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式通气孔面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4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式通气孔面扣,包括有公扣、母扣与转动手段,其中该公扣与母扣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基部,且各基部设有贯通且相对应的多个通气孔,又公扣的基部上设有多个推移面,而母扣底部设有可供物体结合的颈部,而转动手段则分别于公扣与母扣的基部相对应处形成有轴部及可供轴部按压枢接的轴孔,当公扣的各推移面受到外力推动时,由于推移面的面积较大,而可轻易施力推动公扣,使公扣于母扣上进行轴向旋转,旋转过程中公扣并不会与物体产生摩擦干涉,旋转后的公、母扣的通气孔可呈交互对正或错位状态,由此,使公扣及母扣对应的通气孔相互通连或交互遮蔽,进而达到调节物体通风的目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式通气孔面扣,尤指一种与物体结合后,于转动过程中不会与物体产生摩擦干涉的调节式通气孔面扣。
技术介绍
于衣物、雨衣或背包等物品中,大多以铆扣扣体做为结合或装饰等不同用途的使用,早期业者在铆扣扣体制造时,于公扣中央形成凸柱,并于母扣预先形成有一通孔,以供公扣的凸柱穿设,再对凸柱的头端施以冷塑变形,以使凸柱端头外径较大于母扣的通孔(俗称香菇铆合头),于此构成母扣与公扣的铆合结构,如TW专利公报的公告号第346767号,名称为“扣体铆合构造的改良”,请参阅图7所示,为现有扣体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包括有可相互铆合的公扣件A与母扣件B,公扣件A的管体凸柱A1穿透布料E后,令母扣件B的透孔B1套设于公扣件A的管体凸柱A1上,再借助冲击机具将管体凸柱A1冲击加工,使管体凸柱A1的管壁外翻形成铆合头A2,并使铆合头A2的壁缘触接于母扣件B的卡扣缘B2;然而,上述的公扣件A与母扣件B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公扣件A的管体凸柱A1呈直圆管状,当以冲压机具施工时,必须准确地冲压到管体凸柱A1,若于冲压的过程中发生偏差,则无法顺利将管体凸柱A1朝外翻折成铆合头A2,且铆合头A2仅抵压于母扣件B的卡扣缘B2,则当布料E较厚或是受到外力拉扯时,容易导致公扣件A与母扣件B之间产生脱落的现象,再者,公扣件A与母扣件B之间并不具有透气的功能,而无法提供布料E的内、外部进行通风。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设计人遂提出“调节式透气铆扣”的新型专利申请案,其公告案号为TW第M269746号;请参阅图8所示,为现有透气扣体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包括有公扣C及母扣D所组成,其中该公扣C具有一基部C1,且基部C1中央延伸有一环形颈部C2,并于环形颈部C2表面透设有间隔排列的多个透孔C3,而母扣D则具有一基部D1,且基部D1中央设有一环槽D2,并于环槽D2表面设有间隔排列的多个透孔D3,且公扣C与母扣D为分别于布料E二侧相结合,而公扣C的环形颈部C2则位于母扣D的环槽D2内呈一轴向旋转,使母扣D的透孔D3与公扣C的透孔C3可形成交互对正或错位状态,由此,使公扣C及母扣D对应的透孔C3、D3可形成相通连或交互遮蔽,进而达到调节布料E通风的目的。上述的调节式透气铆扣于使用时,仍具有下列缺陷(一)布料E夹于公扣C与母扣D之间,导致公扣C在受到外力推动而产生轴向旋转的过程中,容易与布料E形成摩擦干涉,使公扣C需施加较大的力量,方可顺利进行轴向旋转,再者,公扣C于轴向旋转的过程中,容易拉扯到布料E,使布料E与公扣C、母扣D相邻的部份产生扭曲变形,当公扣C进行多次的轴向旋转后,布料E与公扣C、母扣D相邻的部份容易产生破裂的现象,使公扣C、母扣D由布料E上脱离。(二)公扣C以其基部C1受外力推动,进而带动整个公扣C产生轴向旋转,然公扣C的基部C1其受力面积较小,因此必须施加更大的力量才能使公扣C顺利产生轴向旋转;或是推动公扣C时,必须先手指捏住母扣D,利用母扣D作为支点,使公扣C产生轴向旋转,因此,公扣C无法快速省力的进行轴向旋转,而不符合人体工学。(三)公扣C在进行轴向旋转时,其旋转的角度有限,意指当公扣C在朝一方向进行轴向旋转时,其轴向旋转的角度仅供公扣C的透孔C3与母扣D的透孔D3形成交互对正(或错位状态),而当公扣C的透孔C3与母扣D的透孔D3由交互对正(或错位状态)下转为错位状态(或交互对正)时,公扣C必须进行反方的轴向旋转,才可使当公扣C的透孔C3与母扣D的透孔D3转为错位状态(或交互对正),因此,使用时必须记住公扣C的轴向旋转方向,方可顺利进行公扣C的透孔C3与母扣D的透孔D3的交互对正或错位状态,则导致使用时的不便。