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流管及注塑模具型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1104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型芯冷却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折流管及注塑模具型芯的冷却装置,其可以有效沿模具型芯的冷却流道导入冷却液,从而使模具型芯快速并均匀冷却;该折流管及注塑模具型芯的冷却装置包括折流管和模具型芯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型芯均匀冷却、确保冷却迅速且高效,同时能够确保折流板容易组装,又不妨碍冷却水流动。

Baffle tube and core cooling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jection mold core cool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a cooling device for a baffle tube and an injection mold cor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ort the cooling fluid along the cooling channel of the mold core so that the mold core is quickly and evenly cooled, and the cooling device of the baffle tube and the mold core of the injection mold includes the cooling device. The baffle tube and mold core cooling device can cool the core evenly, ensure that the cooling is rapid and efficien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nsure that the baffle plate is easily assembled without hindering the flow of cooling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流管及注塑模具型芯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型芯冷却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折流管及注塑模具型芯的冷却装置,其可以有效沿模具型芯的冷却流道导入冷却液,从而使模具型芯快速并均匀冷却。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注塑机通过将树脂材料加热熔融后通过压力注射入模具中,从而在模具的模腔中形成一定形状的产品。为了保持模具的稳定性,一般需要对模具进行冷却从而防止模具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形变影响产品的精度。现有的冷却方法是在模具内部开设多个冷却水道,通过在水道中加入冷却液从而对模具进行降温,普遍采用在冷却水管内部设置能够使冷却水顺畅循环的折流板52的注塑模具型芯冷却装置。图1为在冷却水管内部设置折流板的模具型芯冷却装置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使用的折流板。标号10表示模具的上部模块,标号20表示模具的下部模块,标号30表示由上部模块10和下部模块20之间形成的型腔,标号41表示冷却水导入孔,标号42表示冷却水排出孔,标号50表示型芯的冷却水道,标号51为冷却水道的冷却水流入口,标号52表示折流板,标号60表示固定板。在注塑成型时,向冷却水经冷却水导入孔41通过冷却水道的冷却水流入口51进入冷却水道50内,冷却水在设置于型芯冷却水道50内部的折流板52的引导下,沿下部模块20上下循环流动,使下部模块20冷却后,再通过冷却水排出口42向外排出。但是,上述依据现有技术的注塑模具型芯冷却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依据现有技术的注塑模具型芯冷却装置中,冷却水的流动距离较长,因此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温度就会大幅上升,冷却水的流阻就会增大,冷却水就不能够按一定速度循环,从而导致冷却效率大幅降低。第二,由于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冷却效率降低,从而发生下部模块20一侧与另一侧的温度不均匀的问题。由此,如果下部模块20的冷却温度不均匀,就会导致产品变形,同时还会因为冷却延迟导致模具整体的冷却时间延迟并最终导致取出周期延长,从而降低注塑物的生产效率。第三,型芯冷却水道50内部的折流板52的两侧单纯支撑在型芯冷却水道50内周而组装,因此,冷却水沿型芯冷却水道50内部循环的过程中容易流动,与型芯冷却水道50的紧贴面之间漏出冷却水,就会导致冷却水的流阻大幅增加。第四,为了进行维修,将下部模块20与固定板60分离时,所有的折流板52都会掉落,因此,在进行维修时就必须格外小心。虽然可以考虑采用将折流板52通过硬插的方式使其与型芯冷却水道50的内周紧贴而进行组装的方法避免折流板52掉落,但是,这样增加了组装和拆卸维修方面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折流管及模具型芯冷却装置,其能够使型芯均匀冷却、确保冷却迅速且高效,同时能够确保折流板容易组装,又不妨碍冷却水流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技术涉及一种折流管,其设置于模具下部模块的冷却水道内,该冷却水道为圆柱形空腔,该冷却水道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为圆锥形空腔。上述折流管包括:圆筒形外管,该外管的内径与上述冷却水道直径相同,该外管第一端封闭,该外管第二端开口且与上述冷却水道开口端紧密结合;圆筒形内管,该内管与上述外管旋转对称轴重合,该内管第一端贯穿上述外管的第一端,该内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冷却水道的封闭端接近上述冷却水道内壁;进水孔,该进水孔沿上述外管内壁切线方向开口于上述外管内壁;为了加强折流管的密封性,该折流管的外管第一端设有环状凸起,在所述环状凸起上设有环状凹槽,在所述环状凹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为了方便模具的维修和组装,上述折流管的外管外壁上还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上述环状凸起连接。