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67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精度高、连续性好的连续冲压模具,包括机架;上模,所述上模的下部并排设置有多组冲压柱;下模,所述下模的上部与所述冲压柱对应位置处形成有多组冲压孔;送料台,所述送料台能够夹持并连续运输工件至上模和下模之间;卸料部,所述卸料部置于所述下模的工艺下游,并接收所述下模拆卸掉的工件;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下模的冲压孔的两侧,且所述定位组件能够抵靠所述工件的两侧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连续冲压模具,通过多组冲压柱和冲压孔,并利用配合使用的送料台,能够实现工件连续的冲孔加工,提高生产效率,无需调整冲头即可完成整体的加工,提高了加工精度。

A continuous stamp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inuous stamping die with high machining precision and good continuity, including a frame, a upper die, and a multi group of punching columns arrang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die; the upper die is formed with a number of punching holes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stamping column, and the feeding table can be clamped and connected. The unloading part is located downstream of the process of the lower die and receives the disassembled pieces of the lower die, and the positioning component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unching hole of the lower die, and the positioning component can be counterbalanced on both sides of the workpiece. A continuous stamping di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a number of punching columns and punching holes, and using the matched feed table, can realize continuous punching processing of the workpiece,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without the need to adjust the punch to complete the whole processing, and improve the processing prec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五金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冲压磨具。
技术介绍
在五金件加工中,在冲压、冲孔时会用到模具,利用上下模对工件进行冲压加工,但是现有的冲压、冲孔模具都是独立的,没有一套能够之间将所有孔一次冲孔完成的装置,在现有的模具加工中,需要来回切换冲压头的位置,以便使其能够在工件的对应位置冲孔,而调节过程虽然可以人工和自动控制,但是,还是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加工后的工件质量参差不齐;而现今有一种连续冲孔的模具,但是由于传输过程中没有对工件很好的定位,导致冲孔后的工件质量还是良莠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连续性好的连续冲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连续冲压模具,包括:机架;上模,所述上模的下部并排设置有多组冲压柱;下模,所述下模的上部与所述冲压柱对应位置处形成有多组冲压孔;送料台,所述送料台能够夹持并连续运输工件至上模和下模之间;卸料部,所述卸料部置于所述下模的工艺下游,并接收所述下模拆卸掉的工件;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下模的冲压孔的两侧,且所述定位组件能够抵靠所述工件的两侧边;所述定位组件为转动件,所述工件通过送料台在模具中移动时,所述定位组件绕其轴线转动。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具有合模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合模组件包括固连于下模上的合模柱、以及固连于所述上模下的合模槽,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时,所述合模柱插设于所述合模槽内。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工件通道,所述冲压孔位于所述工件通道内;所述合模柱位于所述工件通道的两侧;且所述定位组件为设置于相邻冲压孔中间的定位圆辊。进一步的,所述送料台包括一主体,以及固定于所述主体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内具有送料部,所述送料部为并排设置的多个圆辊。进一步的,所述圆辊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的工艺下游一端具有拆卸切刀。进一步的,所述卸料部为倾斜向下设置的滑道,所述卸料部的输出端具有收集箱。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圆辊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垫。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续冲压模具,通过多组冲压柱和冲压孔,并利用配合使用的送料台,能够实现工件连续的冲孔加工,提高生产效率,无需调整冲头即可完成整体的加工,提高了加工精度。