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螺旋油道的油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810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螺旋油道的油冷电机,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定子、电机转子,该电机外壳包裹在电机定子外壁上,电机转子位于电机定子内,所述的电机外壳内壁设有通油槽,该通油槽与电机定子外壁紧密配合形成油道;所述的电机外壳上设有进油口、出油口,该进油口、出油口分别连接在所述油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电机外壳内壁采用油道方式,可以避免环境中的粉尘和湿气直接作用于电机的定子,从而有效提高电机的防护等级和可靠性,冷却效果好;电机外壳内壁通油槽可直接铸件生成,简化模具设计,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An oil cooled motor with spiral oil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il cooling motor with a spiral oil channel, including a motor shell, a motor stator and a motor rotor. The motor housing is wrapp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motor stator. The motor rotor is located in the motor stator.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tor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channel, and the oil channel is closely match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motor and forms oil. The motor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intake and an oil outlet. The oil inlet and the oil outle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oil channel.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oil channel is us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tor shell, and the dust and wet gas in the environment can be avoided directly to the stator of the motor, thus the motor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protection grade and reliability are good, the cooling effect is good;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tor shell can be produced directly by the casting, which simplifies the mold design,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aves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螺旋油道的油冷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螺旋油道的油冷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螺杆压缩机的电机冷却方式一般分为风冷和油冷,风冷是在电机的前后盖上设置有用于直接冷却电机定/转子的进出风口。该冷却方式存在的不足:风直接冷却电机定/转子,导致环境中的粉尘和湿气直接与接触电机的定/转子,而使电机的防护等级较差,导致电机的可靠性差;现在的油冷方式是在电机外壳外层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外壳内部的多根隔离筋条形成迂回流道进行冷却。该冷却方式存在的不足:制作材料成本高,同时结构复杂,加工铸造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螺杆压缩机上的具有螺旋油道的油冷电机,避免粉尘和湿气对电机防护等级和可靠性的影响,提高冷却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油冷电机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定子、电机转子,该电机外壳包裹在电机定子外壁上,电机转子位于电机定子内,所述的电机外壳内壁设有通油槽,该通油槽与电机定子外壁紧密配合形成油道;所述的电机外壳上设有进油口、出油口,该进油口、出油口分别连接在所述油道的两端。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油槽为螺旋油槽,该螺旋油槽呈螺旋状分布在电机外壳内壁的圆周面上,该螺旋油槽与电机定子外壁紧密配合形成螺旋油道。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电机外壳外层上端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电机外壳底部设有带有第一卸油口的第一卸油槽和带有第二卸油口的第二卸油槽。再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进油口与螺旋油槽的首端或末端连通,所述的出油口与螺旋油槽的首端或末端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油槽为凹槽,该凹槽呈径向环绕分布在电机外壳内壁的圆周面上,该凹槽与电机定子外壁紧密配合形成油道。