为了方便折流管的单独组装,上述折流管的固定板上还设有多个通孔,可以使用螺钉将折流管固定于模具的下部模块上。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型芯冷却装置,其包括:上述折流管;进水管,该进水管和上述折流管的进水孔连接,该进水管沿上述折流管外管的内壁的切线方向导入冷却水。冷却水道,该冷却水道设置于模具下部模块上,上述折流管设置于该冷却水道内,上述折流管的所述外管的开口端朝向该冷却水道的开口端和该冷却水道内壁结合,上述折流管的所述内管延伸至该冷却水道封闭端接近冷却水道内壁处;供水管道,该供水管道和上述折流管的进水管连通,向上述折流管内供给冷却水;排水管道,该排水管道和上述折流管的内管第一端连接,以排出吸收热量的冷却水。根据本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型芯冷却装置,其包括:上述折流管;为了加强折流管的密封性,上述折流管的内管第一端设有环状凸起,在所述环状凸起上设有环状凹槽,在所述环状凹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冷却水道,该冷却水道设置于模具下部模块上,上述折流管设置于该冷却水道内,上述折流管的所述外管的开口端朝向该冷却水道的开口端和该冷却水道内壁结合,上述折流管的所述内管延伸至该冷却水道封闭端接近冷却水道内壁处;进水流道,该进水流道设置于模具的固定模块上,该进水流道和上述折流管的进水孔连通,向上述折流管内供给冷却水;排水流道,该排水流道设置于模具的固定模块上,该排水流道和上述折流管的内管连通,以排除吸收热量的冷却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注塑模具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折流板的立体图;图3为第1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第1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图5为第1实施例的折流管的立体图;图6为第1实施例的折流管的正视图;图7为按照图6的C-C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第2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图9为第2实施例的折流管的立体图;图10为第2实施例的折流管的正视图;图11为按照图10的D-D方向的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折流管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例如图3-图6所示;标号10表示模具的上部模块,标号20表示模具的下部模块,标号100表示折流管,标号110表示折流管的外管,标号111表示折流管外管的环形凸起,标号112表示设置在环形凸起111上的环形凹槽,标号112表示设置在环形凸起111上的环形凹槽,标号120表示折流管的内管,标号130表示折流管的固定板,标号140表示折流管的进水孔,标号150表示折流管的O型密封圈,标号160表示进水管,标号170表示通孔,标号200表示供水管道,标号300表示排水管道。如图3所示,模具型芯冷却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模具上部模块10和模具下部模块20;折流管100,设置在下部模块20的冷却水道50中;供水管道200,该供水管道200和上述折流管100的进水管160连通,向上述折流管200内供给冷却水;排水管道300,该排水管道300和上述折流管100的内管120第一端连接,以排出吸收热量的冷却水。如图4-6所示,折流管100包括:圆筒形外管110,该外管110的内径与上述冷却水道50直径相同,该外管110第一端封闭,该外管110第二端开口且与上述冷却水道50开口端紧密结合;圆筒形内管120,该内管120与上述外管110旋转对称轴重合,该内管120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流管,其设置于模具下部模块的冷却水道内,该冷却水道为圆柱形空腔,该冷却水道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为圆锥形空腔;其特征在于,上述折流管包括:圆筒形外管,该外管的内径与上述冷却水道直径相同,该外管第一端封闭,该外管第二端开口且与上述冷却水道开口端紧密结合;圆筒形内管,该内管与上述外管旋转对称轴重合,该内管第一端贯穿上述外管的第一端,该内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冷却水道的封闭端接近上述冷却水道内壁;进水孔,该进水孔沿上述外管内壁切线方向开口于上述外管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流管,其设置于模具下部模块的冷却水道内,该冷却水道为圆柱形空腔,该冷却水道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为圆锥形空腔;其特征在于,上述折流管包括:圆筒形外管,该外管的内径与上述冷却水道直径相同,该外管第一端封闭,该外管第二端开口且与上述冷却水道开口端紧密结合;圆筒形内管,该内管与上述外管旋转对称轴重合,该内管第一端贯穿上述外管的第一端,该内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冷却水道的封闭端接近上述冷却水道内壁;进水孔,该进水孔沿上述外管内壁切线方向开口于上述外管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管,其特征在于:折流管的外管第一端设有环状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状凸起上设有环状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状凹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管的外管外壁上还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环状凸起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管的固定板上还设有多个通孔。7.一种模具型芯冷却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折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型芯冷却装置包括: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为干代晓磊程裕晖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贝亚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