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织梭子用人造宝石撑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525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丝织梭子用人造宝石撑针,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抗折强度大、耐化学腐蚀、绝缘性能好等优良性能,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硬质合金等材料撑针硬度及耐磨性差的问题,是一种制作梭子撑针的极为理想的材料。这种撑针能多次反复使用,改进了的结构设计,使其装卸方便。(*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丝织设备中梭子上用的撑针。目前,普遍使用的丝织梭子上的撑针,都是由硬质钢材或硬质合金材料加工而成。金属撑针由于其硬度及耐磨性较差,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一般为几周),就会出现沟槽,这样就导致过往的细丝起毛,或刮去丝胶,甚至被割断,从而影响丝绸的质量。有些工厂曾改用陶瓷等材料的撑针来代替金属撑针,但终因陶瓷本身具有的质脆的弱点,经受不住高速自动丝织机强烈的冲击震动,引起折裂或震断,因此没有能获得成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硬度高、耐磨、耐高温、绝缘性能好的丝织梭子用人造宝石撑针。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单晶体的人造宝石,在金刚钻刀片切割机上将梨状的人造宝石切成端面为正方形的条子,通过磨床磨成宝石圆梗,然后按需要长度切割成两端均为平面的圆柱形撑针。根据需要,还可以对宝石撑针进行高温退火处理,使它的抗折强度有所增加。本技术提供的丝织梭子用撑针,由于其采用了人造宝石,相比现有技术有以下特出优点其硬度达到莫氏9级;对钢的干摩擦系数为0.14;在常温下不受酸碱侵蚀。在快慢速丝织机上对几种硬质的磨损力强的丝织品种进行连续的长期试用,未曾见任何磨损或沟槽现象,所以可以反复回收使用。由于撑针两端均采用平面形状,所以安装时采用压入法工艺,保证了撑针不受损伤,并且不会产生歪斜现象。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人造宝石撑针的剖面图。图2为人造宝石撑针安装在梭子上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材料采用白色或红色的人造宝石,通过切割和磨床上加工制成表面光滑的圆柱状撑针[1],撑针[1]的两端[2]和[3]均为平面,其直径和长度视需要而定,一般取直径为1.2-2.8mm,长度为10-28mm。本技术与木梭的连接安装见图2。安装前,木梭[4]的上下两层都钻好孔,孔径比撑针直径大0.05mm,安装时将宝石撑针轻轻压入木梭[4]上预先钻好的孔内,在撑针[1]压到孔的底部后,再用直径与宝石撑针相同的木梗[5]或其它封头材料推入到孔的剩余长度部分,并用砂纸修平于梭子上端平面。在梭子更新时,原来的宝石撑针可以用特制的软口钳拔出,仍可以继续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丝织梭子用撑针,由硬质材料组成,形状为圆柱体,其特征是撑针由人造宝石加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针,其特征是撑针[1]的两端[2]、[3]均为平面。专利摘要一种丝织梭子用人造宝石撑针,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抗折强度大、耐化学腐蚀、绝缘性能好等优良性能,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硬质合金等材料撑针硬度及耐磨性差的问题,是一种制作梭子撑针的极为理想的材料。这种撑针能多次反复使用,改进了的结构设计,使其装卸方便。文档编号D03J5/00GK2042086SQ8822061公开日1989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卫志孝 申请人:苏州晶体元件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织梭子用撑针,由硬质材料组成,形状为圆柱体,其特征是撑针[f]由人造宝石加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志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晶体元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