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2719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2:04
在卷扬机从平衡重突出时,需要无谓地将升降通道的水平方向的通道截面积相应地扩大,在将卷扬机设置在平衡重的上部时,需要增加升降通道的高度,因此,需要对上述课题进行综合研究,以便提供能够缩小升降通道的通道截面积以及降低升降通道高度的电梯。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上分别设置滑轮,采用2∶1的吊索卷绕方式,并且使用主吊索的直径d与绳轮的直径D之间的关系满足D/d<20的具有柔软性的主吊索和绳轮将电梯轿厢和平衡重彼此连接,并且在平衡重的上侧,将卷扬机固定在梁上,并使得卷扬机朝向卷扬机的旋转轴与平衡重的长边彼此平行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由主吊索连接电梯轿厢和平衡重,通过卷扬机的绳轮对该主吊索进行卷扬,依靠主吊索与绳轮之间的摩擦使电梯轿厢升降的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电梯系统(以下简称为“电梯”)通常采用牵引方式进行驱动。在采用该牵引方式的电梯中,利用主吊索悬吊电梯轿厢和平衡重,并且通过卷扬机对主吊索进行卷扬,由此使电梯轿厢和平衡重在相反方向进行上下升降。近年来,无机械室的电梯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电梯,无机械室的电梯的主要特点是卷扬机设置在升降通道内。该种无机械室的电梯大致可以分为2种结构,即将卷扬机设置 在电梯轿厢或者平衡重上方的结构和将卷扬机设置在电梯轿厢与升降通道墙壁之间的空隙内的结构。上述无机械室的电梯大多采用所谓2 I的吊索卷绕方式,也就是说,利用动滑轮的原理,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上设置滑轮,使得卷扬机对主吊索的卷绕量等于电梯轿厢的移动量的2倍。采用2 I的吊索卷绕方式,能够降低卷扬机进行卷绕时所需的力。根据上述结构,与卷扬机对主吊索的卷绕量和电梯轿厢的移动量相同的I : I的吊索卷绕方式相比,能够降低卷绕所需的转矩,所以能够使由电动机等构成的卷扬机实现小型化。另一方面,对供电梯轿厢在其内移动的升降通道来说,缩小升降通道的水平面的通道截面积以及电梯轿厢顶部与升降通道顶部之间的间隙的要求非常迫切。为此,作为在先技术,已经提出有一种方案,其在采用2 I的吊索卷绕方式的同时,设置多台卷扬机(包括电动机),并且使用额定转矩小的小型电动机,由此来缩小电梯轿厢顶部与升降通道顶部之间的间隙。作为缩小了电梯轿厢顶部与升降通道顶部之间间隙的无机械室电梯以及使用了多台电动机的电梯,例如已经提出有由专利文献I公开的电梯。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梯中,如专利文献I的图I和图2所示,采用I : I的吊索卷绕方式,用主吊索连接电梯轿厢的下端和平衡重,并且在升降通道顶部设置采用了外转子式电动机的卷扬机。由此,能够实现一种不需要设置机械室,并且能够尽可能缩小电梯轿厢顶部与升降通道顶部之间间隙的结构。此外,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梯中,如专利文献I的图4和图5所示,还提出了用主吊索连接电梯轿厢的上部和平衡重,在平衡重的上方设置二台电动机的结构以及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各自的上方设置电动机的结构。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卷扬机分割成二台卷扬机,与采用一台卷扬机进行驱动的场合相比,可以将每一台卷扬机的电动机所需的转矩降低一半,其结果,能够使卷扬机实现小型化。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国专利特开平7-117957号公报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梯结构中,为了实现不设置机械室这一目的,采用了在电梯轿厢或者平衡重的上方设置卷扬机的结构以及将卷扬机设置在电梯轿厢与升降通道墙壁之间的间隙内的结构。在专利文献I的卷扬机中采用了细长型的外转子式电动机。可是,在使用钢丝吊索的场合下,在将主吊索卷绕在绳轮上时,会受到钢丝吊索的弯曲率方面的限制。如果勉强地将主吊索卷绕在弯曲率小的绳轮(直径小的绳轮)上,则可能会导致主吊索过度地弯曲,从而影响主吊索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情况,例如在采用直径d为10毫米的主吊索时,需要采用直径D在主吊索的直径d的40倍以上即直径D为400毫米以上的绳轮。因此,如果采用常用的外转子式的电动机,由于绳轮的直径为400毫米,所以会导致卷扬机的体积尺寸进一步增大。例如,在平衡重的宽度大约为200毫米时,由于卷扬机的尺寸超出了平衡重的尺寸,所以必须将升降通道的水平方向的通道截面积扩大与该超出部分的尺寸相应的尺寸。此外,在连接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主吊索的两端具有固定在升降通道墙壁上的主吊索端部,由于主吊索端部上设置有张力调节用的弹簧等,所以需要在升降通道中确保设置这些弹簧所需的尺寸。因此,在将卷扬机设置在平衡重的上方时,由于需要确保这些构件的设置尺寸,所以还会导致升降通道的高度尺寸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对上述课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该电梯能够将电梯的构成部件限制在特定的结构和数值的范围内,从而能够缩小升降通道的通道截面积以及升降通道的高度尺寸。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特征在于,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上分别设置滑轮,并且采用2 I的吊索卷绕方式,使用主吊索的直径d与绳轮的直径D之间的关系满足D/d <20的具有柔软性的主吊索和绳轮连接电梯轿厢和平衡重,将卷扬机设置在平衡重的上方,并且使卷扬机朝向卷扬机的旋转轴相对于平衡重的长边平行的方向。