235b),其中,所述第一装置(230)设置为用于所述电梯轿厢(200)的所述轿舱(210)相对于所述机架装置(220)进行锁定,以及,所述第二装置(236,235a,235b)设置为用于将所述轿舱(210)保持在相对于所述电梯井道(101,101a,101b)的适当位置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230)实现为将所述轿舱(210)相对于所述机架装置(220)锁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舱(210)相对于所述机架装置(220)的所述第一位置使得能够实现沿着所述电梯井道(101,101a,101b)的可移动性,以及,所述轿舱(210)相对于所述机架装置(220)的所述第二位置使得能够实现在所述电梯井道(101,101a,101b)之间的可移动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230)包括第一阻挡元件(240)和相应的第一接合元件(250),其中,所述第一阻挡元件(240)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能够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元件(240)实现为锁定条(242)以及所述第一接合元件(250)包括第一相应容纳装置(252)和第二相应容纳装置(254),使得通过所述锁定条(242)移动以接合所述第一容纳装置(252),所述轿舱(210)相对于所述机架装置(220)能够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中,以及使得通过所述锁定条(242)移动以接合所述第二容纳装置(254),所述轿舱(210)相对于所述机架装置(220)能够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元件(240)实现为制动瓦(246),所述制动瓦(246)在所述锁定位置中倚靠第一接合元件(250),使得由于摩擦锁定而使所述轿舱(210)相对于所述机架装置(220)锁定,其中,所述第一接合元件(250)实现为制动表面(248)。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元件(240)连接到所述机架装置(220)以及所述第一接合元件(250)连接到所述轿舱(210)。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236,235a,235b)包括第二阻挡元件(256)和相应的第二接合元件(260),其中,所述第二阻挡元件(256)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能够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元件(256)连接到所述电梯井道(101,101a,101b)。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236,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菲利普·甘彻迈克尔·基尔施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