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705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移染色方法,包括步骤:1)将前处理液通过第一网纹辊涂布的方式均匀涂覆在织物正面;2)使染料墨水通过第一满底版印刷版辊印刷在第一传墨辊或传墨毯带上;3)将染料墨水从第一传墨辊\传墨毯带转移到织物正面,从而实现织物正面上色;4)在织物烘干后,使织物反面面对第二网纹辊;5)再将前处理液通过所述第二网纹辊涂布的方式均匀涂覆在织物反面;6)将与步骤2相同或不同染料墨水通过第二满底版印刷版辊印刷在第二传墨辊或传墨毯带上;7)染料墨水从第二传墨辊\传墨毯带转移到织物反面,从而实现织物反面上色;8)织物烘干后,经固色,水洗,定型,即为染色成品。

Transfer dye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nsfer dyeing method, including steps: 1) the preprocessing liquid is evenly coated on the face of the fabric through the first mesh roll coating; 2) the dye ink is printed on the first ink roll or the ink blanket belt through the first full plate printing roll; 3) the dye ink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first ink roll \\ ink blanket belt to the fabric. On the front of the fabric, the color of the fabric is achieved; 4) after the fabric is dried, the back face of the fabric is faced with the second mesh roll; 5) then the pretreatment liquid is evenly coated on the fabric reverse side through the second mesh roll coating; 6) will be printed in the second pass ink roller through the second full plate printing roll with the same or different dye ink. Or the ink blanket belt; 7) the dye ink from the second pass ink roll \\ ink blanket belt to the fabric reverse side, so as to realize the fabric back color; 8) after drying, the fabric is fixed, washed and finalized, that is, the finished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移染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业中的印染技术,具体是指一种转移染色方法。
技术介绍
人类在专利技术纺织的同时,也发展了染色技术,早在1.5万年以前原始人就开始应用红色氧化铁矿物颜料对织物进行了染色,公元1450年欧洲的染色工业已略有规模,掌握了染色工艺和染料的应用。1471年欧洲各国的染色从业者齐集英国伦敦,讨论了染色工艺相关课题,通过了第一个会章,成立染色业者协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纺织工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染料工业的发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达到高峰,合成染料根据化学结构可细分为三十二类,根据应用分类亦可分为十八类,染料品种多达数万种。每一大类的染料又根据不同的染色性能和工艺条件又分成许多组别。同一种纤维常常可以用几种染料进行染色,而同一种染料也往往可以用于几种不同纤维的染色和印花。在染色和印花中所应用的染色机理和染色工艺则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设计。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和健康的重视,出台了大量关于印染环保条例的实施,使许多染厂面临研究与发展的压力。近年在染料的使用上,陈旧的染色、印花技术工艺正在逐渐被淘汰,而市场和社会需要印染企业从节省能源、环境保护、控制成本、提高效益、提高质量等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主题出发以新的科学技术、信息工艺技术以及新的工艺引入纺织印染的生产程序中。染色是借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具有一定色泽的加工过程。染色是在一定温度、时间、pH值和所需染色助剂等条件下进行的。染色产品应色泽均匀,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现有织物的染色方法主要分浸染和轧染。