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39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温机,它包括平行排列设置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上方的冷储箱和热储箱,冷储箱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加热装置进液口连接,加热装置出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模具热交换通道的进液口连接,模具热交换通道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热储箱进液口连接,热储箱出液口通过第四管路与加热装置进液口连接,冷储箱出液口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的连通处设置有三通阀,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抽液泵;模具热交换通道的进液口处连接有第六管路,第六管路上设置有加气泵;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效率高,无水垢,可清理模具积液。

A mold temperature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ld temperature machine, which includes a cold storage box and a hot storage box arranged in parallel to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The bottom outlet of the cold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by the first pipe to the inlet of the heating device. The outlet of the hea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by the second pipe to the inlet of the heat exchange channel of the mold. The outlet outlet of the exchange channel is connected to the inlet of the heat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third pipe. The outlet of the heat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heating device through the fourth pipe, and the outlet of the cold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pipe through the fifth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place of the fifth pipe and the secon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three through valve, and a pumping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pipeline. Sixth pipes are connected to the inlet of the heat exchange channel of the die, and a gas pump is set on the sixth pipe road. The first pipe, the second pipe, the third pipe, the fourth pipe, the fifth pipe and the sixth pipe are all equipped with a solenoid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and no scale, and can clean the liquid accumulation of the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温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温机,属于注塑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模温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广泛应用在塑胶成型、导光板压铸、橡胶轮胎、化工反应釜、粘合、密炼等各行各业,其中,模温机在塑胶行业的运用十分普遍,它能够提高产品的成型效率,降低不良品的产生,同时加快生产进度,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现有的注塑成型工艺中,塑件产品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合模——填充——保压——冷却——脱模5个阶段,模具(亦称为成型模具)在工作时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以防止产品变形,提高产品的成型效率,降低不良品的产生。现有对模具温度的调节通常采用模温机。模温机的使用,可使模具预热时间减少,成品表面质量提升及可完全自动化生产。但现有的模温机也存在以下缺点:(1)加热装置一般采用发热管,发热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热管内壁容易产生水垢,影响换热,降低了换热效率,另发热管表面温度高,人体不可触摸,不利于改善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也提高了加工降温设备的费用;而且发热管加热到预定温度仍需要较多的时间,金属管道散热,造成耗能,加热效率低,高频率的启停对加热装置的稳定性要求更高;(2)模温机在使用完后,模具内的积液(水或油)得不到清理,易使模具生锈,易堵塞热交换通道;同时积液温度较高,拆卸模具时需要冷却后才能进行,延长了更换的时间,生产效率低;拆卸模具时一旦积液流出或喷出,易烫伤操作人员,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加热快、无水垢、可清理管路积液的模温机。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模温机,它包括用于储存液体的冷储箱、热储箱以及用于加热液体的加热装置,冷储箱与热储箱平行排列设置于加热装置上方;冷储箱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加热装置进液口连接,加热装置出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模具热交换通道的进液口连接,模具热交换通道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热储箱的进液口连接,热储箱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管路与加热装置进液口连接,冷储箱的出液口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的连通处设置有三通阀,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抽液泵;模具热交换通道的进液口处连接有第六管路,第六管路上设置有加气泵;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进一步的,上述模温机采用的冷却加热介质为水或油。