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059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气囊分别布置于座垫、靠背、侧翼的蒙皮下方,气囊外压力传感器位于气囊与座椅表面蒙皮之间,气囊内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气囊内部,所述气囊上带有两个电磁阀,一个电磁阀连通大气为气囊的出气阀,打开该电磁阀气囊内气压降低,另一个电磁阀与气缸相连为气囊的进气阀,打开该电磁阀气囊内气压升高。其可实时检测座垫、靠背、侧翼等座椅各个位置的压力状态,通过调节座椅上各个气囊的压力值来保证座椅和人体的完全贴合,使得人体对座椅的压力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汽车座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汽车座椅,属于一种汽车座椅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汽车座椅的调节维度不断增加,例如座椅前后调节、腿部调节、背部调节、腰部支撑调节等等,这一系列措施提升了驾驶及乘坐的舒适性,但是人们在长时间驾驶或乘坐汽车时依然会感觉到疲劳,究其根本,是因为座椅表面对人体不能达到完全贴合的支撑。汽车座椅是综合造型美观性及部分人体正常乘坐姿态设计的,通常汽车座椅在出厂时,座椅厂家会做压力分布试验,保证5百分位、50百分位、95百分位标准人体的对坐垫及靠背的压力分布均匀,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身体比例、胖瘦程度都不尽相同,所以座椅无法对不同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提供合理的支撑力,长时间驾驶或乘坐时,这种不舒适感就会明显地体现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汽车座椅,其为了提高汽车座椅乘坐舒适性,对不同体重、不同体型的人体都实现座椅对人体各个部位全贴合,可实时检测座垫、靠背、侧翼等座椅各个位置的压力状态,通过调节座椅上各个气囊的压力值来保证座椅和人体的完全贴合,使得人体对座椅的压力分布均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适应汽车座椅,包括气囊控制系统及座椅气囊调节控制器、空气压缩机、气缸,其特征在于:气囊控制系统包括气囊内压力传感器、气囊外压力传感器、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囊;所述气囊分别布置于座垫、靠背、侧翼的蒙皮下方,气囊外压力传感器位于气囊与座椅表面蒙皮之间,用于检测人体乘坐座椅时该处的压力值,气囊内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气囊内部,用于检测气囊内的气压值;所述气囊上带有两个电磁阀,一个电磁阀连通大气为气囊的出气阀,打开该电磁阀气囊内气压降低,另一个电磁阀与气缸相连为气囊的进气阀,打开该电磁阀气囊内气压升高。所述的气囊根据需求分别布置于臀部下部、大腿下部、腰部后侧、背部后侧、侧翼处座椅的各个位置,气缸及空气压缩机固定于座椅骨架上。座椅气囊调节控制器可布置于汽车任意位置,与气囊内压力传感器、气囊外压力传感器、进气阀、出气阀通过导线相连。所述的气囊内压力传感器和气囊外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得到的压力值发送给座椅气囊调节控制器,座椅气囊调节控制器根据气囊外压力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得到人体的体重、体型,根据标定试验中获得的该体型人体的合理压强值计算出气囊应提供的压力,比较当前气囊内压力值和所需提供压力值,如果当前气囊压力值偏小,则打开进气阀,如果气囊压力值偏大,则打开出气阀,直到气囊内压力与计算出的需求压力一致时关闭阀门。所述的气囊外压力传感器布置于座椅蒙皮与气囊之间,各气囊根据需求分别布置于臀部下部、大腿下部、腰部后侧、背部后侧、侧翼处等座椅的各个位置,气缸及空气压缩机固定于座椅骨架上。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能够提高座椅乘坐舒适度,满足不同体重、不同体型的人体都能与座椅贴合,乘员落座后,座椅上各气囊通过充放气,改变气囊压力,贴合人体,从而使座椅对人体各个部位都提供合理的支撑力,没有局部压迫感,也没有局部空洞,在长时间驾驶或乘坐时,不会由于局部压迫或局部缺乏支撑而感觉到疲劳。