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刚竹毒蛾危害检测的特征光谱指数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5090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刚竹毒蛾危害检测的特征光谱指数及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表达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刚竹毒蛾危害检测的特征光谱指数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病虫害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刚竹毒蛾危害检测的特征光谱指数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刚竹毒蛾(PantanaphyllostachysaeChao)属鳞翅目毒蛾科竹毒蛾属,初孵幼虫长2~3mm,灰黑色,老熟幼虫体长20~22mm,淡黄色。具长短不一的毛,呈丛状或刷状。前胸背面两侧各有1束向前伸得灰黑色丛状长毛,1~4节腹部背面中央有4簇桔黄色刷状毛,第8腹节背面中央有一簇橘黄色刷状毛,腹部末节背面有1束向后伸得灰黑色丛状长毛,主要寄主有毛竹、金竹、慈竹、龙竹、绵竹和苦竹等,是竹的最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其首次报道于1977年,国内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贵州、江苏、广东、广西等省区,国外尚未有该虫分布的报道。刚竹毒蛾1年发生3-4代,以卵或1-2龄幼虫在竹叶背上越冬;3龄前幼虫具有群聚性,其暴发成灾时虫口密度急剧上升,每株毛竹虫口数可能高达2000头以上,短时间内即可将竹叶取食殆尽,大大影响次年与第三年的出笋量,使竹材变脆,重则成片枯死,状如火烧,严重影响竹林生产与竹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十二·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刚竹毒蛾危害检测的特征光谱指数,其特征在于,基于表达式:CSI=[NIR+(NIR‑R)]×(R‑G);其中,CSI为刚竹毒蛾危害特征光谱指数;NIR为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R为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红光波段的反射率;G为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绿光波段的反射率;所述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通过多光谱遥感卫星传感器对竹林所在区域进行采集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刚竹毒蛾危害检测的特征光谱指数,其特征在于,基于表达式:CSI=[NIR+(NIR-R)]×(R-G);其中,CSI为刚竹毒蛾危害特征光谱指数;NIR为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R为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红光波段的反射率;G为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绿光波段的反射率;所述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通过多光谱遥感卫星传感器对竹林所在区域进行采集获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刚竹毒蛾危害检测的特征光谱指数,其特征在于:根据Landsat8OLI:NIR对应于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近红外波段(733.66-898.56nm)处的光谱值;NIR-R对应于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红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间(706.18-725.41nm)的一阶微分光谱值;R-G对应于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绿光波段与红光波段间(562.95-585.25nm)的一阶微分光谱值。3.一种用于刚竹毒蛾危害检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定多组无危害及受刚竹毒蛾危害的毛竹叶片光谱数据;步骤2:运用相关数理统计方法,获取刚竹毒蛾危害下毛竹叶片特征波长;步骤3:根据多光谱遥感卫星传感器波段设置与所得特征波长间的对应关系,得到遥感尺度下的特征波长;步骤4:基于所得特征波长,构建刚竹毒蛾危害特征光谱指数;步骤5: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章华黄旭影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