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雨调蓄管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6374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技术涉及一种初雨调蓄管涵系统,所述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包括进水部、调蓄部和出水部;所述进水部包括进水管涵、进水室;所述调蓄部包括第一转接井、第二转接井和调蓄管涵;所述出水部包括出水室和阀门井;所述进水管涵与排水管涵衔接;所述进水室与进水管涵连接;所述进水室与第一转接井连接;所述第一转接井和第二转接井之间通过调蓄管涵连接;所述出水室与第一转接井连接;所述出水室与阀门井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用地面积小,可结合现场用地条件在有限的用地空间内实现初雨调蓄设施的灵活布置和运维,调蓄部内部无需设置格栅及除污机,不影响用地布局和运维,可减少除臭逸出和垃圾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城市初期雨水末端调蓄,尤其是涉及一种初雨调蓄管涵系统


技术介绍

1、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进一步降低初期雨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巩固和提高治水成果,改善水环境,需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

2、初雨调蓄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已在逐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进行初期雨水治理,改善河道水环境,提高水环境治理的整体水平。初雨调蓄设施建设主要分为与排水泵站合建或分建两种形式。初雨调蓄设施与排水泵站合建,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提高设备运行和检修的安全性,节约投资,土地空间布局有限,尤其是在现状排水系统或因用地紧张无法与新建排水泵站合建的情况下,根据用地条件将初雨调蓄设施分置于零星或不规则用地中,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亟需一种可基于现场条件灵活布置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初雨调蓄管涵系统,适用于道路红线内、河道及两侧陆域或蓝线内、绿化用地内、新建或现状排水泵站内部不规则空地等条件下,缓解用地紧张、不规则等情况,本技术提出了可基于现场条件灵活布置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该系统用地面积小,不占用建筑指标且工艺流程适应性强。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初雨调蓄管涵系统,所述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包括进水部、调蓄部和出水部;所述进水部包括进水管涵、进水室;所述调蓄部包括第一转接井、第二转接井和调蓄管涵;所述出水部包括出水室和阀门井;所述进水管涵与排水管涵衔接;所述进水室与进水管涵连接;所述进水室与第一转接井连接;所述第一转接井和第二转接井之间通过调蓄管涵连接;所述出水室与第一转接井连接;所述出水室与阀门井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出水部还包括进水引管;所述出水部还包括出水引管;所述进水室通过进水引管与第一转接井连接;所述出水室通过出水引管与第一转接井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调蓄管涵采用重力进水。

6、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室内设置沉泥井和提升泵;所述沉泥井设于出水室底部。

7、进一步地,所述初雨调蓄管涵系统还包括除臭收集组件;所述除臭收集组件设于进水室、第一转接井、第二转接井、出水室内或进水室、第一转接井、第二转接井、出水室两侧。

8、进一步地,所述除臭收集组件包括除臭风管;所述除臭风管设于进水室、出水室、转接井两侧。

9、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涵与排水管涵之间设有格栅,以阻挡杂物垃圾。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接井和第二转接井作为调蓄管涵的顶管/盾构井。

11、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井作为出水提升泵后的阀门管件检修和运行空间。

12、进一步地,采用外挂格栅将杂物垃圾阻挡在调蓄设施外,进入原有排水泵站格栅间。

13、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室进水处设置速闭闸门;所述进水室出水处设置闸门。

14、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室设置进出水闸门和沉泥井,接纳来自经进水管涵进入的初期雨水,排水时通过信号控制作为冲洗水贮存室。

15、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室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将初期雨水排出出水室。

16、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室连接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与进水室连接;所述冲洗管用于实现循环冲洗。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接井和第二转接井底部均设有连续沟槽,以减少对冲洗水流态和冲洗效果的影响。

18、进一步地,所述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可基于现场条件灵活布置,所述可基于现场条件不局限于道路红线内、河道及两侧陆域或蓝线内、绿化用地内、新建或现状排水泵站内部不规则空地等,可缓解用地紧张、不规则等情况,灵活布置初雨调蓄设施(即初雨调蓄管涵系统)。

