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1689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该装置包括道路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和高架承台,道路基层位于高架承台上方,沥青混凝土面层位于道路基层表面,道路基层由低标号水泥混凝土制成,道路基层内设置纵横交叉分布的钢筋网,钢筋网设置于距离道路基层上表面1/3厚度处,钢筋网中采用HRB400钢筋,钢筋直径18mm,钢筋网中的钢筋纵横向间距均为1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不均匀沉降效果好,钢筋网密度均匀承受能力强等优点。

A device to prevent uneven settlement of roadside elevated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preventing uneven settlement of road side overhead bearing platform. The device includes road base, asphalt concrete surface layer and overhead bearing platform. The road base is located above the overhead bearing platform. The asphalt concrete surface is loc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road base, the road base is made of low marked cement concrete and the road base is base. The steel net is set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ross distribution, and the steel net is set at the 1/3 thickness at the surface of the road base. The steel bar net is HRB400 steel, the diameter of the steel bar is 18mm, and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distance of the steel bars in the steel net are all 150mm.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anti uneven settlement effect, uniform density of steel mesh and strong bearing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解决路侧高架承台上方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高架桥梁或者跨线桥桥侧设置地面辅道十分常见,为了尽可能节约土地,拓展车道数量,车道往往紧邻立柱布置,而桥梁立柱往往比承台小很多,因此高架桥梁承台位于道路路面结构下是普遍现象。由于桥梁承台受桩基支撑,工后沉降很小,往往仅几个毫米,每跨承台之间的道路沉降普遍在10厘米以上,建成运营1年后,基本都会形成连续的驼峰,严重影响交通通行安全、行车舒适性和整体美观。常规为了减少路面这种不均匀沉降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不断的定期进行路面铣刨加罩,养护费用成本高,且往往不久后需要再次养护。因此如何在建设过程中,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以减少后期不均匀沉降,确实降低养护成本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基层和高架承台,所述的道路基层位于高架承台上方,所述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位于道路基层表面,所述的道路基层由水泥混凝土制成,所述的道路基层内设置纵横交叉分布的钢筋网,所述的道路基层下方还设有二灰回填层,所述的二灰回填层由粉煤灰和石灰混合构成。优选地,所述的钢筋网设置于距离道路基层上表面1/3厚度处。优选地,所述的钢筋网中采用HRB400钢筋。优选地,所述的钢筋直径18mm。优选地,所述的钢筋网中的钢筋纵横向间距均为150mm。优选地,所述的道路基层横向长度大于高架承台影响宽度。优选地,所述的道路基层纵向覆盖多跨的高架承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抗不均匀沉降效果好:对道路基层进行加筋处理,钢筋网设置于道路基层内靠近上表面1/3厚度处,可以实现对整体受力有利的路面基层,且使用范围广,可应用在各种平面布置上,以覆盖高架承台及其影响范围;2、钢筋网密度均匀,承受能力强,纵横向间距均为150mm;3、道路基层横向长度大于高架承台影响宽度,覆盖整个高架承台影响范围,防止局部出现不均匀沉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道路基层钢筋平面布置图;图2为本技术沿图1中I-I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沿图1中II-II剖面示意图。其中,1、低标号水泥混凝土基层,2、高架承台,3、沥青混凝土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技术中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该装置包括道路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和高架承台,道路基层位于高架承台上方,沥青混凝土面层位于道路基层表面,道路基层由低标号水泥混凝土制成,道路基层内设置纵横交叉分布的钢筋网。道路基层下方还设有二灰回填层,二灰回填层由粉煤灰和石灰混合构成。如图1~3,本例为四跨桥梁承台位于地面辅道下方,影响范围宽度7m,纵向长度80m。采用水泥砼基层结构,并布置HRB400钢筋网。如图1,HRB400的直径18的普通钢筋,纵横向间距均为150mm。如图2,HRB400直径18的普通钢筋设置在水泥混凝土基层1/3厚度处。水泥混凝土基层设置范围纵向上覆盖多跨的高架承台。如图3,水泥混凝土基层横向设置范围大于高架承台影响范围。本技术提供了路侧高架承台上方路面不均匀沉降的处置结构,该构造简单易行,可以灵活的运用在各种平面布置形式上,在承台上方及承台间路基有效回填压实的基础上,能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结构,有效降低道路运营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量,以利于土地的节约利用,并降低后期养护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基层和高架承台,所述的道路基层位于高架承台上方,所述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位于道路基层表面,所述的道路基层由水泥混凝土制成,所述的道路基层内设置纵横交叉分布的钢筋网,所述的道路基层下方还设有二灰回填层,所述的二灰回填层由粉煤灰和石灰混合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基层和高架承台,所述的道路基层位于高架承台上方,所述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位于道路基层表面,所述的道路基层由水泥混凝土制成,所述的道路基层内设置纵横交叉分布的钢筋网,所述的道路基层下方还设有二灰回填层,所述的二灰回填层由粉煤灰和石灰混合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网设置于距离道路基层上表面1/3厚度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路侧高架承台路面不均匀沉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兆益李林毅黄承华寿松王斌黄彦华柏一搏徐炜吴文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