浸染是将织物浸渍于染液中,而使染料逐渐上染织物的方法,它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染色。绳状染色、卷染都属于此范畴。轧染是先把织物浸渍于染液中,然后使织物通过轧辊,把染液均匀轧入织物内部,再经汽蒸或热熔等处理的染色方法,它适用于大批量织物的染色。传统染色上染纤维的过程可描述为:首先染料随着染浴的流动到达纤维周围;其次染料依靠本身的热运动扩散,通过纤维周围液层接近纤维表面;再次染料因分子间各种力的作用被纤维吸附,纤维周围的染浴浓度随之降低;最后染料在纤维无定形区向纤维内部扩散并被吸附。而染浴的方式实际上是粗放型的生产方法,其生产过程中的耗水量巨大,且水洗后造成大量含染料有色废水的产生。我国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是各行业中的排污大户之一。印染废水一般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碱性大,水质变化大,COD含量高,含有毒有害成分及色度高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家庭生活品质提升,人们对于环保和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粗放型的传统的染色方法已进入了被淘汰的落后产能的目录,例如2016年浙江绍兴近半的印染厂已关停,但是织物染色产品的需求仍然巨大,因此市场急需环保,低好水,低排放、高品质的织物染色工艺方法的开发和推广应用。相对而言,印花的耗水量远低于传统染色,实际上印花是一种局部的染色,染色时(特别是浸染),织物在染浴中有较长的作用时间,这使染料能较充分地扩散、渗透到纤维中去完成染着过程。而印花时,色浆中所加的糊料待烘干成膜后,高分子膜层阻止了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使得染料附着在纤维表面,经汽蒸、焙烘等手段最终实现染料的固着。因此,采用印花的方式进行染色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浸染和轧染等染色工艺耗水高,废水量大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移染色的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染色工艺的缺点,并使染色的质量得到提升。所述转移染色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前处理液通过第一前处理网纹辊涂布的方式均匀涂覆在织物正面以形成正面表层湿态的织物,便于后续工序固色;2)使染料墨水通过第一满底版印刷版辊印刷在第一传墨辊或传墨毯带上;3)使所述步骤1中的正面表层湿态的织物和步骤2中的第一传墨辊或传墨毯带密合,压力接触,将染料墨水从第一传墨辊\传墨毯带转移到织物正面,从而实现织物正面上色;4)在织物烘干后,使织物反面面对第二前处理网纹辊;5)再将前处理液通过所述第二前处理网纹辊涂布的方式均匀涂覆在织物反面以形成反面表层湿态的织物;6)根据双面同色或双面异色的染色需求,将与步骤2相同或不同染料墨水通过第二满底版印刷版辊印刷在第二传墨辊或传墨毯带上;7)所述步骤5中的反面表层湿态的织物和步骤6中的第二传墨辊或传墨毯带密合,压力接触,促使染料墨水从第二传墨辊\传墨毯带转移到织物反面,从而实现织物反面上色;8)织物烘干后,经固色,水洗,定型,即为染色成品。所述步骤1中的前处理液配方,按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所述连接料为海藻酸钠,或瓜尔胶,或合成龙胶,或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或淀粉及其衍生物,或丙烯酸、丁烯酸及其衍生物的多元聚合体;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氧乙烯烷基胺,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聚硅醚;所述匀染剂为烷基磺酸钠,或高级脂肪醇硫酸钠,或脂肪醇聚氧乙烯;所述固色剂,活性染料墨水用前处理液中的固色剂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或碳酸钾,或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或代用碱;酸性染料墨水用前处理液中的固色剂为尿素,或双氰胺;分散染料墨水用前处理液中不加固色剂;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或醋酸,或硫酸铵;或三乙醇胺。所述步骤1中的网纹辊为激光雕刻的镀铬网纹辊或陶瓷网纹辊,线数为60-200线/cm。所述染料墨水为本领域公开的染色墨水。所述版辊为凹版版辊,或柔版版辊,或圆网,或胶版版辊。所述传墨辊或传墨毯带的表面材质为橡胶涂覆层,橡胶涂覆层厚度为3-15mm,所述橡胶为聚氨酯橡胶,或丁腈橡胶,或氯丁橡胶,或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或乙丙橡胶,其表面硬度为邵氏45-90度。所述步骤8中的固色为冷堆固色,或汽蒸固色,或烘焙固色。可以在一染色设备的染色单元中执行所述步骤2和3,所述染色单元包括:中心辊,所述中心辊安装到机架上;和至少一个染色部套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染色部套装置分布在中心辊圆周外围,待染色的织物进入中心辊与各个染色部套装置之间进行染色,其中,每个染色部套装置包括承载满底版的染色墨水的所述满底版印刷版辊和用于将所述满底版印刷版辊上的染色墨水转移至织物的所述传墨辊,所述传墨辊位于所述满底版印刷版辊与中心辊之间。