进一步的,所述冷储箱和热储箱之间通过第七管路连通,第七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方便调节热储箱内的介质温度。进一步的,所述热储箱上部设置有溢流口与溢流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冷储箱和热储箱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储液箱内的液体液面高低和液体温度高低。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上设有超温保护温控器,超温保护温控器能有效避免水过度加热产生高温蒸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取代发热管来加热介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线圈和置于电磁感应线圈交变磁场内的涡流发热体,所述涡流发热体内套装有内水管,当水流过内水管时,涡流发热体加热内水管内的水,同时也除去水里的水垢,避免水垢附着在内水管的内壁,影响换热,导致涡流发热体的加热效率降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加热效率更高,可以很好的预防和减少模具模温机的管路内壁产生水垢,提高了本技术的换热效率。同时加气泵通过第六管路向模具热交换通道内通入高压气体,可清理模具内的积液,避免了拆卸模具时积液喷出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换热效率高,加热快、无水垢,可清理模具管路积液,避免了拆卸模具时积液喷出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冷储箱,2-加热装置,3-热储箱,4-模具,5-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第三管路,8-第四管路,9-第五管路。10-第六管路,11-第七管路,12-溢流口,13-溢流管,14-补液口,15-补液管,16-抽液泵,17-三通阀,18-加气泵,19-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温机,它包括用于储存液体的冷储箱1、热储箱3以及用于加热液体的加热装置2,冷储箱1与热储箱3平行排列设置于加热装置2上方;冷储箱1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一管路5与加热装置2进液口连接,加热装置2出液口通过第二管路6与模具4热交换通道的进液口连接,模具4热交换通道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7与热储箱3的进液口连接,热储箱3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管路8与加热装置2进液口连接,冷储箱1的出液口通过第五管路9与第二管路6连通,第五管路9与第二管路6的连通处设置有三通阀17,第二管路6上设置有抽液泵16;模具4热交换通道的进液口处连接有第六管路10,第六管路10上设置有加气泵18;冷储箱1和热储箱3之间通过第七管路11连通;所述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第三管路7、第四管路8、第五管路9、第六管路10和第七管路11上均设置有电磁阀19;所述加热装置2为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本技术使用时,模具4放置在本技术上面,其工作原理为:(1)当需要对模具4进行加热时,三通阀关闭第五管路9与第二管路6的连通,冷储箱1内的液体进入加热装置2加热后经抽液泵16的作用沿第二管路6进入模具4内给模具加热后,沿第三管路7返回热储箱3内,热储箱3内的液体经测温后,如果温度低于控制装置的设定值,则直接进入加热装置2内加热;若高于设定值,则打开第七管路11的电磁阀,使冷储箱1的液体进入热储箱3内,以降低液体的温度;(2)当需要对模具4进行冷却时,三通阀转换关闭加热装置2与模具4的连通,打开第五管路9与第二管路6的连通,经抽液泵16的作用,冷储箱1的液体直接进入模具4内对模具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液体仍沿第三管路7返回热储箱3内;冷却液体由补液管15经补液口14进入冷储箱1内,热储箱3内的液体过多时则通过溢流口12由溢流管13流出;(3)当需要更换模具4时,加气泵18给第六管路10提供高压气体将残留在模具4热交换通道内的积液吹出经第三管路7返回热储箱3内;(4)冷储箱1和热储箱3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可有效监控液体的高液位和低液位,避免泵的空转;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探测液体温度,为温度准确控制提供有效保障;(5)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上设有超温保护温控器,超温保护温控器能有效避免水过度加热产生高温蒸汽;(6)本技术模温机采用的冷却加热介质为水或油。综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换热效率高,加热快、无水垢,可清理模具管路积液,避免了拆卸模具时积液喷出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液体的冷储箱、热储箱以及用于加热液体的加热装置,冷储箱与热储箱平行排列设置于加热装置上方;冷储箱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加热装置进液口连接,加热装置出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模具热交换通道的进液口连接,模具热交换通道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热储箱的进液口连接,热储箱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管路与加热装置进液口连接,冷储箱的出液口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的连通处设置有三通阀,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抽液泵;模具热交换通道的进液口处连接有第六管路,第六管路上设置有加气泵;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液体的冷储箱、热储箱以及用于加热液体的加热装置,冷储箱与热储箱平行排列设置于加热装置上方;冷储箱的底部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加热装置进液口连接,加热装置出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模具热交换通道的进液口连接,模具热交换通道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热储箱的进液口连接,热储箱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管路与加热装置进液口连接,冷储箱的出液口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的连通处设置有三通阀,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抽液泵;模具热交换通道的进液口处连接有第六管路,第六管路上设置有加气泵;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西西
申请(专利权)人:泸县金硕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