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自适应汽车座椅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气囊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座垫的区域划分。图4为本技术的靠背的区域划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自适应汽车座椅,包括气囊控制系统3及座椅气囊调节控制器、空气压缩机1、气缸2,其特征在于:气囊控制系统3包括气囊内压力传感器5、气囊外压力传感器6、进气阀7、出气阀8和气囊4;所述气囊4分别布置于座垫、靠背、侧翼的蒙皮下方,气囊外压力传感器6位于气囊4与座椅表面蒙皮之间,用于检测人体乘坐座椅时该处的压力值,气囊内压力传感器5安装于气囊4内部,用于检测气囊4内的气压值;所述气囊4上带有两个电磁阀,一个电磁阀连通大气为气囊的出气阀8,打开该电磁阀气囊内气压降低,另一个电磁阀与气缸相连为气囊的进气阀7,打开该电磁阀气囊内气压升高。所述的气囊4根据需求分别布置于臀部下部、大腿下部、腰部后侧、背部后侧、侧翼处座椅的各个位置,气缸及空气压缩机固定于座椅骨架上。座椅气囊调节控制器可布置于汽车任意位置,与气囊内压力传感器5、气囊外压力传感器6、进气阀7、出气阀8通过导线9相连。所述的气囊内压力传感器5和气囊外压力传感器6将检测得到的压力值发送给座椅气囊调节控制器,座椅气囊调节控制器根据气囊外压力传感器6提供的数据得到人体的体重、体型,根据标定试验中获得的该体型人体的合理压强值计算出气囊应提供的压力,比较当前气囊内压力值和所需提供压力值,如果当前气囊压力值偏小,则打开进气阀7,如果气囊压力值偏大,则打开出气阀8,直到气囊内压力与计算出的需求压力一致时关闭阀门。所述的气囊外压力传感器6布置于座椅蒙皮10与气囊4之间,各气囊根据需求分别布置于臀部下部、大腿下部、腰部后侧、背部后侧、侧翼处等座椅的各个位置,气缸2及空气压缩机1固定于座椅骨架上11。汽车座椅在出厂时,座椅厂家会做压力分布试验,保证5百分位、50百分位、95百分位标准人体的对坐垫及靠背的压力分布均匀,对不同体型人体做座椅压力分布的标定试验,使其压力分布情况与标准人体类似,此时座椅各区域的压强值即为合理压强值。如图3、4将座垫划分为11个区域,用A~K表示,将靠背划分为7个区域,用L~R表示,当一个身高177cm,体重80kg的人坐在座椅上并接通电源时,各气囊控制系统的气囊外压力传感器6测量其承受的压力值并将其发送给气囊调节控制器,气囊调节控制器根据总压力值计算出人体体重,并根据各区域中最大压力值评估出人体体型。标定试验中获得的该人体在座椅各个区域的合理压强值。据此计算出各气囊控制系统3中气囊4所需提供的压力,如该计算压力值大于气囊内压力传感器5测得的压力值,则打开连通气囊4与大气的电磁阀即出气阀8,如果计算压力值小于气囊内压力传感器5测得的压力值,则打开连通气囊与气缸的电磁阀即进气阀7,如计算压力值等于气囊内压力传感器5测得的压力值,则电磁阀保持关闭状态。当气缸2内压力值小于一定压力时,空气压缩机1工作,给气缸2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汽车座椅,包括气囊控制系统及座椅气囊调节控制器、空气压缩机、气缸,其特征在于:气囊控制系统包括气囊内压力传感器、气囊外压力传感器、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囊;所述气囊分别布置于座垫、靠背、侧翼的蒙皮下方,气囊外压力传感器位于气囊与座椅表面蒙皮之间,用于检测人体乘坐座椅时该处的压力值,气囊内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气囊内部,用于检测气囊内的气压值;所述气囊上带有两个电磁阀,一个电磁阀连通大气为气囊的出气阀,打开该电磁阀气囊内气压降低,另一个电磁阀与气缸相连为气囊的进气阀,打开该电磁阀气囊内气压升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汽车座椅,包括气囊控制系统及座椅气囊调节控制器、空气压缩机、气缸,其特征在于:气囊控制系统包括气囊内压力传感器、气囊外压力传感器、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囊;所述气囊分别布置于座垫、靠背、侧翼的蒙皮下方,气囊外压力传感器位于气囊与座椅表面蒙皮之间,用于检测人体乘坐座椅时该处的压力值,气囊内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气囊内部,用于检测气囊内的气压值;所述气囊上带有两个电磁阀,一个电磁阀连通大气为气囊的出气阀,打开该电磁阀气囊内气压降低,另一个电磁阀与气缸相连为气囊的进气阀,打开该电磁阀气囊内气压升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苒丁逢郭金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