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塑料编织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16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增强塑料编织袋,包括袋体1、缝纫线2,其特征在于缝纫线2的外侧袋体1上,粘贴一层塑编布热熔胶带3。(*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状及颗粒状物料工业上应用的包装塑料编织袋。现有技术的塑料编织袋的上底和上口,均采用缝制而成。由于在缝纫过程中袋体上被扎上许多针孔,因此底口和上口的强度均较低。对于缝边的编织袋,也存在类似问题。GB8946-88和GB8947-88对塑编袋性能测试规定,拉断力不小于N/50mm,对袋体经向、纬向为550,而底向为250,缝边向为350。在装卸物料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缝纫处强度低,缝线极易断开,造成物料泄漏,原料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现在,我厂新开发的粘贴封底塑料编织袋,虽然强度高,避免了上述问题,但对于M型折边的塑编袋,无法做到粘合贴底,必须先缝纫后,才能再粘合粘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缝袋底或上口及边的塑编袋,均具有提高缝纫处强度,且能接近袋体塑编布强度的增强塑料编织袋。本技术是在塑编袋袋体的缝纫外侧粘贴一层塑料编织布热熔胶带。塑编布热熔胶带的宽度为40~70mm,其长度比袋体的宽度要长,可根据需要,任意留取。本技术提高了缝纫处的袋体强度,降低了对袋体承受力的要求,从而降低了袋子成本和袋子重量,且能防止极小物料由针缝和针距间漏出,对复合塑料编织袋有很好的防潮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M型折边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面示意图。图中,1袋体、2粘接中缝、3缝纫线、4塑编布热熔胶带。对于缝纫底口的袋体1,先用缝纫线3把底口缝合,然后把塑编布热熔胶带4加热到70~120℃,并施加一定压力,使其与袋体粘贴牢固。该方法对要求上口和中缝粘贴的袋体,同样适用。塑编布热熔胶带的宽度为50mm左右,根据要求,可适当减窄或增宽。其长度一般比袋体宽度长20~50mm,以增加袋体角上的粘接强度,使袋体盛装物料不至从角上泄漏出。本技术采用塑编布热熔胶带粘贴后,统一了塑编布的色彩,提高了外观质量,由于提高了封底、上口或边的强度,因而可降低对袋体强度的要求,从而降低袋子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增强塑料编织袋,包括袋体1、缝纫线2,其特征在于缝纫线2的外侧袋体1上,粘贴一层塑编布热熔胶带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塑编布热熔胶带3的宽度为40~70mm,其长度比袋体1的宽度长。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粉状及颗粒状物料的工业用包装袋。它是在现有塑料编织袋的袋体缝纫线外侧,粘贴一层塑编布热熔胶带,其宽度为40~70mm,其长度比袋体宽度长。本技术提高了袋体缝纫处的强度,能防止极小包装物料由针缝针距间漏出,对复合材料编织袋有很好的防潮作用。文档编号B65D30/00GK2192572SQ9424001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于效敏, 吕震, 崔洪禄, 张志栋, 于志农, 刘春 申请人:齐鲁乙烯塑编厂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效敏吕震崔洪禄张志栋于志农刘春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乙烯塑编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