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832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5:38
该车辆用空调装置(100)具备:蒸发器(1);加热器芯(2);单元壳体(3),具有容纳蒸发器(1)的制冷空间(7)、与制冷空间(7)连接并且容纳加热器芯(2)的制暖空间(8)、与制冷空间(7)和制暖空间(8)连接的空气混合空间(91)、以及脚部吹出流路(92);空气混合风门(4),设于制冷空间(7)、制暖空间(8)、以及空气混合空间(91)之间,能通过在最大制冷位置(Pc)与最大制暖位置(Ph)之间转动来调整导入至空气混合空间(91)的空气的比例;以及脚部切换风门(5),能将空气混合空间(91)与脚部吹出流路(92)划分开。空气混合风门(4)具有:再热防止风门(43),具有主平面。脚部切换风门(5)不比包含主平面的假想平面向空气混合空间(91)侧突出。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for vehicles

The vehicle is equipped with an air conditioner (100): a evaporator (1); a heater core (2); a unit shell (3), a refrigerating space (7) containing a evaporator (1), a cooling space (7) and a heating space (8) containing a heater core (2), an air mixture space (91) with a refrigeration space (7) and a heating space (8)), and a blow out of the foot. Road (92); air mixed air gate (4), in refrigeration space (7), heating space (8), and air mixing space (91), can adjust the proportion of air imported into air mixing space (91) by rotating between the maximum refrigeration position (Pc) and the maximum heating position (Ph); and the foot switch valve (5), can mix air space. (91) division with the foot blow out flow (92). The air mixing door (4) has reheat preventing air door (43) and has a main plane. Foot switch throttle (5) is not more prominent than the imaginary plane containing the main plane to the air mixing space (91)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本申请基于2015年11月12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222013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用于汽车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作为加热用热交换器的加热器芯;作为冷却用热交换器的蒸发器;空气混合空间,混合穿过加热器芯和蒸发器的暖风或者冷风;以及空气混合风门,使空气混合空间内的暖风与冷风的混合比例变化。作为这样的装置的一例,公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风量调整门,设在连通于加热器芯的暖风通路与连通于蒸发器的冷风通路之间。而且,风量调整门具有以旋转轴为基准设于蒸发器侧的调整门部和设于加热器芯侧的辅助门。调整门部以及辅助门在各自所对置的壳体壁面之间形成流路。通过风量调整门绕旋转轴转动,调整门部调整来自蒸发器的冷风的量,并且辅助门调整来自加热器芯的暖风的量。具体而言,风量调整门能在通过调整门部遮挡来自蒸发器的冷风而将来自加热器芯的暖风设为最大的最大制暖状态与通过辅助门遮挡来自加热器芯的暖风而将来自蒸发器的冷风设为最大的最大制冷状态之间适当地调整其转动量。在此,在上述构成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在谋求热效率的提高的基础上,需要抑制加热器芯与蒸发器之间的不经意的热交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第36926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在最大制冷状态时,与辅助门的顶端对置的壳体壁面比所述辅助门更向冷风通路侧突出。由此,特别是在最大制冷状态下,从蒸发器供给的冷风可能会流入加热器芯侧。即,由于冷风被施加加热器芯的热量并被供给至居室内,因此,所表现出的制冷效率可能会大幅降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蒸发器,冷却空气;加热器芯,加热空气;单元壳体,具有容纳所述蒸发器的制冷空间、与所述制冷空间连接并且容纳所述加热器芯的制暖空间、与所述制冷空间和所述制暖空间连接的空气混合空间、以及与所述空气混合空间连接的脚部吹出流路;空气混合风门,设于所述单元壳体内的所述制冷空间、所述制暖空间、以及空气混合空间之间,通过在最大制冷位置与最大制暖位置之间转动来调整从所述制冷空间和所述制暖空间导入至所述空气混合空间的空气的比例;以及脚部切换风门,能转动至将所述空气混合空间与所述脚部吹出流路划分开的堵塞位置。所述空气混合风门具有再热防止风门,在所述最大制冷位置在与所述堵塞位置的所述脚部切换风门的顶端彼此之间形成间隙同时将所述制暖空间与所述空气混合空间划分开,并且具有在所述最大制冷位置面向所述空气混合空间的主平面,所述堵塞位置的脚部切换风门不比所述最大制冷位置的包含再热防止风门的所述主平面的假想平面向所述空气混合空间侧突出。根据该构成,在空气混合风门位于最大制冷位置时,脚部切换风门呈不比包含再热防止风门的主平面的假想平面向空气混合空间侧突出的状态。因此,能降低从制冷空间供给的空气越过再热防止风门流入至制暖空间侧的可能性。即,从制冷空间供给的大致全部空气被再热防止风门引导并流入至空气混合空间内。由此,能降低从制冷空间供给的空气被施加加热器芯的热量的可能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方案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所述堵塞位置的脚部切换风门比所述最大制冷位置的包含再热防止风门的所述主平面的假想平面更退让。