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园林种植的滨海地区疏浚底泥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152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6:47
本公开涉及用于园林种植的滨海地区疏浚底泥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羧甲基壳聚糖颗粒10‑20重量份备用,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35‑90重量份备用,沙20‑60重量份备用,有益菌稀释0.01‑1重量份备用,以羧甲基壳聚糖颗粒、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的总重量计;(2)底泥曝晒,并将曝晒后的底泥粉碎成粉末状,深耕,然后将步骤(1)中备用的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均匀撒在表面上,翻地平整,使混合原料均匀分布在底泥中;(3)将步骤(1)中备用的羧甲基壳聚糖颗粒均匀置于直径小于2mm的网袋中并放在晒干的底泥最下方;向底泥中喷水,持续3‑15天;以及(4)待羧甲基壳聚糖颗粒饱和吸附后取出网袋,回收处理;深翻底泥在底泥中种植植株。

Treatment method for dredged sediment in coastal area for garden planting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dredging sediment treatment in coastal areas for garden planting.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ing carboxymethyl chitosan particles 10 for 20 weight copies, 35 organic matter and acid mixed raw materials for 90 weight copies, 20 sand 60 copies of sand, 0.01 beneficial bacteria dilution 1 weight copies, and carboxymethyl with carboxymethyl The total weight of chitosan particles, organic matter and acid mixed raw material, sand and beneficial bacteria; (2) the bottom mud is exposed, and the bottom mud after exposure is crushed into powder, deep ploughed, then the mixture of organic matter and acid in the step (1) is evenly scattered on the surface, and the ground is leveled to make the mixture evenly divided. In the sediment, (3) the carboxymethyl chitosan particles in step (1) were placed evenly in the net bag with diameter less than 2mm and plac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ry mud; water was sprinkled to the bottom mud for 3 days and 15 days; and (4) after saturated adsorption of carboxymethyl chitosan particles, the net bag was taken out, and the bottom mud was planted in the bottom mud.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园林种植的滨海地区疏浚底泥处理方法
本公开属于底泥资源化利用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园林种植的底泥处理方法。具体而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园林种植的滨海地区疏浚底泥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底泥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随着水体底泥疏浚工程的增多,底泥的处置已经成为不容忽视且日益重要的问题。从底泥的污染类型及危害、污染底泥修复技术、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底泥利用的风险评估四个方面,实现底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有效型、环境友好型的底泥可持续发展道路。底泥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共同作用后,沉积于水体底部而形成。因此,底泥中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同时它又是多种污染物的蓄积库,它所积累的污染物质可作为二次污染源直接或间接对底栖生物或上覆水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并通过生物富集等过程,进入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排入水体,污水中携带的污染物(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等)和营养物(N、P等)不断积累于河流、湖泊和港湾等水体底泥中,使底泥成了一个潜在而又巨大的内污染源,如果不及时治理,将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甚至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排入水体,污水中携带的污染物(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等)和营养物(N、P等)不断积累于河流、湖泊和港湾等水体底泥中,使底泥成了一个潜在而又巨大的内污染源,如果不及时治理,将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甚至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河湖众多,在许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工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导致河湖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量污染物在底泥中富集造成底泥的严重污染。当外界环境变化时,底泥中蓄积的污染物会重新释放至水环境,成为长久性污染源。疏浚法是目前国内外治理污染河湖的主要措施,也是发达国家修复持久性有毒物污染底泥的重要手段。疏浚法通过机械作用将污染底泥疏浚到地面,再进行后续处理。环保疏浚旨在清除河湖水体中的受污染底泥,控制底泥内源污染,其显著特点是薄层精确局部疏浚和严格的环保工艺,并在疏浚过程中防止二次污染。一般认为,当底泥中污染物浓度高出本底值2~3倍,即需要考虑环保疏浚。我国多个河湖治理工程均采用了该方法疏浚法效果明显,但疏浚后的底泥含水率高,且往往含有大量有毒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若不经处理而在环境中堆弃,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影响底泥的资源化利用。疏浚底泥性质与土壤接近,且有机质、氮、磷等养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将疏浚底泥无害化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既可保护环境,又可节约资源,这种底泥治理方式是当今河湖水环境治理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疏浚底泥的综合利用刚刚起步,主要采用的还是填埋、堆肥等方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和相关法律的完善,将疏浚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今后必然的选择。