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锡良专利>正文

针织横机的减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98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针织横机的减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对螺母滑动座(8)、(15),其底部分别有与针织横机的梭座滑动导轨(5)相滑配的滑槽(32)、(32′),其上部有丝杠螺母(7)、(16),其一个侧部有作用于针织横机的梭座(11)的停梭板(9)、(17);一对轴承座(2)、(19),固定在所述的梭座滑动导轨(5)上;一丝杠(12),两端分别支承在轴承座(2)、(19)上,与丝杠螺母(7)、(16)相旋配;一轴座(20);一电机(23),其出轴与轴座(20)的一端连接,轴承(20)的另一端与丝杠(12)的一端端部连接;一挡光片(21),套固在所述的轴座(20)上;一传感器(25),与挡光片(21)相对应,并且被设在一个固定座(24)上,固定座(24)与用以支承电机(23)的电机座(22)相固定;一电脑控制部件(36),安装于针织横机的机架上,与所述的电机(23)、传感器(25)、电路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针织横机的减针装置,属于加装在斜织横机上的附助机构。
技术介绍
利用针织横机编织产品如羊毛衫,按照编织工艺要求在编织过程中存在有加/减针,减针又称之为收(拷)针。已有技术中的针织横机在收(拷)针时,靠操作工用手指括针的手动方式来完成,使所收(拷)织针先向上括至旧线圈退圈,然后向下括至织针停编区,从而达到单边收(拷)针。这样,操作工在操作过程显得比较麻烦,而且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无须由操作工人为地用手工收(拷)针的、能缓解操作工工作强度、利于提高效率的针织横机的减针装置。为完成上述任务,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织横机的减针装置,它包括一对螺母滑动座8、15,其底部分别有与针织横机的梭座滑动导轨5相滑配的滑槽32、32′,其上部有丝杠螺母7、16,其一个侧部有作用于针织横机的梭座11的停梭板9、17;一对轴承座2、19,固定在所述的梭座滑动导轨5上;一丝杠12,两端分别支承在轴承座2、19上,与丝杠螺母7、16相旋配;一轴座20;一电机23,其出轴与轴座20的一端连接,轴承20的另一端与丝杠12的一端端部连接;一挡光片21,套固在所述的轴座20上;一传感器25,与挡光片21相对应,并且被设在一个固定座24上,固定座24与用以支承电机23的电机座22相固定;一电脑控制部件36,安装于针织横机的机架上,与所述的电机23、传感器25 电路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丝杠12为左、右旋丝杠。本技术所述的挡光片21为具有四个挡耳35的四等分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变以往的手工减针为自动减针,降低操作工的工作强度,利于提高编织效率。附图及图面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安装于半自动电脑控制的针织横机上的一个应用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给出了半自动电脑控制的针织横机的机架31、针板30、机头27、带导梭器拨柱29的导梭器26等,在机头导轨6的两端通过一对滑动导轨支座33而设置的梭座滑动导轨5为燕尾导轨,所述的梭座11通过其底部的燕尾槽28而设置在该锁座滑动导轨5上,梭座11的上部两端各有一凸起部,藉由凸起部而形成撞头10,梭子架13的基部固定在梭座11上,而梭子架13的悬臂端安装梭子14。在附图中,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时螺母滑动座8、15各通过底部的滑槽32、32′而可滑动地置于梭座滑动导轨5上部的丝杠螺母7、16分别与丝杠12啮配,侧部的停梭板9、17与梭座11上的两撞头10相对应并可作用于撞头10,丝杠螺母7、16、停梭板9、17及滑槽32、32′分别一体地成形于螺母滑动座8、15上。一对轴承座2、19各通过其底部的滑槽3而置于梭座滑动导轨5之两端,并加压块4用压紧螺钉34固定。在轴承座2、19的二轴承1上插固丝杠12的两轴头18。把其中的一个轴头18与轴座20的一端相固定,而轴座20的另一端则与电机23的出轴相固定。