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织机供油滑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287 阅读:169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圆织机供油滑块,包括大滑块(1)、中心轴(2)、芯套(3)、密封圈(4)及间套(7)、间套(8)、垫圈(9)、挡圈(10),其特征在于圆环状的尼龙套(6)内部镶嵌轴承(5),轴承(5)内圈固定在中心轴(2)上,并由中心轴的凸台侧面定位,设置在中心轴(2)中部的注油孔与中心轴的中心孔相通。(*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塑编圆织机的滑块供油机构。现有LRW4/560圆织机的供油滑块为方型尼龙滑块,其供油机构是在方型滑块上端设一出油小孔,润滑油由轴中心孔进入头部侧端面,然后由轴端侧面进入方滑块上端的小孔,从小孔流入滑道进行润滑。由于在现行工艺中,编织布用丝的原料内都加入了3%左右的钙质填充母料,这种含有钙质母料的扁丝在编织过程中会析出大量粉尘,落进滑道易堵塞方滑块的出油口,造成滑块和滑道摩擦力增加,使滑道、滑块温度升高,这样容易烧熔方滑块,堵塞出油口,从而烧坏其他滑块,造成大面积的停机事故。这样,设备的维修期较短,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现有工艺条件,供油及时、使用寿命长的圆织机供油滑块。本技术是由大滑块及位于大滑块与中心轴之间的芯套、密封圈、间套挡圈等组成,内部镶嵌轴承的圆环状尼龙套固定在中心轴的凸台部位,轴承的内圈由凸台的侧面定位,在中心轴中部位置设置的注油孔与中心轴的中心孔相通。尼龙套的径向截面形状为凹形,轴承外圈固定在凹型槽内,内圈由凸台侧面定位,并与中心轴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1、由原供油滑块与滑道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运动摩擦力大大减小,电机负荷降低,从而可减少能耗。36台圆织机年节电可达14.6万度。2、二保周期由原三个月一次到现在十八个月一次,大大延长了设备的维修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从而可增加编织布数量,节约设备维修费。按36台织机,年增产编织布可达411万米,年节约设备维修费二十万元。3、减少了润滑油的油耗,36台圆织机年节约25#冷冻机油约8吨。4、降低了噪音,改善了工作环境。经测试,可由原96分贝降至现在80分贝,降低噪声12分贝。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图中、1大滑块、2中心轴、3芯套、4密封圈、5轴承、6尼龙套、7间套、8间套、9垫圈、10挡圈。轴承5的外圈镶嵌在尼龙套6的凹槽内,轴承的内圈固定在中心轴2上并由中心轴的凸台侧面定位。在凸台的另一侧面中心轴2与大滑块1之间,依次连接有密封圈4、间套7和间套8,垫圈9和挡圈10,以及芯套3。中心轴的中间部位的注油孔与中心轴的中心孔相通,这样,润滑油经过中心孔进入到滑块的滑道中,并通过尼龙套在滑道中的滚动,使润滑油被均匀洒在轨道的两个侧面上,达到润滑圆织机上其它滑块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圆织机供油滑块,包括大滑块(1)、中心轴(2)、芯套(3)、密封圈(4)及间套(7)、间套(8)、垫圈(9)、挡圈(10),其特征在于圆环状的尼龙套(6)内部镶嵌轴承(5),轴承(5)内圈固定在中心轴(2)上,并由中心轴的凸台侧面定位,设置在中心轴(2)中部的注油孔与中心轴的中心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供油滑块,其特征在于尼龙套(6)的径向截面形状为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主要涉及塑编圆织机的滑块供油机构。其是在现有圆织机供油滑块的结构中,把方形滑块改为圆环状尼龙套,并在尼龙套凹槽内镶嵌轴承,轴承内圈固定在中心轴上,并由中心轴的凸台侧面定位,设置在中心轴中部的注油孔与中心轴的中心孔相通。本技术能够降低能耗和油耗,延长设备的维修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能降低噪音,改善工作环境。文档编号D04B35/00GK2203312SQ94235549公开日1995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7日专利技术者吴兆旺, 于效敏 申请人:齐鲁乙烯塑编厂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旺于效敏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乙烯塑编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3月24日 10:10
    词目:油滑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