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单面针织圆机上纬编浮线镂空提花毛圈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668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单面针织圆纬机上浮线镂空提花毛圈的编织方法。它是在单面提花圆纬机的每一成圈编织过程中,针筒织针(1)在退圈后根据花纹需要有选择地形成高低两种高度,并有相应的高低两个导纱位置,低导纱位置为地纱(2)垫纱位置,将地纱(2)垫喂在沉降片的片颚(3)之上,而且无论高位针还是低位针的所有织针(1)均垫喂到地纱(2),形成具有短沉降弧的地纱线圈结构;高位置为毛圈纱(4)垫纱位置,位于高低织针之间,将毛圈纱垫喂沉降片的片鼻(5)之上,而且,只有高位织针才能垫喂到毛圈纱(4),在沉降片的片鼻(5)对毛圈纱(4)搁持而对地纱(2)起不到作用的区分之下,形成具有短沉降弧的地纱和具有长沉降弧的毛圈纱的毛圈组织。低位针仅垫上地纱(2),成圈成单根地纱的纬平组织,而毛圈纱线(4)则位于织物组织的反面呈浮线状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提花毛圈的制作方法,尤其是在单面针织圆纬机上浮线镂空提花毛圈的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纬编浮线镂空提花毛圈组织是由二种线圈结构形成的织物结构毛圈结构,由具有短沉降弧的地纱和具有长沉降弧的毛圈纱共同构成;薄地线圈结构,为单纱线纬平组织,仅由地纱构成,而毛圈纱线呈浮线状态,该浮线在剪绒工序中被剪去之后,就只剩下地纱纬平薄组织了,具有镂空效应。单面镂空提花毛圈在剪绒后虽具有较为独特的镂空雕花外观效果,薄透的地组织与厚实的绒花结合形成立体花纹效应,在服用和装饰用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复杂而特殊的组织结构,使得能够生产它的机器较少,所需的生产能力的缺口较大。目前,公知的针织圆纬机上浮线镂空提花毛圈的编织是采用德国MAYER&CIE公司的MCPE2.4型多色提花毛圈单面大圆机。但该机为浮线镂空提花毛圈专用单面机器,对所能生产的产品品种限制较大,而且,必须在机器的沉降片座的同一沉降片槽中并列插入二片不同的沉降片,握持沉降片和毛圈沉降片,以便实现对地纱的预弯纱,且必须有各自的运动控制三角,形成相互配合要求较高的不同规律的运动,机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提花毛圈的制作方法,由带有沉降片的单面圆纬机编织而成,其特征是:在每一成圈编织过程中,针筒织针(1)在退圈后根据花纹需要有选择地形成高低两种高度,并有相应的高低两个导纱位置,低导纱位置为地纱(2)垫纱位置,将地纱(2)垫喂在沉降片的片颚(3)之上,高位置为毛圈纱(4)垫纱位置,位于高低织针之间,将毛圈纱(4)在沉降片的片鼻(5)之上垫喂到高位织针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罗庆李义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