挡光片21套固在轴座20上,其上的四个挡耳35等间距分布,每当某一挡耳35对应传感器25,则表明具有非接触开关功能的传感器25便获得一次信号。电机23、传感器25由线路接续至电脑控制部件36,该电脑控制部件采用由江苏雪亮电器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型号为KHD-667JZ型电脑控制器。本技术是这样来进行减(拷)针的,电机23工作,通过轴座20带动丝杠12转动,由于螺母滑动座8、15是由其丝杠螺母7、16与丝杠12相啮合的,因此,随着丝杠12的旋转,一对螺母滑动座8、15向着梭座11方向移动。在丝杠12的旋转过程中,挡光片21也同时旋转,若是针织横机的电脑控制部件36的编码器设定为挡光片21每挡一次光给传感器25予信号代表收(拷)针枚数。丝杠12每转6圈,挡光片21发生24次挡光,其行程为25.4mm,恰好与针板30上的针距吻合。可见,减针的针数愈多,挡光片21上的挡耳35遮断光线而给传感器25的信号次数愈多,丝杠12的转数也多,一对螺母滑动座8、15相向地朝着梭座11行进的距离越大,也即梭座11的运行范围受到螺母滑动座8、15的限制而变窄。具体是当机头27左移,其上的换梭器拨柱29随行,带动梭座11左行,梭座11左移至停梭板9处并在换梭器拨柱29的带动下续而左移时,停梭板9前端沿着梭座11左端的撞头10斜面镶入到梭座11上,并触及换梭器拨柱29,此时的换梭器拨柱29便沿停梭板9的斜面离开梭座11;机头27右移的原理与前述相反。由此可见,停梭板9、17镶入/退出梭座11的状态决定了换梭器拨柱29与梭座11的离/合。因此,被收减的织针虽处于随机头27上的三角运动而带动其活动的状态之中,即虽仍处于编织状态,但由于梭子14不喂纱,从而达到减(拷)针效果。在编织作业中完成收(拷)针后,只要手工按动设在针织横机的机架上的行程限位开关,使电机23反转,丝杠12也然,直至使一对螺母滑动座8、15回复到初始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横机的减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对螺母滑动座(8)、(15),其底部分别有与针织横机的梭座滑动导轨(5)相滑配的滑槽(32)、(32′),其上部有丝杠螺母(7)、(16),其一个侧部有作用于针织横机的梭座(11)的停梭板(9)、(17);一对轴承座(2)、(19),固定在所述的梭座滑动导轨(5)上;一丝杠(12),两端分别支承在轴承座(2)、(19)上,与丝杠螺母(7)、(16)相旋配;一轴座(20);一电机(23),其出轴与轴座(20)的一端连接,轴承(20)的另一端与丝杠(12)的一端端部连接;一挡光片(21),套固在所述的轴座(20)上;一传感器(25),与挡光片(21)相对应,并且被设在一个固定座(24)上,固定座(24)与用以支承电机(23)的电机座(22)相固定;一电脑控制部件(36),安装于针织横机的机架上,与所述的电机(23)、传感器(25)、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横机的减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杠(12)为左、右旋丝杠。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横机的减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光片(21)为具有四个挡耳(35)的四等分结构。专利摘要一种针织横机的减针装置,它包括一对螺母滑动座,其底部分别有与针织横机的梭座滑动导轨相滑配的滑槽,其上部有丝杠螺母,其一个侧部有停梭板;一对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的梭座滑动导轨上;一丝杠,两端分别支承在轴承座上,与丝杠螺母相旋配;一轴座;一电机,其出轴与轴座的一端连接,轴承的另一端与丝杠的一端端部连接;一挡光片,套固在所述的轴座上;一传感器,与挡光片相对应,并且被设在一个固定座上,固定座与用以支承电机的电机座相固定;一电脑控制部件,安装于针织横机的机架上,与所述的电机、传感器、电路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变以往的手工减针为自动减针,降低操作工的工作强度,利于提高编织效率。文档编号D04B7/10GK2663464SQ0327887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邵锡良 申请人:邵锡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锡良
申请(专利权)人:邵锡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