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榕健专利>正文

自动多色换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03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脑加针机织物编织自动多色换纱机构,包含换纱器和纱臂拖座,换纱器装设于横机机头上,每个纱臂拖座连接装设纱咀的纱臂;换纱器包含棘轮、轮杆、炮芯和座体;炮芯有三至六个,每个炮芯穿设于座体的槽孔中且其另一端安装有销及伸缩件;棘轮由拨叉拨动连接,由棘轮带动而绕其转动轴转动的轮杆架设于座体上;在轮杆的表面布设有当轮杆转动时分别与每个炮芯的销对应匹配限制炮芯伸出位置的限位槽。具有既可手工快速换色又可由电脑控制实现自动换色、适用范围极广、自动换纱非常稳定、故障率极低的优点;适用于作为电脑加针机、多功能机、自动衣领机或类似产品等针织机械的换纱机构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脑加针机、多功能机、自动衣领机或类似产品等针织 才儿械的换纱才几构,尤其是一种电脑加针机织物编织自动多色换纱^U勾。
技术介绍
现有的四色的自动换纱机构主要是由两根滑專W皮支撑于机座的后上方,滑轨支撑面与横机底面呈约45度或卯度的倾斜角。例如,中国专利号200420028913.6, 公开了一种织物分开同步编织多色换线无缠绕针织横机。该机座上方通过与其两 端固接的支柱组装有两条导轨,每条导轨上滑动安装至少两个输纱嘴拖座,并安 装有位置可调的两个内梯形跳板组和两个外梯形跳板组,机座内、外两条方导轨 上的两个编织机头由高门框型支架联结成一体,该支架的碎黄梁上装有四个间隔换 线器,该间隔换线器内装有可控的能上、下滑动的滑铁,该滑《失与梯形跳板组滑 动配合并与输纱嘴拖座拨动配合;其换色方式是采用电磁铁配合羊角复位的控制,因为是电磁铁控制,手动操作时很不方便,同时,由于采用电磁铁换纱的局限性, 其机头无法与原先的横机机头兼容,其应用在电脑加针机中,造成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是供一种在不改变原先横机整 体结构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多色换纱手工编织操作容易的自动多色换纱机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在不改变原先横机整 体结构的情况下由电控装置控制实现自动多色换纱编织操作的自动多色换纱机 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自动多色换纱机构,包^^换纱器和纱臂拖 座,换纱器装设于横机机头上,每个纱臂拖座连接装设纱咀的纱臂;换纱器包含 棘轮、轮杆、炮芯和座体;炮芯有三至六个,每个炮芯穿设于座体的槽孔中且其 另一端安装有销及伸缩件;棘轮由拨叉拨动连接,由棘轮带动而绕其转动轴转动 的轮杆架设于座体上;在轮杆的表面布设有当轮杆转动时分别与每个炮芯的销对应匹配限制炮芯伸出位置的限位槽。本技术,纱臂拖座有三至六个,每个纱臂拖座分别装设于二至三根滑轨 的上侧或\和下侧,一^^每根滑轨上侧和下侧各装设有一个纱臂拖座;滑轨平行 于横机导轨且架设于横机导轨两端的滑轨支撑座上,二至三根滑轨均平行,且其 角度与横机导轨的角度保持一致,这种方法既保障了滑轨的最佳安装角度的稳定性又保持了原横机的最佳结构和性能;换纱器的每个炮芯分别与每个纱臂拖座的 挡块伸缩连接。本技术,换纱器可以通过换纱器支座装设于横^4几头上。本技术,还可以设置由电控装置控制的机头快速脱开装置,机头快速脱 开装置由电控装置控制的同步带的往返带动而横才;a几头连接,在不改变原先横机 整体结构的情况下由电控装置控制实现自动多色换纱编织操作。本技术,与现有技料目比,因滑轨位于电脑加针机即横机的机座后方, 让出了手工编织才喿作的空间,其换纱器i殳计使得原先对黄才几机头不用更改,加装该 换纱器后的横机既可手工快速换色又可由电脑控制自动换色,因此适用范围极广; 由于改造简单,结构设计非常合理,自动换纱非常稳定,使得故障率极低。因此,本技术,在不改变原先横机,结构的情况下,具有既可手工快 速换色又可由电脑控制实现自动换色、适用范围极广、自动换纱非常稳定、故障 率极低的优点;适用于作为电脑加针机、多功能机、自动衣领机或类似产品等针 织机械的换纱积韵使用。