根据该构成,在空气混合风门位于最大制冷位置时,堵塞位置的脚部切换风门比包含再热防止风门的主平面的假想平面更退让。因此,能降低从制冷空间供给的空气越过再热防止风门流入至制暖空间侧的可能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或者第二方案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所述空气混合风门具有:空气混合风门主体,在所述最大制冷位置将所述制冷空间与所述制暖空间划分开并且使所述制冷空间与所述空气混合空间连通,在所述最大制暖位置使所述制冷空间与所述制暖空间连通并且将所述制冷空间与所述空气混合空间划分开。根据该构成,在空气混合风门位于最大制冷位置时,空气混合风门主体将制冷空间与制暖空间划分开并且使制冷空间与空气混合空间连通。即,制暖空间呈与制冷空间以及空气混合空间隔离的状态。由此,能降低向从制冷空间流过的冷风混入来自制暖空间的暖风的可能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至第三任意一方案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所述单元壳体具有与所述空气混合空间连接的中继空间,所述堵塞位置是所述脚部切换风门将所述空气混合空间与所述脚部吹出流路划分开并且使所述空气混合空间与所述中继空间连通的位置,所述脚部切换风门能在所述堵塞位置与使所述空气混合空间和所述脚部吹出流路连通并且将所述空气混合空间和所述中继空间堵塞的连通位置之间转动。根据该构成,在脚部切换风门位于堵塞位置时,由于空气混合空间与中继空间连通,因此能从所述空气混合空间朝向与脚部吹出流路不同的其他流路送出空气。另一方面,在脚部切换风门位于连通位置时,由于空气混合空间与脚部吹出流路连通,因此能朝向脚部吹出流路送出空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也可以是,在上述第四方案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所述脚部切换风门在所述堵塞位置面向所述空气混合空间的部分具有:弹性部,在所述连通位置与所述单元壳体抵接。根据该构成,在脚部切换风门位于连通位置时,在所述脚部切换风门与单元壳体之间夹设有弹性部。而且,在与单元壳体抵接的状态下,弹性部略微发生弹性变形。由此,能充分堵塞脚部切换风门与单元壳体之间的间隙。即,在脚部切换风门位于连通位置时,能将从空气混合空间送出的大致全部空气供给至脚部吹出流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案,也可以是,在上述第四或者第五方案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所述单元壳体具有:面部吹出流路以及除霜吹出流路,分别与所述中继空间连接,还具备:面部除霜切换风门,调整从所述中继空间导入至所述面部吹出流路和所述除霜吹出流路的空气的比例。根据该构成,通过面部除霜切换风门,能分别朝向面部吹出流路以及除霜吹出流路引导在中继空间内流通的空气。即,能通过朝向多个流路进行引导来进一步有效地活用在中继空间内流通的空气。有益效果根据上述车辆用空调装置,能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0具备蒸发器1和加热器芯2、容纳它们的单元壳体3、调整单元壳体3内部的空气的流动的空气混合风门4、脚部切换风门5、以及面部除霜切换风门6。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从作为与搭载车辆用空调装置100的车辆的行驶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方向观察所述车辆用空调装置100的剖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剖面视图”是指从该宽度方向观察的剖面。作为一例,使用采用了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冷却用热交换器来作为蒸发器1。流过蒸发器1内的低压制冷剂因从流过所述蒸发器1的周围的空气吸热而蒸发,由此冷却该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器1形成为厚壁板状。作为加热器芯,使用通过来自未图示的车辆用的发动机等的温水(发动机冷却水)来加热空气的温水式加热用热交换器。通过对流过加热器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蒸发器,冷却空气;加热器芯,加热空气;单元壳体,具有容纳所述蒸发器的制冷空间、与所述制冷空间连接并且容纳所述加热器芯的制暖空间、与所述制冷空间和所述制暖空间连接的空气混合空间、以及与所述空气混合空间连接的脚部吹出流路;空气混合风门,设于所述单元壳体内的所述制冷空间、所述制暖空间、以及空气混合空间之间,通过在最大制冷位置与最大制暖位置之间转动来调整从所述制冷空间和所述制暖空间导入至所述空气混合空间的空气的比例;以及脚部切换风门,能转动至将所述空气混合空间与所述脚部吹出流路划分开的堵塞位置,所述空气混合风门具有再热防止风门,在所述最大制冷位置在与所述堵塞位置的所述脚部切换风门的顶端彼此之间形成间隙同时将所述制暖空间与所述空气混合空间划分开,并且具有在所述最大制冷位置面向所述空气混合空间的主平面,所述堵塞位置的脚部切换风门不比所述最大制冷位置的包含再热防止风门的所述主平面的假想平面向所述空气混合空间侧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12 JP 2015-222013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蒸发器,冷却空气;加热器芯,加热空气;单元壳体,具有容纳所述蒸发器的制冷空间、与所述制冷空间连接并且容纳所述加热器芯的制暖空间、与所述制冷空间和所述制暖空间连接的空气混合空间、以及与所述空气混合空间连接的脚部吹出流路;空气混合风门,设于所述单元壳体内的所述制冷空间、所述制暖空间、以及空气混合空间之间,通过在最大制冷位置与最大制暖位置之间转动来调整从所述制冷空间和所述制暖空间导入至所述空气混合空间的空气的比例;以及脚部切换风门,能转动至将所述空气混合空间与所述脚部吹出流路划分开的堵塞位置,所述空气混合风门具有再热防止风门,在所述最大制冷位置在与所述堵塞位置的所述脚部切换风门的顶端彼此之间形成间隙同时将所述制暖空间与所述空气混合空间划分开,并且具有在所述最大制冷位置面向所述空气混合空间的主平面,所述堵塞位置的脚部切换风门不比所述最大制冷位置的包含再热防止风门的所述主平面的假想平面向所述空气混合空间侧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中,所述堵塞位置的脚部切换风门比所述最大制冷位置的包含再热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南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