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浇铸机结晶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6097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3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浇铸机结晶冷却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结晶轮由于受热不均而存在着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结晶轮所述结晶轮包括具有环形槽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真空的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内壁填充有吸液芯,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吸液芯由金属丝网烧结在蒸汽腔的内壁上,金属丝网倾斜的设置在蒸汽腔上,并且金属丝网的倾斜的方向与结晶轮的运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热传递的效率和均匀性,降低结晶轮在使用过程中进料端和出料端的温差,从而提高结晶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的浇铸机结晶冷却系统
本技术属于铸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的浇铸机结晶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把高温钢水连续不断地浇铸成具有一定端面形状和一定尺寸规格铸坯的生产工艺过程叫做连续铸钢,完成这一过程所需的设备叫连铸成套设备,浇钢设备、连铸机本体设备、切割区域设备、引锭杆收集及输送设备的机电液一体化构成了连续铸钢核心部位设备,习惯上成为连铸机。连铸机可以按多种形式来分类。若按结构外形可把连铸机分为立式连铸机,立弯式连铸机,带直线段弧形连铸机,弧形连铸机,多半径椭圆形连铸机和水平连铸机。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又开展了轮式连铸机,特别是薄板坯连铸机的研究。如果按照连铸机所浇铸的断面的大小和外形来区分,连铸机又可分为板坯连铸机、小方坯连铸机,大方坯连铸机、圆坯连铸机、异形断面连铸机和薄板坯连铸机。在方坯连铸机中也包括矩形坯连铸机,通常把浇铸断面或当量断面积大于200×200mm的铸坯叫大方坯,断面或当量断面积小于160×160mm的铸坯叫小方坯,宽厚比大于3矩形坯称为板坯。若按连铸机在共用一个钢水包下所能浇铸的铸坯流数来区分,则可分为单流、双流或多流连铸机。现有技术中关于连铸机的技术文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020200815.1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连铸机,在其机架的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铸坯轻压下的夹辊,在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测量所述夹辊间距的位移检测装置;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保护套,具有一封闭的固定端和一开口的自由端,其固定端连接至所述连铸机机架的上框架;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固定在所述传感器保护套内,所述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波导管的轴向朝向所述传感器保护套的开口端;活塞杆,具有一固定端和一自由端,其固定端连接至所述连铸机机架的下框架,其自由端从所述传感器保护套的外部通过所述传感器保护套的开口端延伸至所述传感器保护套内;磁环,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所述波导管非接触地穿过所述磁环;所述传感器保护套包括外套筒、传感器安装座和导向套,其中所述外套筒,其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所述外套筒的封闭端连接至所述连铸机机架的上框架,所述外套筒的开口端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传感器安装座的上端面;所述导向套,其两端开口,其中一端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传感器安装座的下端面;所述传感器安装座,连接在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导向套之间,所述外套筒、所述传感器安装座、所述导向套和所述活塞杆共同构成用于容纳所述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保护腔。申请号为201520257693.2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连铸机,包括钢带传送装置、结晶轮、绕过所述钢带传送装置和所述结晶轮并与所述结晶轮形成模腔的钢带,以及从所述结晶轮处引出并延伸至所述钢带传送装置上方的引桥,还包括对所述模腔进行润滑的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储油瓶体、与所述储油瓶体相连接的瓶盖,设置在所述储油瓶体上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门;所述瓶盖包括盖身、设置在所述盖身顶部的盖帽以及与所述盖身相连接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与所述储油瓶体的开口相配合;所述储油瓶体上设置有油量指示器;所述油量指示器包括外框以及位于所述外框内的刻度条,所述刻度条上设置有指示油量体积大小的刻度。申请号为201620735422.8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合金连铸机模具及合金连铸机,:该合金连铸机包括两个主动齿轮、主动轴、两个从动齿轮、从动轴、两条传送带、驱动装置、合金连铸机模具;驱动装置与主动轴的一端连接,两个主动齿轮设置在主动轴的两端,外界的铸件收集筐设置在主动轴的下方,传送带的一端与对应的主动齿轮转动连接,传送带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从动齿轮转动连接,两个从动齿轮设置在从动轴的两端,外界的浇筑包设置在从动轴的上方,合金连铸机模具的两端与对应的传动带固定连接;合金连铸机模具上至少设置一个凹槽,凹槽呈线形排布,一个合金连铸机模具的左端与相邻的合金连铸机模具的右端共同合成模腔,模腔的上端敞开,模腔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坡面,凹槽作为模腔的一部分设置在模腔的底部,合金连铸机模具的左端具有撬起部,一个合金连铸机模具的左端的撬起部与相邻的合金连铸机模具的右端相配合,以使一个合金连铸机模具的撬起部的外壁与相邻的合金连铸机模具的内壁合成完整的模腔;传送带将合金连铸机模具传送至从动轴的上方时,合金连铸机模具自动翻转,同时合金连铸机模具的撬起部将模腔内的铸件撬起,铸件自动落入外界的铸件收集筐中。