19、进一步地,所述灵活布置初雨调蓄设施,进水室\出水室及其机电和仪表设备部分可分置在排水泵站内部不规则空地,减少对泵站红线外用地布局、景观、建筑指标,以及设备运维的影响。

2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涵为市政排水管涵,不局限于分流制或合流制排水系统,不局限于排水管道或排水箱涵,不局限于排水管涵管段或检查井。

21、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涵与排水管涵衔接处,可以根据市政排水管涵形状或检查井设置为平面格栅或曲面格栅,初期雨水从侧面进入初雨调蓄设施,所携带杂物经格栅阻挡,并利用水流冲刷至排水泵站格栅间,可有效避免初雨调蓄设施内设置格栅及除污机,影响用地布局和运维。所述外挂格栅若受设置限制,可增设格栅间与进水室合建。

22、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室进水处设置速闭闸门,达到调蓄空间设计水位后迅速关闭;所述进水室出水处设置闸门,调蓄功能完成后,关闭闸门,利用提升泵将部分初雨提升至进水室,并达到一定冲洗水位。同步的,在提升泵工作初始阶段,将一部分初雨排至进水室作为重力冲洗水,结合转换井(第一转接井和第二转接井)底部设计成连续沟槽,利用进水室蓄水冲洗底部,通过水力将势能转换为动能进入调蓄管涵,达到自清流速,形成冲刷清洗的过程。进水室底部设置沉泥井,沉积泥沙,以减少进入调蓄管涵中的泥沙量及其清淤频次。并无需在泵站红线外调蓄管涵设置冲洗装置,减少设备检修和吊装空间,上方可覆土绿化,不占用建筑指标。

23、进一步地,所述通过信号控制,是进水室达到冲洗蓄水水位后,通过浮球阀信号控制,切换闸阀开关及出水方向,将初雨排至市政污水管网。待出水室水位达到最低水位后,提升泵均停止工作,开启闸门形成重力连续沟槽冲洗,在冲洗过程出水室液位上升至排冲洗水启泵液位时,开启单台提升泵将冲洗水排至市政污水管网或进水室循环冲洗。此冲洗过程可视工程建设形式和冲洗效果,实现多次循环冲洗。重力冲洗水位应满足下游转接井和调蓄管涵重力冲洗需求,并根据调蓄管涵设计规模和长度,通过水力流态分析确定。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接井和第二转接井,可作为调蓄管涵的顶管或盾构施工工艺的工作井和接收井,所述第一转接井和第二转接井顶部局部伸至地面,若是位于道路,需与周边道路标高衔接;若是位于绿化用地,需高于周边地坪不局限于0.3~0.5m,作为通气井、清通井、除臭气体收集井,底部设置连续沟槽,减少对冲洗水流态和冲洗效果的影响。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接井,在具备一定场地条件时,可与进水室、出水室合建,取消进水引管和出水引管,以减少土建投资,所述一定场地条件不局限于,排水泵站内部或其他临近周边地块具备设置顶管井条件,并满足调蓄管涵的路由布置。

26、进一步地,所述调蓄管涵,可采用排水管道或箱涵,可通过顶管/盾构、开槽埋管等方式实施。调蓄管涵数量不局限于两条,可根据场地条件需求设置多条管涵;调蓄管涵尺寸不局限于dn2000~dn4000,可根据设计规模、管涵长度及施工工艺确定;调蓄管涵坡度不局限于1%~2%,满足重力冲洗条件。

27、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涵、进水引管、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包括进水部、调蓄部和出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还包括进水引管(A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室(A9)内设置沉泥井和提升泵(B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调蓄管涵系统还包括除臭收集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收集组件包括除臭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涵(A2)与排水管涵(A1)之间设有格栅(B1),以阻挡杂物垃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A3)进水处设置速闭闸门(B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室(A9)连接有出水管(B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室(A9)连接有冲洗管(B6);

<p>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井(A5)和第二转接井(A7)底部均设有连续沟槽,以减少对冲洗水流态和冲洗效果的影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包括进水部、调蓄部和出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还包括进水引管(a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室(a9)内设置沉泥井和提升泵(b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调蓄管涵系统还包括除臭收集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收集组件包括除臭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雨调蓄管涵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穆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