另外,在上下模之间设计的定位定位组件能够对工件实现限位,确保送料台在辅助工件移动过程中工件能够不偏离轨道地行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冲压模具的下模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上模;3、下模;4、工件;5、送料台;6、圆辊;7、卸料部;8、合模柱;9、合模槽;10、冲压柱;11、拆卸切刀;12、工件通道;13、冲压孔;14、定位圆辊;15、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连续冲压模具,包括:机架1;上模2,上模2的下部并排设置有多组冲压柱10;下模3,下模3的上部与冲压柱10对应位置处形成有多组冲压孔13;送料台5,送料台5能够夹持并连续运输工件至上模2和下模3之间;卸料部7,卸料部7置于下模3的工艺下游,并接收下模3拆卸掉的工件4;定位组件,定位组件位于下模3的冲压孔13的两侧,且定位组件能够抵靠工件4的两侧边;定位组件为转动件,工件通过送料台5在模具中移动时,定位组件绕其轴线转动。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续冲压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2和下模3,为了能够连续冲压工件4,本实施例的上模2和下模3内具有连续设置的多组冲压柱10和冲压孔13,并通过装置前端的送料台5将将工件4输送至模具内,冲压后,将冲压后的工件4拆卸并通过卸料部7输送至收集装置内。本实施例为了让工件4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横向位移,在下模3处对称设置了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能够抵靠工件4的两侧,并且不会对工件4的移动造成阻碍。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上模2和下模3之间具有合模组件。其中,合模组件包括固连于下模3上的合模柱8、以及固连于上模2下的合模槽9,上模2和下模3合模时,合模柱8插设于合模槽9内。合模组件主要是在上模2和下模3合模过程中起到一定导向和限位作用的组件,其主要包括合模柱8和合模槽9,在上模2下降时,合模柱8插设于合模槽9内,避免了上模2出现水平的位移,让合模效果更好,确保冲压柱10能够较准确地穿过工件4并深入相对应的冲压孔13内,提高了冲压的精度。优选的,本实施例的下模3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工件通道12,冲压孔13位于工件通道12内;合模柱8位于工件通道12的两侧;且定位组件为设置于相邻冲压孔13中间的定位圆辊14。本实施例的定位圆辊14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垫15。这样设计可以让定位圆辊15在夹持工件时不会损伤工件4,并在工作时辅助调节工件4的输送效率。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送料台5包括一主体,以及固定于主体上的夹持部,夹持部内具有送料部,送料部为并排设置的多个圆辊6。其中,圆辊6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垫15。本实施例的送料台5一方面可以通过夹持部夹持固定工件4、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圆辊6辅助工件4移动,并保护工件4的侧边不受损伤。更优选的,工件4冲孔后,需要将连续的工件4裁剪开,因此,本实施例的上模2的工艺下游一端具有拆卸切刀11。工作时,前方的冲压柱10不断冲孔,而当最下游的拆卸切刀的下方有工件4时就可以随着冲孔对工件4进行裁剪,整个作业十分连贯。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卸料部7为倾斜向下设置的滑道,卸料部7的输出端具有收集箱。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续冲压模具,通过多组冲压柱10和冲压孔13,并利用配合使用的送料台5,能够实现工件4连续的冲孔加工,提高生产效率,无需调整冲头即可完成整体的加工,提高了加工精度。另外,在上下模之间设计的定位定位组件能够对工件4实现限位,确保送料台5在辅助工件4移动过程中工件4能够不偏离轨道地行进。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上模(2),所述上模(2)的下部并排设置有多组冲压柱(10);下模(3),所述下模(3)的上部与所述冲压柱(10)对应位置处形成有多组冲压孔(13);送料台(5),所述送料台(5)能够夹持并连续运输工件至上模(2)和下模(3)之间;卸料部(7),所述卸料部(7)置于所述下模(3)的工艺下游,并接收所述下模(3)拆卸掉的工件(4);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下模(3)的冲压孔(13)的两侧,且所述定位组件能够抵靠所述工件(4)的两侧边;所述定位组件为转动件,所述工件(4)通过送料台(5)在模具中移动时,所述定位组件绕其轴线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上模(2),所述上模(2)的下部并排设置有多组冲压柱(10);下模(3),所述下模(3)的上部与所述冲压柱(10)对应位置处形成有多组冲压孔(13);送料台(5),所述送料台(5)能够夹持并连续运输工件至上模(2)和下模(3)之间;卸料部(7),所述卸料部(7)置于所述下模(3)的工艺下游,并接收所述下模(3)拆卸掉的工件(4);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下模(3)的冲压孔(13)的两侧,且所述定位组件能够抵靠所述工件(4)的两侧边;所述定位组件为转动件,所述工件(4)通过送料台(5)在模具中移动时,所述定位组件绕其轴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和下模(3)之间具有合模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组件包括固连于下模(3)上的合模柱(8)、以及固连于所述上模(2)下的合模槽(9),所述上模(2)和下模(3)合模时,所述合模柱(8)插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如杜尚鑫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铭青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