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昌专利>正文

带椭圆形旋纽的引返回复山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036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横机上的带椭圆形旋纽的引返回复山板,二块对称的压针三角中间有尖中山,在尖中山下端二侧各有一块起针三角,呈对称状,尖中山由弯纱三角、下中山组成,弯纱三角分二块呈对称状,设在尖中山的二侧,二个弯纱三角之间是断开的,下中山设在尖中山的下部,弯纱三角连接底板,二块弯纱三角间设椭圆形旋纽,尖山装在椭圆形旋纽的下方凸起,尖山呈倒三角形状,椭圆形旋纽的上方设一个凸起的横山,压针三角与尖山间的夹角小于90度。用本装置的手摇编织机机头具有引返功能,随时控制织针的推进、停止;平织时有效避免织针撞针现象。(*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手编织机上的引返回复专用山板,属于编织机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引返回复山板组合装置,如ZL982429940它的结构是有有二块对称的压针三角,在二块压针三角中间有一块尖山和尖中山,在尖中山下端二侧各有一块起针三角,呈对称状,中山(挺针弯纱三角)是由弯纱三角、下中山组成,其中的弯纱三角分成二块呈对称状,设在尖中山的二侧,二个弯纱三角之间是断开的,这里的尖中山所起的作用就是挺针和弯纱的作用,下中山设在尖中山的下部,尖山呈倒三角状,尖山活动连接在底板上,可作上、下活动。可以看出组成尖中山的弯纱三角和下中山是相互一体,使用时它们分别用工具连接在底板上,其主要缺陷在于平织时织针推进到下中山顶部易发生撞针现象,影响编织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设椭圆形旋纽,避免织针被脱落的现象。其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有二块对称的压针三角,在二块压针三角中间有尖中山,在尖中山下端二侧各有一块起针三角,呈对称状,尖中山由弯纱三角、下中山组成,其中的弯纱三角分成二块并呈对称状,设在尖中山的二侧,二个弯纱三角之间是断开的,下中山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椭圆形旋纽的引返回复山板,包括有二块对称的压针三角(1),在二块压针三角(1)中间有尖中山,在尖中山下端二侧各有一块起针三角(5),呈对称状,尖中山由弯纱三角(3)、下中山(4)组成,其中的弯纱三角(3)分成二块并呈对称状,设在尖中山的二侧,二个弯纱三角(3)之间是断开的,下中山(4)设在尖中山的下部,弯纱三角(3)连接在底板(6)上,其特征是在二块弯纱三角(3)间设椭圆形旋纽(7),尖山(2)装在椭圆形旋纽的下方凸起,尖山(2)呈倒三角形状,椭圆形旋纽(7)的上方设一个凸起的横山(8),压针三角(1)与尖山(2)间的夹角小于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