也在一染色设备的染色单元中执行所述步骤6和7,所述染色单元包括:中心辊,所述中心辊安装到机架上;和至少一个染色部套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染色部套装置分布在中心辊圆周外围,待染色的织物进入中心辊与各个染色部套装置之间进行染色,其中,每个染色部套装置包括承载满底版的染色墨水的所述满底版印刷版辊和用于将所述满底版印刷版辊上的染色墨水转移至织物的所述传墨辊,所述传墨辊位于所述满底版印刷版辊与中心辊之间。可选地,印刷版辊的外径<传墨辊的外径≤印刷版辊的外径+1mm。可选地,每个染色部套装置还包括施压组件,所述施压组件用于可调地提供传墨辊抵压印刷版辊的压力,其中,所述施压组件能够使传墨辊选择性地运动至抵压位置和休止位置,在抵压位置,传墨辊抵压印刷版辊,由此产生传墨辊抵压印刷版辊的压力;在休止位置,传墨辊不抵压印刷版辊。可选地,所述施压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偏心轴套,传墨辊的轴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偏心轴套内,通过转动偏心轴套,能够调节传墨辊与印刷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转移染色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移染色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前处理液通过第一前处理网纹辊涂布的方式均匀涂覆在织物正面以形成正面表层湿态的织物;2)使染料墨水通过第一满底版印刷版辊印刷在第一传墨辊或传墨毯带上;3)使所述步骤1中的正面表层湿态的织物和步骤2中的第一传墨辊或传墨毯带密合,压力接触,将染料墨水从第一传墨辊\传墨毯带转移到织物正面,从而实现织物正面上色;4)在织物烘干后,使织物反面面对第二前处理网纹辊;5)再将前处理液通过所述第二前处理网纹辊涂布的方式均匀涂覆在织物反面以形成反面表层湿态的织物;6)根据双面同色或双面异色的染色需求,将与步骤2相同或不同染料墨水通过第二满底版印刷版辊印刷在第二传墨辊或传墨毯带上;7)所述步骤5中的反面表层湿态的织物和步骤6中的第二传墨辊或传墨毯带密合,压力接触,染料墨水从第二传墨辊\传墨毯带转移到织物反面,从而实现织物反面上色;8)织物烘干后,经固色,水洗,定型,即为染色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移染色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前处理液通过第一前处理网纹辊涂布的方式均匀涂覆在织物正面以形成正面表层湿态的织物;2)使染料墨水通过第一满底版印刷版辊印刷在第一传墨辊或传墨毯带上;3)使所述步骤1中的正面表层湿态的织物和步骤2中的第一传墨辊或传墨毯带密合,压力接触,将染料墨水从第一传墨辊\传墨毯带转移到织物正面,从而实现织物正面上色;4)在织物烘干后,使织物反面面对第二前处理网纹辊;5)再将前处理液通过所述第二前处理网纹辊涂布的方式均匀涂覆在织物反面以形成反面表层湿态的织物;6)根据双面同色或双面异色的染色需求,将与步骤2相同或不同染料墨水通过第二满底版印刷版辊印刷在第二传墨辊或传墨毯带上;7)所述步骤5中的反面表层湿态的织物和步骤6中的第二传墨辊或传墨毯带密合,压力接触,染料墨水从第二传墨辊\传墨毯带转移到织物反面,从而实现织物反面上色;8)织物烘干后,经固色,水洗,定型,即为染色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移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液配方按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所述连接料为海藻酸钠,或瓜尔胶,或合成龙胶,或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或淀粉及其衍生物,或丙烯酸、丁烯酸及其衍生物的多元聚合体;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氧乙烯烷基胺,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聚硅醚;所述匀染剂为烷基磺酸钠,或高级脂肪醇硫酸钠,或脂肪醇聚氧乙烯;所述固色剂,活性染料墨水用前处理液中的固色剂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或碳酸钾,或碳酸氢钾,或氢氧化钾,或代用碱;酸性染料墨水用前处理液中的固色剂为尿素,或双氰胺;分散染料墨水用前处理液中不加固色剂;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或醋酸,或硫酸铵;或三乙醇胺。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移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纹辊和第二网纹辊为激光雕刻的镀铬网纹辊或陶瓷网纹辊,线数为60-200线/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长胜纺织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钟博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