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行加压蓄热式热解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404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行加压蓄热式热解炉。热解炉包括炉体、辐射管和气体分布板,炉体为圆柱形,炉体的顶部设有产物出口,炉体的底部设有反应物进料口,辐射管设于炉体内,位于反应物进料口上方,辐射管为一组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的蓄热式辐射管;气体分布板设于炉体的底部,气体分布板包括主流道和分流道,主流道上设有进气口,分流道上设有气体出口;气体分布板在炉体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低于反应物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热解不耐高压的问题,通过加压控制提升气体流量,从而实现对热解反应的准确控制,改善转化率,提高目标产品收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热工艺流程简单、系统控温准确、调温方便,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行加压蓄热式热解炉
本技术涉及热解炉
,尤其涉及一种上行蓄热式热解炉。
技术介绍
在煤转化利用的过程中,如燃烧、气化、液化和热解都是化学反应的第一步,并影响着后续的过程,因此对煤的气化、液化和燃烧等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煤的热解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在此过程中煤中各组分的行为受到煤的性质、热解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往人们对煤热解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偏重于常压,但随着加压流化床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ntegratedGasificationCombinedCycle,简称“IGCC”)等技术的发展,近20年来,世界各国对加压下的煤热解越来越重视。煤加压热解是煤加压气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尽管此阶段相对于整个气化过程而言十分短暂,但几乎所有的焦油和气态烃类都来于此阶段。目前,从加热方式来看,国内外现有热解工艺多采用瓷球以及热解产物半焦作为固体热载体,或产物半焦气化后的煤气作为气体热载体等加热方式。现有的加热方式涉及到热载体的加热、分离等过程,导致系统工艺流程长,系统故障率较高。而且,试验中发现瓷球被反复加热到600℃以上循环使用,会产生磨损性问题;黏结性煤在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行加压蓄热式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炉包括炉体、辐射管和气体分布板,其中,所述炉体为圆柱形,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产物出口,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反应物进料口;所述辐射管设于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反应物进料口上方,所述辐射管为一组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的蓄热式辐射管;所述气体分布板设于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气体分布板包括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上设有气体进口,所述分流道上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分布板在所述炉体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低于所述反应物进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行加压蓄热式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炉包括炉体、辐射管和气体分布板,其中,所述炉体为圆柱形,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产物出口,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反应物进料口;所述辐射管设于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反应物进料口上方,所述辐射管为一组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的蓄热式辐射管;所述气体分布板设于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气体分布板包括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上设有气体进口,所述分流道上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分布板在所述炉体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低于所述反应物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贯通所述炉体的两侧面,所述分流道在所述主流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分流道与所述主流道交叉连通并被所述主流道分成两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管两端均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分别与所述炉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丽孟嘉乐张宏伟郑倩倩肖磊吴道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