下面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换纱器与滑轨的正面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纱器,2、净i4仑,3、轮杆,4、炮芯,5、座体,6、槽孔,7、销, 8、伸缩件,9、卩艮位槽,10、纱臂拖座,11、滑轨,12、横机导轨,13、滑轨支 撑座,14、挡块,15、横机机头,16、纱咀,17、纱臂,18、拨叉,19、换纱器 支座,20、机头快速脱开装置,A、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的自动多色换纱机构,包含换纱器1和纱臂拖座 10,换纱器1装设于横机机头15上,每个纱臂拖座10连接装设纱咀16的纱臂 17;换纱器1包含^4仑2、轮杆3、炮芯4和座体5;炮芯4有四个,每个炮芯4 穿设于座体的槽孔6中且其另一端安装有销7及伸缩件8,该伸缩件为弹簧;棘 轮2由拨叉18拨动连接,由棘轮2带动而绕其转动轴A转动的轮杆3架设于座限制炮芯伸出位置的卩艮位槽9;纱臂拖座10有四个,分别装设于^艮滑轨11的 上侧和下侧,即每根滑轨11上侧和下侧各装设有一个纱臂拖座10,分别安装采 用带肋条的专用型材制作的纱臂17,使其强度大大提高,带纱更加稳定、可靠, 纱臂17上锁一个纱咀16;滑轨11平行于横机导轨12且架设于横机导轨两端的 滑轨支撑座13上,4艮滑轨11均平行,且其角度与横机导轨12的角度保持一致, 这种方法既保障了滑轨的最佳安装角度的稳定性又保持了原横机的最佳结构和性 能;换纱器1的每个炮芯4分别与每个纱臂拖座10的挡块14伸缩连接,通过原 横才/^莫式的拨叉撞击装置来驱动相应的炮芯4,而使炮芯4卡在对应的纱臂拖座 10的挡块14上,带动纱臂拖座来回运动,并通过限位槽9的阶梯设计使四个纱 嘴相互错开,正确的炮芯4的伸缩靠电脑的准确判断和精确控制撞击次数、撞击 的力量和撞击位置来保障;换纱器1通过换纱器支座19装设于横才/a几头15上; 机头快速脱开装置20由电控装置控制的同步带的往返带动而横才/^几头15连接, 在不改变原先横机整体结构的情况下由电控装置控制实现自动多色换纱编织操 作;机头快速脱开装置20是将同步带的往返运动传递给机头,同时,它与横才/W几 头15之间可通过拨叉18方便的断开,因此,将换纱器1整体通过换纱器支座19 装于原一黄才A4/L头15的原炮楼即换纱器位置上,使得换纱器1与横才M几头15连接 稳定可靠,并与传动部分的分离十分方便。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也可以不采用电控装置控制,而改由手工快速换 色;当配合某根滑轨11的一侧即上侧或下侧只装设一个纱臂拖座10时,就可变 为单数的纱色号控制,这种类似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多色换纱机构,包含换纱器(1)和纱臂拖座(10),所述换纱器(1)装设于横机机头(15)上,所述每个纱臂拖座(10)连接装设纱咀(16)的纱臂(17);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纱器(1)包含棘轮(2)、轮杆(3)、炮芯(4)和座体(5);所述炮芯(4)有三至六个,所述每个炮芯(4)穿设于座体的槽孔(6)中且其另一端安装有销(7)及伸缩件(8);所述棘轮(2)由拨叉(18)拨动连接,由棘轮(2)带动而绕其转动轴(A)转动的轮杆(3)架设于座体(5)上;在所述轮杆(3)的表面布设有当轮杆(3)转动时分别与每个炮芯的销(7)对应匹配限制所述炮芯伸出位置的限位槽(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多色换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臂拖座 (10)有三至六个,所述每个纱臂拖座(10)分别装设于二至三一艮滑轨(11)的上侧或\和下侧;所述滑轨(11)平行于横机导轨(12)且架设于横机导轨两 端的滑轨支撑座(13)上;所述换纱器(1)的每个炮芯(4)分别与每个纱臂 拖座(10)的挡块(14)伸缩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多色换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纱 器(1)通过换纱器支座(1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多色换纱机构,包含换纱器(1)和纱臂拖座(10),所述换纱器(1)装设于横机机头(15)上,所述每个纱臂拖座(10)连接装设纱咀(16)的纱臂(17);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纱器(1)包含棘轮(2)、轮杆(3)、炮芯(4)和座体(5);所述炮芯(4)有三至六个,所述每个炮芯(4)穿设于座体的槽孔(6)中且其另一端安装有销(7)及伸缩件(8);所述棘轮(2)由拨叉(18)拨动连接,由棘轮(2)带动而绕其转动轴(A)转动的轮杆(3)架设于座体(5)上;在所述轮杆(3)的表面布设有当轮杆(3)转动时分别与每个炮芯的销(7)对应匹配限制所述炮芯伸出位置的限位槽(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榕健
申请(专利权)人:李榕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