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均匀性的表面贴装型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668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均匀性的表面贴装型元件,包括封装元件,封装元件外部设置有卡合封装,卡合封装包括上封装和下封装,下封装表面设置有元件槽,上封装的底面连接有卡扣,下封装的顶面设置有卡孔,卡扣均插设在卡孔内,封装元件连接有均匀引脚结构,且均匀引脚结构包括连接在封装元件表面的均匀分布的内引脚,下封装的侧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引脚槽,引脚槽内固定插设有外引脚,外引脚和对应的内引脚均通过过电流保护连接结构连接,该装置能够使表面贴装型元件的均匀性更高,使元件在焊接和接通时,不会使封装受热不均,影响元件的性能,同时增加了过电流保护措施,使得流过元件的电流过高时,不会直接烧毁元件,且修复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均匀性的表面贴装型元件
本技术涉及表面贴装型元件
,具体为一种高均匀性的表面贴装型元件。
技术介绍
表面贴装器件,它是SMT元器件中的一种。在电子线路板生产的初级阶段,过孔装配完全由人工来完成。首批自动化机器推出后,它们可放置一些简单的引脚元件,但是复杂的元件仍需要手工放置方可进行波峰焊。表面组装元件主要有矩形片式元件、圆柱形片式元件、复合片式元件、异形片式元件。表面贴装元件在大约二十年前推出,并就此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从无源元件到有源元件和集成电路,最终都变成了表面贴装器件(SMD)并可通过拾放设备进行装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所有的引脚元件最终都可采用SMD封装。现有的表面贴装型元件多是在元件的两侧连接有两个引线,并用封装层将元件和引线包覆成圆片状或方形状,封装层的外部留有两个引线头,达到将元件制成贴片式的目的。如申请号为201620681451.0的名称为一种表面贴装型元件的装置,该装置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与元件接触,再用封装层将元件及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包覆成圆片状,封装层外部留有第一引线接头和第二引线接头。该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圆片元件改造成贴装式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均匀性的表面贴装型元件,包括封装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元件(1)的外部设置有卡合封装(2),且卡合封装(2)包括上封装(201)和下封装(202),所述下封装(202)的表面设置有元件槽(203),且封装元件(1)放置在元件槽(203)内,所述上封装(201)的底面连接有若干个卡扣(204),所述下封装(202)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卡孔(205),且卡扣(204)均插设在对应的卡孔(205)内;所述封装元件(1)连接有均匀引脚结构(3),且均匀引脚结构(3)包括连接在封装元件(1)表面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内引脚(301),所述下封装(202)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引脚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均匀性的表面贴装型元件,包括封装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元件(1)的外部设置有卡合封装(2),且卡合封装(2)包括上封装(201)和下封装(202),所述下封装(202)的表面设置有元件槽(203),且封装元件(1)放置在元件槽(203)内,所述上封装(201)的底面连接有若干个卡扣(204),所述下封装(202)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卡孔(205),且卡扣(204)均插设在对应的卡孔(205)内;所述封装元件(1)连接有均匀引脚结构(3),且均匀引脚结构(3)包括连接在封装元件(1)表面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内引脚(301),所述下封装(202)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引脚槽(302),且在引脚槽(302)内固定插设有外引脚(303),所述外引脚(303)和对应的内引脚(301)均通过过电流保护连接结构(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均匀性的表面贴装型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电流保护连接结构(4)包括设置在内引脚(301)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臻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策越塑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