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电机外壳的上端设有进油口,下端设有带有第一出油口的第一储油槽和带有第二出油口的第二储油槽。再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与进油口相通的凹槽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呈等均排列的喷油口,且该喷油口朝向于电机定子。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油槽与电机外壳内壁间通过压铸一体化方式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电机外壳内壁采用螺旋式油道或凹槽式油道,可以避免环境中的粉尘和湿气直接作用于电机的定子,从而有效提高电机的防护等级和可靠性,而采用螺旋油道可以提高流道长度,使冷却油充分与外壳作用,冷却效果更好;电机外壳内壁通油槽可直接铸件生成,简化模具设计,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电机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电机外壳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电机外壳;2、电机定子;3、电机转子;4、螺旋油槽;5、第一卸油槽;6、电机主轴;7、第二卸油槽;8、进油口;9、出油口;10、第一卸油口;11、第二卸油口;12、通油槽;13、凹槽;14、第一出油口;15、第一储油槽;16、第二出油口;17、第二储油槽;18、喷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本技术包括电机外壳1、电机定子2、电机转子3及电机主轴6,该电机外壳1包裹在电机定子2外壁上,电机转子3位于电机定子2内,该电机转子3与电机主轴6固定相连;电机外壳1内壁设有通油槽12,该通油槽12与电机定子2外壁紧密配合形成油道;电机外壳1上设有进油口8、出油口9,该进油口8、出油口9分别连接在油道的两端;可以避免环境中的粉尘和湿气直接作用于电机的定子,从而有效提高电机的防护等级和可靠性。通油槽12与电机外壳1内壁间通过压铸一体化方式成型,简化模具设计,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该油冷电机的电机外壳1内壁设有螺旋油槽4,该螺旋油槽4呈螺旋状分布在电机外壳1内壁的圆周面上,该螺旋油槽4与电机定子2外壁紧密配合形成螺旋油道,电机外壳1外层上端设有进油口8和出油口9,电机外壳1底部设有带有第一卸油口10的第一卸油槽5和带有第二卸油口11的第二卸油槽7;采用螺旋油道可以提高流道长度,使冷却油充分与电机外壳1作用,冷却效果更好。冷却油的流经方式为:冷却油从进油口8流入至螺旋油槽4与电机定子2形成的螺旋油道内,并从出油口9流出,将电机进行冷却,如有残余的冷却油在电机外壳1与电机定子2间,可通过电机外壳1底部设有的卸油槽并通过卸油口放出多余的冷却油。该进油口8与螺旋油槽4的首端连通,即出油口9与螺旋油槽4的末端连通;该进油口8与螺旋油槽4的末端连通,即出油口9与螺旋油槽4的首端连通,这样的设置使得整个电机具有互换性,始终保持冷却油的进与出。实施例二:如附图3所示,该油冷电机的电机外壳1内壁设有凹槽13,该凹槽13呈径向环绕分布在电机外壳1内壁的圆周面上,该凹槽13与电机定子2外壁紧密配合形成油道;电机外壳1的上端设有进油口8,下端设有带有第一出油口14的第一储油槽15和带有第二出油口16的第二储油槽17;与进油口8相通的凹槽13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呈等均排列的喷油口18,该喷油口18朝向于电机定子2。冷却油的流经方式为:冷却油从进油口8流入并通过喷油口18喷向于电机定子2的外圆周面上,而后冷却油顺着凹槽13与电机定子2形成的油道流入至第一储油槽15,并从第一出油口14流出,将电机进行冷却,如有残余的冷却油在电机外壳1与电机定子2间,可通过电机外壳1下端设有的第二储油槽17并通过第二出油口16放出多余的冷却油。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螺旋油道的油冷电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螺旋油道的油冷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电机定子(2)、电机转子(3),该电机外壳(1)包裹在电机定子(2)外壁上,电机转子(3)位于电机定子(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外壳(1)内壁设有通油槽(12),该通油槽(12)与电机定子(2)外壁紧密配合形成油道;所述的电机外壳(1)上设有进油口(8)、出油口(9),该进油口(8)、出油口(9)分别连接在所述油道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螺旋油道的油冷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电机定子(2)、电机转子(3),该电机外壳(1)包裹在电机定子(2)外壁上,电机转子(3)位于电机定子(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外壳(1)内壁设有通油槽(12),该通油槽(12)与电机定子(2)外壁紧密配合形成油道;所述的电机外壳(1)上设有进油口(8)、出油口(9),该进油口(8)、出油口(9)分别连接在所述油道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螺旋油道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油槽(12)为螺旋油槽(4),该螺旋油槽(4)呈螺旋状分布在电机外壳(1)内壁的圆周面上,该螺旋油槽(4)与电机定子(2)外壁紧密配合形成螺旋油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螺旋油道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外壳(1)外层上端设有进油口(8)和出油口(9),电机外壳(1)底部设有带有第一卸油口(10)的第一卸油槽(5)和带有第二卸油口(11)的第二卸油槽(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彬顾礼照王业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