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23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壳体的上端一侧设有除尘装置,所述壳体和支撑板的下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壳体内设有输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这种中频电炉捞渣机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对周围灰尘进行吸收,防止工人呼吸中带有灰尘,导致工人产生疾病,并且在对捞渣机进行维修时可以将捞渣机的行走机构从底部推出,用完之后再将行走机构收回,这种解决了现在捞渣机无法对灰尘吸收和行走机构的自由伸缩问题。

A medium frequency electric furnace slagg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dium frequency electric furnace slag fishing machine, including a shell.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device, a dust removal device is provided on one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walking mechanism, and a conveying device is provided in the shell. The use of the medium frequency electric furnace slag fishing machine can better absorb the surrounding dust, prevent the workers' breathing with dust, cause the workers to produce the disease, and can launch the walking mechanism from the bottom when the slagging machine is repaired and then take back the walking mechanism after the use, which solves this problem. Now the slag collecting machine can not absorb dust and move fre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炉捞渣机
,尤其涉及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
技术介绍
现在捞渣机非常的普遍,各种行业都需要捞渣机,并且在合金自动配料系统中的中频电炉中也要使用捞渣机,但是现有的捞渣机在维修时非常的艰难,有得捞渣机也有行走机构,但是放在中频电炉下,行走机构很容易移动造成危险,并且中频电炉用完后会产生灰尘,在螺旋输料管运送完后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导致周围工人呼吸中有大量的灰尘,为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壳体的上端一侧设有除尘装置,所述壳体和支撑板的下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壳体内设有输送装置。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壳体的下端固定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两端侧壁之间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两侧固定有两个第二压杆,两个第二压杆均贯穿设有套管,两个套管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压杆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之套管内,所述第二压杆的末端固定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上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上固定有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板的上端,两个第一压杆共同固定有压板。优选地,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壳体的上端一侧固定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等间距设有多个过滤板,所述过滤箱上固定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吸风管,所述第一吸风管贯穿过滤箱和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下端,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一侧上设有第三保护箱,所述第三保护箱内的顶部固定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贯穿第三保护箱的侧壁和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下端,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第四滚轮,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一侧固定有第五滚轮,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凹槽的下端一侧固定有第二保护箱,所述第二保护箱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二保护箱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二保护箱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末端固定有第一螺杆,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杆贯穿第一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凹槽内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丝杆,所述丝杆贯穿贯穿第一安装板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板的一侧,两个丝杆固定在第一凹槽内的固定在第一凹槽内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螺杆位于两个丝杆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端另一侧固定有第六滚轮,所述第一安装板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均安装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槽的一端均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的末端固定在第一滑块的一侧,两个第一滑块共同固定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七滚轮,所述第七滚轮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吸风管,所述第二吸风管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吸风孔,所述第一吸风管贯穿第七滚轮并和第二吸风管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二吸风内,所述第四滚轮上缠绕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依次经过第五滚轮、第二滚轮、第七滚轮、第一滚轮、第六滚轮和第三滚轮并固定在第四滚轮上。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壳体和支撑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的第二保护箱,所述第二保护箱内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二保护箱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二保护箱的下端,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缠绕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末端固定有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壳体和支撑板的下段两侧,所述转动杆上固定有第二螺杆,所述壳体和支撑板的四角均固定有第一支撑杆,同一侧的第一支撑杆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共同固定有横板,同一组的两个第一支撑杆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开口,同一组的两个第一支撑杆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安装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共同固定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上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杆贯穿第二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二移动板的下端,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连接在横板上,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两端贯穿两个开口并延伸到第一支撑杆内,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固定有行走机构。