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裸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370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铸造裸浇方法,包括打印砂芯的步骤,在打印砂芯的步骤中,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决定了此处砂芯的壁厚,砂芯的壁厚决定了打印时形成的砂芯的厚度,所述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依据D=D1+max(D2,D3)公式计算得到,D1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砂芯溃散层厚度,D2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抗静水压力所需的吃砂量厚度,D3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抗石墨膨胀力所需吃砂量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吃砂量厚度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在不发生跑火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吃砂量厚度,降低了3D打印成本并提高了打印效率。

Cast uncast casting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printing sand core, the thickness of the sand core is determined by the thickness of the sand core in each position of the sand core. The thickness of the sand core is determined by the thickness of the sand cor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sand core at each position of the core is based on D = D1+max (D2). D3) the formula calculates that D1 is the sand core collapsing layer thickness at every position of the sand core, D2 is the sand consumption thickness required to resist the hydrostatic pressure at every position of the sand core, and D3 is the sand consumption thickness required for the anti graphite expansion force at each position of the sand core.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he problems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reduce the amount of sand eaten as far as possible without the occurrence of running fire, reduce the cost of 3D printing and improve the print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造裸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铸造裸浇方法。
技术介绍
3D打印砂芯组芯铸造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铸造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其优势主要包括:无需模具、所需芯子少、操作环境好等等,是一种实现传统铸造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目前组芯工艺虽然比较成熟,但其吃砂量厚度一般来源于经验值,其与组芯实际所需吃砂量存在一定偏差。设计的吃砂量厚度过大,则增加了3D打印砂芯的成本和打印时间(3D打印的成本和效率是3D打印技术的2大瓶颈),设计的吃砂量厚度过小,裸浇过程中则容易发生跑火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必要提出一种铸造裸浇方法。一种铸造裸浇方法,包括打印砂芯的步骤,在打印砂芯的步骤中,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决定了此处砂芯的壁厚,砂芯的壁厚决定了打印时形成的砂芯的厚度,所述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依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D=D1+max(D2,D3)式中:D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1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砂芯溃散层厚度,单位为mm;D2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抗静水压力所需的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3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抗石墨膨胀力所需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1依据以下公式一计算得到,D2依据以下公式二计算得到,D3依据以下公式三计算得到;公式一:D1=(6/13~4/5)*d;d为砂芯的每个位置所对应形成的铸件的壁厚,对于一个确定的铸件,d为已知量,单位为mm;公式二:式中:H为静水压高度,静水压高度为所述砂芯内型腔形成的铸件的最高点距离外部浇注系统的浇口盆的口部的高度差与所述砂芯的一个位置距离砂芯内型腔形成的铸件的最高点的高度差的和,单位为mm;h为所述铸件高度,单位为mm;公式三:式中:d为砂芯的每个位置所对应形成的铸件的壁厚,单位为mm;h为所述铸件高度,单位为mm。本专利技术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吃砂量厚度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在不发生跑火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吃砂量厚度,降低了3D打印成本并提高了打印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铸造裸浇方法实施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浇口盆10、砂芯20、铸件3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铸造裸浇方法,包括打印砂芯的步骤,在打印砂芯的步骤中,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决定了此处砂芯的壁厚,砂芯的壁厚决定了打印时形成的砂芯的厚度,所述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依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D=D1+max(D2,D3)式中:D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1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砂芯溃散层厚度,单位为mm;D2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抗静水压力所需的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3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抗石墨膨胀力所需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1依据以下公式一计算得到,D2依据以下公式二计算得到,D3依据以下公式三计算得到;公式一:D1=(6/13~4/5)*d;d为砂芯的每个位置所对应形成的铸件的壁厚,对于一个确定的铸件,d为已知量,单位为mm;例如,D1与d的关系的几种较佳实施例查询表如下:公式二:式中:H为静水压高度,静水压高度为所述砂芯20内型腔形成的铸件30的最高点a点距离外部浇注系统的浇口盆10的口部b点的高度差L与所述砂芯20的一个位置c点距离砂芯内型腔形成的铸件30的最高点a点的高度差m的和,单位为mm;各点位置可参见图1。c点即为本专利技术中待计算的砂芯上的位置点。h为所述铸件高度,单位为mm;公式三:式中:d为砂芯的每个位置所对应形成的铸件的壁厚,单位为mm;h为所述铸件高度,单位为mm;对于一个确定的铸件而言,h为所述铸件高度,为一确定值,d为该铸件的砂芯设计时已经确定值,H也为针对该铸件而设计的浇注系统及砂芯成型后确定的值。进一步,所述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的计算公式适用于位于砂芯的侧面和/或顶面的每个位置。进一步,对于砂芯位于砂芯的底面的每个位置时,所述砂芯的底面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的计算公式为:D底=1.5*D。进一步,所述铸件为灰铁铸件时,D3=0,所述灰铁铸件的砂芯的侧面和/或顶面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的计算公式为:D灰=D1+D2,D1和D2为上述的D1和D2。进一步,灰铁铸件铸造中,对于砂芯的每个位置位于砂芯的底面时,所述砂芯的底面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的计算公式为:D灰底=1.5*D灰。进一步,所述打印砂芯还包括砂芯分型的步骤,所述砂芯采用水平分型,水平分型的分型面包括平面段和折线段,折线段分型面位于砂芯的芯砂内,折线段分型面与平面段分型面呈75°-85°的夹角,且上型的分型面和下型分型面之间的间隙为0.5-1mm。此防跑火分型面,即使上箱砂芯受浮力上浮,折线处间隙依然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进而有效阻止了铁水跑火。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裸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砂芯的步骤,在打印砂芯的步骤中,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决定了此处砂芯的壁厚,砂芯的壁厚决定了打印时形成的砂芯的厚度,所述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依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D=D1+max(D2,D3)式中:D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1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砂芯溃散层厚度,单位为mm;D2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抗静水压力所需的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3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抗石墨膨胀力所需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1依据以下公式一计算得到,D2依据以下公式二计算得到,D3依据以下公式三计算得到;公式一:D1=(6/13~4/5)*d;d为砂芯的每个位置所对应形成的铸件的壁厚,对于一个确定的铸件,d为已知量,单位为mm;公式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裸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砂芯的步骤,在打印砂芯的步骤中,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决定了此处砂芯的壁厚,砂芯的壁厚决定了打印时形成的砂芯的厚度,所述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依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D=D1+max(D2,D3)式中:D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1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砂芯溃散层厚度,单位为mm;D2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抗静水压力所需的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3为砂芯的每个位置的抗石墨膨胀力所需吃砂量厚度,单位为mm;D1依据以下公式一计算得到,D2依据以下公式二计算得到,D3依据以下公式三计算得到;公式一:D1=(6/13~4/5)*d;d为砂芯的每个位置所对应形成的铸件的壁厚,对于一个确定的铸件,d为已知量,单位为mm;公式二:式中:H为静水压高度,静水压高度为所述砂芯内型腔形成的铸件的最高点距离外部浇注系统的浇口盆的口部的高度差与所述砂芯的一个位置距离砂芯内型腔形成的铸件的最高点的高度差的和,单位为mm;h为所述铸件高度,单位为mm;公式三:式中:d为砂芯的每个位置所对应形成的铸件的壁厚,单位为mm;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江苏少静孟庆文宋亮马勇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