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极管偏置电路
本技术涉及偏置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极管偏置电路。
技术介绍
滤波器用来消除电源谐波和无功补偿,包括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包括开关电容滤波和连续时间滤波;滤波器通常包括放大增益电路,往往放大增益电路的输入源的线性度决定了整个滤波器的品质。现有的放大增益电路的偏置电压通常采用运算放大器以及电阻和温度补偿电路等输出,但是众所周知电阻延迟较高,输出偏置电压的线性效果并不好,这也就导致了整个滤波器的效果受到限制。本技术中巧妙的利用两个场效应管组成跨导复制电路,将偏置电流通过跨导复制电路转换成参考电压输出,更为重要的是跨导复制电路具有自动开启和关闭的性质,等效于电阻与开关的设置,但是场效应管相对于电阻的延迟时间短很多,从而实现了整个偏置电路输出的偏置电压的线性度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偏置电路因采用电阻因电阻自身的延迟而导致偏置电压输出的电压线性度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极管偏置电路。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极管偏置电路,包括:第一偏置电流电路:输出第一偏置偏置电流;第二偏置电流电路:输出与第一偏置电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极管偏置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置电流电路(110):输出第一偏置偏置电流;第二偏置电流电路(120):输出与第一偏置电流异步的第二偏置电流;跨导复制电路(300):接收异步的第一偏置偏置电流和第二偏置电流并产生周期性的偏置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极管偏置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置电流电路(110):输出第一偏置偏置电流;第二偏置电流电路(120):输出与第一偏置电流异步的第二偏置电流;跨导复制电路(300):接收异步的第一偏置偏置电流和第二偏置电流并产生周期性的偏置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跟随电路(200),所述电压跟随电路(200)接收偏置电压并隔离输出标准偏置电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导复制电路(300)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9和第二场效应管Q10;第一场效应管Q9的源极同时与第一偏置电流电路(110)的输出端和第二偏置电流电路(12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9的栅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10的栅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9的漏极与第二场效应管Q10的漏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10的漏极与第一场效应管Q9的栅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10的源极接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9和第二场效应管Q10的增益系数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置电流电路(110)包括第一电源V1、第一开关φ1、第二开关φ2、第三场效应管Q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四场效应管Q2、第五场效应管Q3和第六场效应管Q4;第三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一电源V1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第一开关连接,第一开关φ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C1的高电位端和第二开关φ2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φ2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高电位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低电位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第五场效应管Q3的源极连接,第五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第一电容C1的低电位端连接并同时接地;第五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第四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第三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第一电源V1连接;第六场效应管Q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跃,邓家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