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壳体的侧壁上固定的第四保护箱,所述第四保护箱内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贯穿第四保护箱和壳体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固定有螺旋输料管,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在螺旋输料管上。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或第二驱动装置都为伺服电机。优选地,述第一吸风管为伸缩软管。优选地,所述过滤箱侧一侧铰接有封盖。本专利技术中,在使用时第四驱动装置的转动使螺旋输料管将物品运输到顶端,之后通过多个吸风孔将灰尘吸到过滤箱内,因为第一驱动装置使第四滚轮转动,第四滚轮通过第一皮带带动其余滚轮转动,最后使第七滚轮转动,第七滚轮的转动也会使第二吸风管转动,并且经过第二驱动装置和气缸使使第一移动板进行移动从而对四周进行更好的除尘作用,支撑板和壳体下端都固定有行走机构,当第三驱动装置的转动使第二皮带转动,第二皮带使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的转动使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使第二移动板上下移动,第二移动板会推动第二支撑杆将其推出第一支撑杆,从而使用,在不用时也可以将行走机构收回,在壳体晃动时,会将压板压下,压板会将两个第一压杆压下,第一压杆会使第一垫板压下,从而使弹簧进行收缩,弹簧的收缩可以减轻壳体的晃动,并且支撑板也可以对壳体进行一定的固定,这种中频电炉捞渣机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对周围灰尘进行吸收,防止工人呼吸中带有灰尘,导致工人产生疾病,并且在对捞渣机进行维修时可以将捞渣机的行走机构从底部推出,用完之后再将行走机构收回,这种解决了现在捞渣机无法对灰尘吸收和行走机构的自由伸缩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的除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的除尘正式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的第一安装板上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支撑板、3吸风机、4过滤箱、5第一保护箱、6固定板、7压板、8第二垫板、9第二压杆、10第一压杆、11第一垫板、12弹簧、13底板、14承载板、15第二驱动装置、16第一滚轮、17第七滚轮、18第二滚轮、19第三滚轮、20第一皮带、21第四滚轮、22第二保护箱、23第一螺杆、24第五滚轮、25第六滚轮、26第一安装板、27丝杆、28套管、29第二凹槽、30气缸、31第一移动板、32第一滑块、33固定块、34转动杆、35第二螺杆、36第二支撑杆、37横板、38第二滑块、39第二移动板、40第一支撑杆、41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壳体(1)的上端一侧设有除尘装置,所述壳体(1)和支撑板(2)的下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输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壳体(1)的上端一侧设有除尘装置,所述壳体(1)和支撑板(2)的下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输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壳体(1)的下端固定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两端侧壁之间固定有承载板(14),所述承载板(14)上固定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上端两侧固定有两个第二压杆(9),两个第二压杆(9)均贯穿设有套管(28),两个套管(28)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压杆(9)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之套管(28)内,所述第二压杆(9)的末端固定有第二垫板(8),所述第二垫板(8)上固定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垫板(11),所述第一垫板(11)上固定有第一压杆(10),所述第一压杆(10)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板(2)的上端,两个第一压杆(10)共同固定有压板(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电炉捞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的上端一侧固定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固定有过滤箱(4),所述过滤箱(4)内等间距设有多个过滤板(47),所述过滤箱(4)上固定有吸风机(3),所述吸风机(3)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吸风管(48),所述第一吸风管(48)贯穿过滤箱(4)和固定板(6)并延伸至固定板(6)的下端,所述固定板(6)的上端一侧上设有第三保护箱(43),所述第三保护箱(43)内的顶部固定有第三驱动装置(42),所述第三驱动装置(42)的输出轴贯穿第三保护箱(42)的侧壁和固定板(6)并延伸至固定板(6)的下端,所述第三驱动装置(42)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第四滚轮(21),所述固定板(6)的下端一侧固定有第五滚轮(24),所述固定板(6)的下端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安装板(26),所述第一凹槽的下端一侧固定有第二保护箱(22),所述第二保护箱(22)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驱动装置(1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5)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第二保护箱(22)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二保护箱(22)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5)的末端固定有第一螺杆(23),第一安装板(26)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杆(23)贯穿第一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板(26)的一侧,所述第一螺杆(23)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内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凹槽内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丝杆(27),所述丝杆(27)贯穿贯穿第一安装板(26)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板(26)的一侧,两个丝杆(27)固定在第一凹槽内的固定在第一凹槽内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螺杆(23)位于两个丝杆(27)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26)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滚轮(18)和第三滚轮(19),所述第一安装板(26)的下端另一侧固定有第六滚轮(25),所述第一安装板(26)内设有第二凹槽(29),所述第二凹槽(29)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均安装有第一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贝诺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