针对疏浚底泥,需采用合适的处理技术,使其变废为宝,既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使环保疏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滨海地区底泥资源化的方法来有效地处理大量疏浚底泥。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用于园林种植的滨海地区疏浚底泥处理方法,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减小底泥碱化程度,疏松底泥质地,增加底泥中有机质含量,使其满足底泥园林化利用标准,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园林种植的滨海地区疏浚底泥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羧甲基壳聚糖颗粒10-20重量份备用,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35-90重量份备用,沙20-60重量份备用,有益菌稀释0.01-1重量份备用,以羧甲基壳聚糖颗粒、有机质酸类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的总重量计;(2)底泥曝晒,并将曝晒后的底泥粉碎成粉末状,深耕,然后将步骤(1)中备用的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均匀撒在表面上,翻地平整,使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均匀分布在底泥中;(3)将步骤(1)中备用的羧甲基壳聚糖颗粒均匀置于直径小于2mm的网袋中并放在晒干的底泥最下方;向底泥中喷水,持续3-15天;以及(4)待羧甲基壳聚糖颗粒饱和吸附后取出网袋,回收处理;深翻底泥在底泥中种植植株。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为:腐殖酸5-20重量份、秸秆玉米芯树皮沤粪重量5-20份、鸡粪重量20-40份和醋酸重量5-10份。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所述有益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菌根真菌和米曲霉中的任意3-5种,属于有益菌液体,在使用时用水稀释1000倍使用,每半个月喷洒一次。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用滴注法制备直径为2-3mm的羧甲基壳聚糖用于底泥重金属吸附。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滴注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一定量特定规格的羧甲基壳聚糖溶于10mL1%v/v的乙酸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用注射器逐滴滴入特定浓度的50mL氢氧化钠溶液凝固浴中,即可成为壳聚糖凝胶小球,其中,滴加速度控制在1滴/2s,壳聚糖凝胶小球在凝固浴中静置30分钟后取出,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pH不变。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所述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的施用量根据底泥的有机质含量以及盐碱程度而定,对于有机质<10g/kg且盐碱程度pH为8.5以上的底泥,施用量为500-800g/kg;对有机质在10-40g/kg且盐碱程度pH=7.5-8.5的底泥,施用量为400-600g/kg;对有机质大于40g/kg且盐碱程度pH=7-7.5的底泥,施加量为100-400g/kg。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4)中,在20-35天后将网袋取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将大量疏浚底泥处理后资源化利用在园林,且采用羧甲基壳聚糖进行对重金属吸附,防止扩散形成二次污染,并且可以将羧甲基壳聚糖回收集中处理;可以改良底泥质地,使其疏松;可以降低底泥pH,若pH过高的底泥中不适合生长园林作物,增加底泥中有机质含量,综合效果较好,且实施简单,有效。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在疏浚底泥干化搅碎后将特定含量的羧甲基壳聚糖颗粒均匀铺在底部,并将特定含量的腐殖酸、秸秆玉米芯树皮沤粪、鸡粪、醋酸、沙和有益菌铺在表面,整体翻耕,使添加物与底泥充分混合,均匀分布在疏浚底泥中,向底泥中喷水,持续一定时间,能够有效降低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减小底泥碱化程度,疏松底泥质地,增加底泥中有机质含量,使其满足底泥园林化利用标准。基于上述发现,本专利技术得以完成。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园林种植的滨海地区疏浚底泥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羧甲基壳聚糖颗粒备用,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备用,沙备用,有益菌稀释备用;(2)底泥曝晒,并将曝晒的底泥粉碎成粉末状,深耕,然后将步骤(1)中备用的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均匀撒在表面上,翻地平整,使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均匀分布在底泥中;(3)将羧甲基壳聚糖颗粒均匀置于直径小于2mm的网袋中并放在晒干的底泥最下方;向底泥中喷水,持续3-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园林种植的滨海地区疏浚底泥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羧甲基壳聚糖颗粒10‑20重量份备用,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35‑90重量份备用,沙20‑60重量份备用,有益菌稀释0.01‑1重量份备用,以羧甲基壳聚糖颗粒、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的总重量计;(2)底泥曝晒,并将曝晒后的底泥粉碎成粉末状,深耕,然后将,步骤(1)中备用的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均匀撒在表面上,翻地平整,使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均匀分布在底泥中;(3)将步骤(1)中备用的羧甲基壳聚糖颗粒均匀置于直径小于2mm的网袋中并放在晒干的底泥最下方;向底泥中喷水,持续3‑15天;以及(4)待羧甲基壳聚糖颗粒饱和吸附后取出网袋,回收处理;深翻底泥在底泥中种植植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园林种植的滨海地区疏浚底泥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羧甲基壳聚糖颗粒10-20重量份备用,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35-90重量份备用,沙20-60重量份备用,有益菌稀释0.01-1重量份备用,以羧甲基壳聚糖颗粒、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的总重量计;(2)底泥曝晒,并将曝晒后的底泥粉碎成粉末状,深耕,然后将,步骤(1)中备用的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均匀撒在表面上,翻地平整,使混合原料、沙和有益菌均匀分布在底泥中;(3)将步骤(1)中备用的羧甲基壳聚糖颗粒均匀置于直径小于2mm的网袋中并放在晒干的底泥最下方;向底泥中喷水,持续3-15天;以及(4)待羧甲基壳聚糖颗粒饱和吸附后取出网袋,回收处理;深翻底泥在底泥中种植植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有机质和酸类混合原料为:腐殖酸5-20重量份、秸秆玉米芯树皮沤粪重量5-20份、鸡粪重量20-40份和醋酸重量5-10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有益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菌根真菌和米曲霉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山宗洁琼杨晓勇罗会清张斌蒋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