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52825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石墨‑液态金属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包括原料石墨粉和导电炭黑,石墨粉和导电炭黑的质量比为2~6:1。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将所制备的石墨‑液态金属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印制于玻璃等衬底上,经200‑600℃退火形成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液态金属的导电性和室温流动性,使其与基体接触良好,提高电极的界面导电能力,同时利用液态金属的高温体积微变化消除碳基电极退火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液态金属复合优化了碳电极的界面接触特性从而降低其方块电阻,用于全印刷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对电极,能够改善器件的光伏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
,进一步属于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属于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具有成本低、可湿法制备,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学术界和产业界都极大关注,光电转换效率从2009年最初报道的3.8%迅速增长到2016年的22.1%,产业化前景较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对电极主要接受钙钛矿光生激子分离后产生的空穴,这就要求所选对电极材料的功函要和钙钛矿材料的最高占据态(HOMO)能级匹配,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统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昂贵的Au作为对电极,不仅材料成本较高,而且还需要高额的蒸镀设备。为了追求高效率、高稳定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许多重大的努力和研究主要集中于钙钛矿薄膜工程、器件结构优化、空穴传输材料的选择等方面。经过众多科学家的探索攻关,在高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稳定性一直是制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在众多的空穴提取电极材料中,碳电极无疑比较有前景的,碳膜作为电池的顶电极,它可以充当一张疏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液态金属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包括石墨粉、导电炭黑和液态金属,其中石墨粉和导电炭黑的质量比为2~6 : 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液态金属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包括石墨粉、导电炭黑和液态金属,其中石墨粉和导电炭黑的质量比为2~6: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液态金属为石墨粉和导电炭黑总质量的0~15%。3.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的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金属为金属合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碳对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石墨粉的粒径为1000~8000目。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复合碳对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按配方配比称量各原料,混匀后得到物料a备用;B.物料a中加入物料a体积2~3.5倍的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清菊张裕敏赵建红张瑾朱忠其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