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88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4:03
本文公布了一种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包括电磁线盘、风扇、底壳和反射罩,所述电磁线盘和风扇设置在底壳内,所述反射罩设置在电磁线盘的外周,所述反射罩由倾斜设置的板材围成,所述反射罩从下端向上端呈倾斜向外扩张设置,所述反射罩对应所述风扇设置有用于引导冷风进入其内部的进风孔,以及引导气体携带热量排出的出风孔。本文涉及厨房家电领域,提供了一种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能够提高电磁波反射效率,降低电磁辐射,同时还能解决屏蔽罩内电磁线盘的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电磁加热器具因其安全、无明火、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而广受用户喜爱,但是又由于电磁加热器具的电磁线盘产生的电磁场不能全部被锅具吸收,导致电磁加热器具会产生电磁辐射,给用户带来困扰。目前,一些市场上的电磁加热器具会在电磁线盘周围增加竖直设置的屏蔽环或者导磁条,用于反射电磁波,从而降低电磁辐射。但是当电磁波垂直射向屏蔽环时,无法被完全吸收或屏蔽,大部分磁力线会穿透屏蔽环,导致电磁屏蔽效率大大降低。另外,为了取得较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屏蔽环会贴近面板设置,这样会对电磁线盘的散热造成影响,可能导致电磁线盘过热;而为了散热,屏蔽环可采用带孔材料或者采用金属筛网,但是在屏蔽环上均匀的孔虽然方便了气流的通过,但气流方向紊乱,散热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还存在电磁场泄露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能够提高电磁波反射效率,降低电磁辐射,同时还能解决屏蔽罩内电磁线盘的散热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包括电磁线盘、风扇、底壳和反射罩,所述电磁线盘和风扇设置在底壳内,所述反射罩设置在电磁线盘的外周,所述反射罩由倾斜设置的板材围成,所述反射罩从下端向上端呈倾斜向外扩张设置,所述反射罩对应所述风扇设置有用于引导冷风进入其内部的进风孔,以及引导气体携带热量排出的出风孔。该反射罩将电磁波向锅具方向反射,提高电磁波反射效率,降低电磁辐射,同时,进风孔和出风孔引导冷风进入带走电磁线盘热量,解决了电磁线盘的散热问题。另外,反射后的电磁波可加热锅具底部,形成功耗热能二次利用,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优选地,所述出风孔对应所述进风孔设置在所述反射罩远离所述风扇一侧,其可提高进风和出风效率,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优选地,所述反射罩呈喇叭状,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穿通所述反射罩的侧壁。优选地,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用于引导冷风吹向电磁线盘的扰流片,该扰流片可增加流向电磁线盘的风量,进一步降低电磁线盘温升。优选地,所述扰流片设置在所述风扇与出风孔之间,确保其处于冷风流道内,有效引导冷风吹向电磁线盘。优选地,所述进风孔设置有向所述电磁线盘延伸的翻边,可引导通过进风孔的冷风流向电磁线盘。优选地,所述进风孔的水平宽度为1-10mm,保证足够的进风量。优选地,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都为蜂窝状排布的多个圆孔,或为水平排布的多个长条孔。优选地,所述扰流片为安装于所述底壳上的反射板冲压而成。优选地,所述翻边突出所述反射罩的长度为1-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反射罩将电磁波向锅具方向反射,提高电磁波反射效率,降低电磁辐射,同时,进风孔和出风孔引导冷风进入带走电磁线盘热量,解决了电磁线盘的散热问题。本技术的反射后的电磁波电磁加热锅具底部,避免了对电磁线盘有用功磁力线造成干涉,且形成功耗热能二次利用,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本技术的出风孔对应进风孔设置在反射罩远离风扇一侧,其可提高进风和出风效率,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本技术的底壳设置有用于引导冷风吹向电磁线盘的扰流片,可增加流向电磁线盘的风量,进一步降低电磁线盘温升。本技术的所述进风孔设置有向电磁线盘延伸的翻边,可引导通过进风孔的冷风流向电磁线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电磁加热器具截面第一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电磁加热器具示意图;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反射罩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的电磁加热器具截面第二示意图;图7为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8为实施例二的电磁加热器具截面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二的反射板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三的反射罩