而结晶轮也称铸轮,是铜、铝杆连铸连轧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在连铸连轧机工作中,结晶轮不断旋转,一侧流入铜水或铝水,另一侧是固定铜杆或铝杆输出,周围有冷却水冷却。结晶轮处于周期性的冷热转换中,因此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抗热疲劳的功能。现有技术中虽然考虑了材料的抗热疲劳性能,然而钢水或铝水进入后由于温差的交替变换,并且结晶轮的冷却主要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导致受热不均的问题,使得结晶轮存在着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结晶轮由于受热不均而存在着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率的浇铸机结晶冷却系统,能够提高结晶轮在使用时的冷却均匀性,从而提高结晶轮的使用寿命。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率的浇铸机结晶冷却系统,包括结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轮包括具有环形槽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真空的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内壁填充有吸液芯,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吸液芯由金属丝网烧结在蒸汽腔的内壁上,金属丝网倾斜的设置在蒸汽腔上,并且金属丝网的倾斜的方向与结晶轮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格栅,相邻的格栅之间形成冷却流道,格栅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内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穿过内壳体并与空腔密封连接;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与冷却流道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泡沫金属,所述泡沫金属与空腔之间填充有石蜡层。所述内壳体内部的格栅呈环状。所述内壳体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支撑环的外部设置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与支撑环之间形成有两个相互隔离的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配设有冷却液进管,所述冷却液进管穿进支撑环与进水腔连通,所述进水管穿过滑动环与进水腔连通;所述出水腔配设有冷却液出水管,所述冷却液出水管穿进支撑环与出水腔连通,所述出水管穿过滑动环与出水腔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效率的浇铸机结晶冷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当钢水或铝水进入到环形槽中的时候,热量传递给外壳体,外壳体将热量传递给吸液芯,吸液芯受热后使得工作液体发生迅速蒸发,向低温端进行扩散,并且工作液体会向低温端的各个方向进行热量的传递,然后将热量辐射给内壳体,内壳体将热量依次传递给冷却流道进行冷却;并且热量还通过散热鳍片进行散热,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由于吸液芯和工作液体的传递,能够提高热传递的效率和均匀性,降低结晶轮在使用过程中进料端和出料端的温差,从而提高结晶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内壳体和外壳体分体结构,通过外壳体能够保证对于结晶的使用要求;同时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浸没式和喷射式的散热方式,在冷却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效率的浇铸机结晶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的浇铸机结晶冷却系统,包括结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轮包括具有环形槽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真空的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内壁填充有吸液芯,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吸液芯由金属丝网烧结在蒸汽腔的内壁上,金属丝网倾斜的设置在蒸汽腔上,并且金属丝网的倾斜的方向与结晶轮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格栅,相邻的格栅之间形成冷却流道,格栅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内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穿过内壳体并与空腔密封连接;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与冷却流道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的浇铸机结晶冷却系统,包括结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轮包括具有环形槽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有真空的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内壁填充有吸液芯,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工作液体,所述吸液芯由金属丝网烧结在蒸汽腔的内壁上,金属丝网倾斜的设置在蒸汽腔上,并且金属丝网的倾斜的方向与结晶轮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格栅,相邻的格栅之间形成冷却流道,格栅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内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穿过内壳体并与空腔密封连接;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与冷却流道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浇铸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小平李刚鲍禹非潘忠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蓝色未来机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