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由于采用2 I的吊索卷绕方式,并且使用主吊索的直径d与绳轮的直径D之间的关系满足D/d < 20的具有柔软性的主吊索和绳轮,所以能够使电动机和绳轮小型化,通过该小型化,能够采用卷扬机宽度小于或者等于平衡重宽度的卷扬机,通过在平衡重的动作范围的上侧,以使平衡重的长边与电动机的轴彼此平行的方式,将该卷扬机设置在平衡重的朝向上侧的投影范围内,由此能够获得在缩小升降通道的水平方向的通道截面积的同时,缩小升降通道的高度尺寸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升降通道截面的截面图。图3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中使用的具有柔软性的主吊索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升降通道截面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卷扬机的侧面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图4的P方向向视的截面的正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卷扬机和平衡重的正视图。 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升降通道截面的截面图。符号说明I···电梯轿厢,2···平衡重,3···主吊索,5a···卷扬机,5b···卷扬机,6a···电梯轿厢的滑轮,6b…电梯轿厢的滑轮,8…平衡重的滑轮,9a…绳轮,9b…绳轮,IOa-电动机,10b···电动机,11···平衡重滑轮,12a···滑轮的引导槽,12b···滑轮的引导槽,13···平衡重导轨,14…轿厢侧导轨,21…制动器,23…连接构件,24…设置基座,25…防振橡胶,26…卷扬机基座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结构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I和图2进行大致的说明。在一般的电梯中,利用主吊索3来连接电梯轿厢I和平衡重2,在主吊索3的中途设置卷扬机5,通过该卷扬机5对主吊索进行卷扬,并且通过该卷扬动作使电梯轿厢I和平衡重2在相反方向上下升降。本实施例的主吊索3使用2根一对的主吊索,在主吊索3的一端30a设置有张力调整用的弹簧31,并且悬架在固定于升降通道墙壁的梁32上。此外,在主吊索3的另一端30b上也设置有张力调整用的弹簧31,并且同样悬架在固定于升降通道墙壁的梁32上。在电梯轿厢I的顶部固定有二个滑轮即滑轮6a和滑轮6b,电梯轿厢I利用卷扬机5进行升降。此外,滑轮6a和滑轮6b也可以设置在电梯轿厢I的底部。图2表示设置在电梯轿厢I顶部的滑轮6a和滑轮6b的状态,滑轮6a和滑轮6b上分别设置有二个引导槽即主吊索引导槽12a和主吊索引导槽12b,各根主吊索3a、3b分别通过这些引导槽12a、12b。此外,各根主吊索3a、3b通过滑轮6b后被引导到卷扬机5的绳轮9a和绳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系统,具有:在升降通道中升降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具有滑轮,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通道内的主吊索穿过所述滑轮;沿着所述升降通道升降的平衡重,所述平衡重具有滑轮,另一端固定在升降通道内的主吊索穿过所述滑轮;以及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位于所述平衡重与所述电梯轿厢之间,由卷绕所述主吊索的绳轮和使所述绳轮旋转的电动机构成,所述电梯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主吊索是具有柔软性的主吊索,在将所述主吊索的直径设定为d,并且将所述绳轮的直径设定为D时,所述主吊索与所述绳轮具有D/d<20的关系,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所述平衡重的上方,并且朝向卷扬机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平衡重的长边平行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2 JP 2011-1381321.一种电梯系统,具有在升降通道中升降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具有滑轮,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通道内的主吊索穿过所述滑轮;沿着所述升降通道升降的平衡重,所述平衡重具有滑轮,另一端固定在升降通道内的主吊索穿过所述滑轮;以及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位于所述平衡重与所述电梯轿厢之间,由卷绕所述主吊索的绳轮和使所述绳轮旋转的电动机构成,所述电梯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主吊索是具有柔软性的主吊索,在将所述主吊索的直径设定为d,并且将所述绳轮的直径设定为D时,所述主吊索与所述绳轮具有D/d < 20的关系, 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所述平衡重的上方,并且朝向卷扬机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平衡重的长边平行的方向。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吊索由多根主吊索构成,所述卷扬机由多台对所述多根主吊索分别进行卷扬的卷扬机构成。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直昭安部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