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无人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09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无人机定位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后端面两侧固定设置安装件,外壳体通过安装件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上,外壳体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且太阳能电池板倾斜设置,外壳体内腔设置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安装有CPU、电源装置、GSM发送模块、GPS模块、对地测距装置以及抗干扰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简单,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的精准定位,同时抗干扰能力强,降低了外界电磁信号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无人机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定位
,具体为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无人机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复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在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驾驶飞机以其准确、高效和灵便的侦察、干扰、欺骗、搜索、校射及在非正规条件下作战等多种作战能力,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并引发了层出不穷的军事学术、装备技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它将与孕育中的武库舰、无人驾驶坦克、机器人士兵、计算机病毒武器、天基武器、激光武器等一道,成为21世纪陆战、海战、空战、天战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未来的军事斗争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等领域也在快速进步,很多情况下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定位,这就需要这些无人机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定位数据信号,以便于人们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定位装置结构复杂、定位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无人机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无人机定位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后端面两侧固定设置安装件,所述外壳体通过安装件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上,所述外壳体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倾斜设置,所述外壳体内腔设置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安装有CPU、电源装置、GSM发送模块、GPS模块、对地测距装置以及抗干扰芯片;所述CPU分别连接电源装置和对地测距装置,所述CPU通过GSM发送模块连接GPS模块,所述GPS模块信号连接地面GSM接收装置;所述抗干扰芯片连接GPS模块。优选的,所述抗干扰芯片包括差分信号产生芯片和I/O外围接口,所述差分信号产生芯片、I/O外围接口之间通过两线路连接,在上述连接的两线路上分别设置有电A、电阻B,且两线路之间连接有电阻C,在电阻A、电阻B之间连接有共模电感;所述差分信号产生芯片采用南桥芯片或北桥芯片。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壳体的长度为8cm-12cm,宽度为5cm-8cm,高度为4cm-7cm。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为2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原理简单,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的精准定位,同时抗干扰能力强,降低了外界电磁信号干扰。(2)本技术中,采用的抗干扰芯片不但可以降低本身差分信号对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同时还具有抗外界的电磁干扰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定位信号采集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抗干扰芯片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无人机定位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壳体1的长度为8cm-12cm,宽度为5cm-8cm,高度为4cm-7cm。所述外壳体1后端面两侧固定设置安装件2,所述外壳体1通过安装件2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上,所述外壳体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3,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倾斜设置,太阳能电池板3的倾斜角度为20°-30°;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不间断的为定位装置提供电能,防止其供电不足影响定位效果;所述外壳体1内腔设置控制电路板4,所述控制电路板4上安装有CPU5、电源装置6、GSM发送模块7、GPS模块8、对地测距装置9以及抗干扰芯片10;所述CPU5分别连接电源装置6和对地测距装置9,所述CPU5通过GSM发送模块7连接GPS模块8,所述GPS模块8信号连接地面GSM接收装置11;所述抗干扰芯片10连接GPS模块8。本技术中,抗干扰芯片10包括差分信号产生芯片12和I/O外围接口13,所述差分信号产生芯片12、I/O外围接口13之间通过两线路连接,在上述连接的两线路上分别设置有电阻A1a、电阻B2a,且两线路之间连接有电阻C3a,在电阻A1a、电阻B2a之间连接有共模电感14;所述差分信号产生芯片12采用南桥芯片或北桥芯片。本技术中,采用的抗干扰芯片不但可以降低本身差分信号对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同时还具有抗外界的电磁干扰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定位信号采集精度。工作原理:将外壳体安装在无人机上,GPS模块所得到的坐标位置信息以设定频率向指定的地面GSM接收装置发送,无人机的GPS信息持续通过GSM发送模块发送到指定的接收中心以便于进行回收操作,以便于对GPS做出正确而及时的处理;同时抗干扰芯片能够实时屏蔽外界电磁信号,提高定位精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原理简单,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的精准定位,同时抗干扰能力强,降低了外界电磁信号干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无人机定位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后端面两侧固定设置安装件(2),所述外壳体(1)通过安装件(2)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上,所述外壳体(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3),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倾斜设置,所述外壳体(1)内腔设置控制电路板(4),所述控制电路板(4)上安装有CPU(5)、电源装置(6)、GSM发送模块(7)、GPS模块(8)、对地测距装置(9)以及抗干扰芯片(10);所述CPU(5)分别连接电源装置(6)和对地测距装置(9),所述CPU(5)通过GSM发送模块(7)连接GPS模块(8),所述GPS模块(8)信号连接地面GSM接收装置(11);所述抗干扰芯片(10)连接GPS模块(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无人机定位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后端面两侧固定设置安装件(2),所述外壳体(1)通过安装件(2)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上,所述外壳体(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3),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倾斜设置,所述外壳体(1)内腔设置控制电路板(4),所述控制电路板(4)上安装有CPU(5)、电源装置(6)、GSM发送模块(7)、GPS模块(8)、对地测距装置(9)以及抗干扰芯片(10);所述CPU(5)分别连接电源装置(6)和对地测距装置(9),所述CPU(5)通过GSM发送模块(7)连接GPS模块(8),所述GPS模块(8)信号连接地面GSM接收装置(11);所述抗干扰芯片(10)连接GPS模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山建郝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锦添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