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陷,即为本设计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调节式通气孔面扣,其公扣与母扣分别具有基部,于母扣的基部底面设有可与物体结合的颈部,并于公扣与母扣的基部相对应处具有转动手段,而转动手段则分别于公扣与母扣的基部间形成有轴部及可供轴部按压枢接的轴孔,由此,公扣受外力推移时,可于母扣上进行轴向旋转,旋转中的公扣将不会与物体产生摩擦干涉,而可顺利地进行旋转,旋转后的公扣与母扣,其相对应的通气孔可呈交互对正通连或错位交互遮蔽,进而达到调节物体通风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其公扣与母扣分别具有基部,于公扣的基部顶面设有多个推移面,且公扣与母扣的各基部相对应处通过转动手段的轴部与轴孔予以结合,由此,公扣受外力推移时,由于各推移面的表面积大于基部的表面积,而具有较大的受力接触面,故可轻易地推动公扣,达到省力与符合人体工学的功效。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调节式通气孔面扣,包括有公扣、母扣与转动手段,其特征在于该公扣具有基部,于基部顶面设有多个推移面,而基部与推移面间设有多个贯通的通气孔;该母扣具有与公扣的基部相对应的基部,并于母扣的基部底面设有可供与预设物体连接的颈部,且基部设有与公扣的通气孔相对应并贯通颈部的多个通气孔;该转动手段分别于公扣与母扣之间设有使其产生轴向旋转的对应轴部与轴孔,且该转动手段可供公扣的通气孔与母扣的通气孔形成正对通连与错位遮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A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于动作前的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于动作后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7为现有扣体的侧视剖面图;图8为现有透气扣体的侧视剖面图。图中符号说明1 公扣11 基部 14 凸部12 推移面15 到位孔13 通气孔2 母扣21 基部 24 到位孔22 颈部 25 凸部23 通气孔3 转动手段31 轴部 32 轴孔311 卡合部4 物体A 公扣件A1 管体凸柱 A2 铆合头B 母扣件B1 透孔 B2 卡扣缘C 公扣 C1 基部C3 透孔C2 环形颈部D 母扣D1 基部D3 透孔D2 环槽E 布料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结合附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2A、2B、3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方向立体分解图与侧视剖面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包括有公扣1、母扣2与转动手段3,其中该公扣1具有基部11,于基部11顶面设有可呈放射状或环状形式的多个推移面12,且各推移面12的表面积大于基部11的表面积,又基部11与推移面12间可依照放射状或环状的形式设有多个贯通的通气孔13,并于基部11底面设有多个凸部14。该母扣2具有基部21,于基部21底面设有颈部22,而基部21设有与公扣1的通气孔13相对应的多个通气孔23,且通气孔23贯通于颈部22的二侧,并于基部21的顶部设有多个到位孔24。该转动手段3分别于公扣1的基部11底面设有轴部31,且轴部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式通气孔面扣,包括有公扣、母扣与转动手段,其特征在于:该公扣具有基部,于基部顶面设有多个推移面,而基部与推移面间设有多个贯通的通气孔;该母扣具有与公扣的基部相对应的基部,并于母扣的基部底面设有可供与预设物体连接的颈部,且基部设有与公扣的通气孔相对应并贯通颈部的多个通气孔;该转动手段分别于公扣与母扣之间设有使其产生轴向旋转的对应轴部与轴孔,且该转动手段可供公扣的通气孔与母扣的通气孔形成正对通连与错位遮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祯萧勋名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