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速器,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
技术介绍
永磁调速器是通过永磁体的磁力耦合调速,实现电动机和负载的软(磁)连接,无任何影响电网的谐波产生,可靠性高,并可在高温、低温、潮湿、肮脏、易燃易爆、电压不稳及雷电等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大幅减轻机械振动,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冶金、石化,造纸、市政、舰船、灌溉及采矿等行业。而目前常用的永磁调速器均是通过调整气隙来实现转速调整的,磁路调节器的功率消耗大,且存在扭矩传递能力差、装配难度高、浪费大量稀土资源等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CN2015108084423提出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从保持磁隙不变、改变磁力线的数量入手去设计的永磁调速器,通过控制永磁转子对外展现的磁性大小,从而达到改变转矩的目的。但输入、输出之间存在滑差,无法实现同步,且滑差产生的热量被消耗掉,转矩传递能力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降低磁路调节器功率消耗、提高扭矩传递能的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目前的永磁调速器都是通过改变导体转子与永磁转子之间的气隙从而控制导体转子切割磁力线的多少,来实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输入轴(3)连接的电枢转子、位于电枢转子末端且与电枢转并列设置的电枢定子以及与输出轴(7)连接的位于电枢转子及电枢定子圆周内侧的内磁转子;所述的电枢转子包括铁芯(5)、沿铁芯(5)内圆周面周向分布的绕组线圈B(6);所述的电枢定子包括固定座(1)及沿固定座(1)内圆周面周向分布的绕组线圈A(4);所述的内磁转子沿其外圆周面并列分布有永磁体B(8)和永磁体A(2);所述的永磁体B(8)和永磁体A(2)分别与绕组线圈B(6)和绕组线圈A(4)对应设置;所述的绕组线圈B(6)与绕组线圈A(4)之间连接有用于电能转换的控制系统(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输入轴(3)连接的电枢转子、位于电枢转子末端且与电枢转并列设置的电枢定子以及与输出轴(7)连接的位于电枢转子及电枢定子圆周内侧的内磁转子;所述的电枢转子包括铁芯(5)、沿铁芯(5)内圆周面周向分布的绕组线圈B(6);所述的电枢定子包括固定座(1)及沿固定座(1)内圆周面周向分布的绕组线圈A(4);所述的内磁转子沿其外圆周面并列分布有永磁体B(8)和永磁体A(2);所述的永磁体B(8)和永磁体A(2)分别与绕组线圈B(6)和绕组线圈A(4)对应设置;所述的绕组线圈B(6)与绕组线圈A(4)之间连接有用于电能转换的控制系统(9),所述的电枢转子上安装有滑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接在绕组线圈B(6)两端的整流模块、接在整流模块输出端正负极之间的调节控制电路和三相桥式逆变电路;三相桥式逆变电路输出端接绕组线圈A(4);所述的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包括六个场效应管(VT1-VT6);所述的调节控制电路包括三个霍尔元件(U1-U3)及一控制芯片(U4);三个霍尔元件(U1-U3)的电源端、接地端分别接至整流模块输出端正极、负极,三个霍尔元件(U1-U3)的输出端均接至控制芯片(U4)输入端,控制芯片(U4)电源端接整流模块输出端正极,控制芯片(U4)的输出端分别接在六个场效应管(V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俊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洁盟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