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三的进风孔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面板、2-电磁线盘、3-底壳、301-螺柱、4-反射罩、401-进风孔、402-出风孔、403-折弯部、404-翻边、5-风扇、6-反射板、601-安装孔、7-螺钉、8-扰流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7所示的本技术的电磁加热器具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该电磁加热器具包括面板1、电磁线盘2、风扇5、底壳3和反射罩4,其中,电磁线盘2和风扇5设置在底壳3内,反射罩4设置在电磁线盘2的外周,反射罩4由倾斜设置的板材围成且该反射罩4从下端向上端呈倾斜向外扩张设置,特别地,该反射罩4对应风扇5设置有用于引导冷风进入其内部的进风孔401,以及引导气体携带热量排出的出风孔402。该电磁加热器具的反射罩4能将电磁波向锅具方向(即向面板1的上侧)反射,提高电磁波反射效率,降低电磁辐射,同时,进风孔401和出风孔402可引导冷风进入带走电磁线盘2的热量,解决了电磁线盘2的散热问题。另外,反射后的电磁波可加热面板1上的锅具,形成功耗热能二次利用,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具体地,如图1至图7所示,反射罩4的上端与面板1贴合,反射罩4呈喇叭状,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其中,反射罩4的板材优选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该反射罩4可将往四周扩散的电磁波向上侧反射,作用于锅具,达到电磁屏蔽作用,而进风孔401和出风孔402则穿通该反射罩4的侧壁。同时,底壳3上水平设置有反射板6,该反射板6设置在电磁线盘2的下侧,其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铜等,其可将往下侧扩散的电磁波向面板1方向反射。由此,反射罩4和反射板6共同作用,有效屏蔽电磁辐射,提升设备使用安全性。另外,该底壳3上还设置有螺柱301,该反射罩4对应螺柱301设置有弯折部403,弯折部403设置有通孔,使其能够套设在螺柱301上,且弯折部403通过螺钉7与底壳3固定,确保反射罩4安装牢固可靠。特别地,如图1和图5所示,该进风孔401靠近风扇5设置,该出风孔402设置在反射罩4远离风扇5的一侧,且出风孔402靠近底壳3的出风口,进风孔401与出风孔402对应设置,可提高进风和出风效率,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其中,该进风孔401和出风孔402都为蜂窝状排布的多个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10mm,圆孔的孔径优选为8mm,保证足够的冷风进入反射罩4内。当该电磁加热器具工作时,电磁线盘2会积聚热量,致使反射罩4内的温升明显,同时,风扇5会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底壳3的内部,靠近风扇5的一端风压比较高,散热气流会由进风孔401进入到反射罩4内,流经电磁线盘2表面,在对电磁线盘2散热后从出风孔402流出,有效解决电磁线盘2的散热问题。实施例二请参阅图8和图9所示的本技术的电磁加热器具的实施例二。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底壳上设置有扰流片。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该底壳3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引导冷风吹向电磁线盘2的扰流片8,该扰流片8可增加吹向电磁线盘2的风量,进一步降低电磁线盘2温升。其中,该扰流片8设置在风扇5与出风孔402之间,确保其处于冷风流道内,可有效引导冷风吹向电磁线盘2。扰流片8为安装于底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包括电磁线盘、风扇、底壳和反射罩,所述电磁线盘和风扇设置在底壳内,所述反射罩设置在电磁线盘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由倾斜设置的板材围成,所述反射罩从下端向上端呈倾斜向外扩张设置,所述反射罩对应所述风扇设置有用于引导冷风进入其内部的进风孔,以及引导气体携带热量排出的出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包括电磁线盘、风扇、底壳和反射罩,所述电磁线盘和风扇设置在底壳内,所述反射罩设置在电磁线盘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由倾斜设置的板材围成,所述反射罩从下端向上端呈倾斜向外扩张设置,所述反射罩对应所述风扇设置有用于引导冷风进入其内部的进风孔,以及引导气体携带热量排出的出风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对应所述进风孔设置在所述反射罩远离所述风扇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呈喇叭状,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穿通所述反射罩的侧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反射罩的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用于引导冷风吹向电磁线盘的扰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田海峰陈位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