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织物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93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纤维织物(11)包含:第1纤维层(12),其由多根第1纤维束(121)构成;第2纤维层(13),其由多根第2纤维束(131)构成;防脱落线组(14),其由多根防脱落线(141)构成;以及约束线组(15),其由多根约束线(151)构成。第1纤维层(12)与第2纤维层(13)邻接而被层叠。第1纤维束(121)以45°的角度与第2纤维束(131)斜交。因此,其赋形性好,强度高,且可以提高利用纤维织物的重叠来增加了厚度的层合片材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织物以及利用纤维织物来强化树脂的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构成缓和车辆碰撞时的冲击的缓冲装置的载荷能量吸收材料,吸收施加在构成缓冲装置的缓冲加强装置上的冲击载荷能量。为了实现这种缓冲装置的轻量化,已知一种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缓冲加强装置(bumper reinforce)或载荷能量吸收材料的复合材料。作为用于强化树脂的纤维,例如可以使用如下文献所提出的织物。特开昭63-303145号公报中公开的织物,成为使纬线相对经线倾斜编织的结构。但是,因为是只由经线和纬线编织成的织物,所以织线弯曲/蛇形弯曲,在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方面不利。在特开平7-243147号公报中公开的织物中,用线连接穿过相邻的2根经线或纬线的中心的2根垂直线、和相互交错的经线以及纬线中一方的中心线。成为使这样连结的线和平行于经线或纬线的排列方向的线所成的角度小于或等于1度的结构。也就是说,线的褶皱很小。但是,虽然很小,但只要有褶皱,就不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在特开平7-243149号公报中公开的织物中,在将没有应力集中这种屈曲的扁平的强化纤维多纤维人造丝,在相互平行且以片状一致指向一个方向而成的线条组的薄片面的两侧,设置与强化纤维多纤维人造丝相交叉的纬线方向辅助线组。并且,与强化纤维多纤维人造丝平行的经线方向辅助线组和纬线方向辅助线组构成织构组织,一体地保持线状组。在该织物中,因为使扁平的强化纤维多纤维人造丝相互平行且以片状一致指向一个方向,所以可以构成无褶皱的线条组。因此,该织物在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方面有利,且具有良好的赋形性。也可以使多张织物重叠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厚度。但是,因为前述特开平7-243149号公报的织物是单层片状的织物,所以在生产具有厚度的复合材料时的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赋形性好、强度高,且能够提高通过纤维织物的重叠而增加厚度的层合片材的生产效率的纤维织物,以及使用该纤维织物的纤维强化树脂制的复合材料。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纤维织物。该纤维织物具有第1纤维层,其由具有相互一致的长度方向的多根第1纤维束构成;以及第2纤维层,其由具有相互一致的长度方向的多根第2纤维束构成。第2纤维束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前述第1纤维束斜交。前述纤维织物还具有防脱落线组,其由具有相互一致的长度方向的多根防脱落线构成;以及约束线组,其由具有相互一致的长度方向的多根约束线构成。约束线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前述防脱落线相交叉。前述第1纤维层与前述第2纤维层邻接而被层叠。前述防脱落线组以及前述约束线组构成织构组织,保持前述第1纤维层以及前述第2纤维层。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前述纤维织物、和具有由该纤维织物强化的树脂的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附图进行阐明。附图说明被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的特征,将特别在附加的权利要求范围中阐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通过同时参考以下所示的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与附图,能够被理解。图1A是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织物的局部剖简略斜视图。图1B是图1A的IB-IB剖面图。图1C是图1A的IC-IC剖面图。图2A是表示图1A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图。图2B是表示图1A的纤维织物的另一侧面的图。图2C是表示图1A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简图。图3A及图3B是说明图1A的纤维织物的制作工序的图。图4A是与图1A的纤维织物镜像对称的纤维织物的局部剖简略斜视图。图4B是表示图4A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简图。图5A是表示由图1A的纤维织物和图4A的纤维织物所构成的缓冲加强装置的剖面图。图5B是表示由图1A的纤维织物和图4A的纤维织物构成的层合片材的局部剖简略斜视图。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图。图6B是表示图6A的纤维织物的另一侧面的简图。图6C是表示图6A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简图。图6D是表示相对于图6C的纤维织物为镜像对称关系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简图。图7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图。图7B是表示图7A的纤维织物的另一侧面的图。图7C是表示图7A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简图。图7D是表示相对图7C的纤维织物为镜像对称关系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简图。图8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图。图8B是表示图8A的纤维织物另一侧面的图。图8C是表示图8A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简图。图8D是表示相对图8C的纤维织物为镜像对称关系的纤维织物的一侧面的简图。图9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9B是表示相对图9A的纤维织物为镜像对称关系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10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10B是表示相对图10A的纤维织物为镜像对称关系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1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11B是表示相对图11A的纤维织物为镜像对称关系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1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12B是表示相对图12A的纤维织物为镜像对称关系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13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13B是表示相对图13A的纤维织物为镜像对称关系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14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14B是表示相对图14A的纤维织物为镜像对称关系的纤维织物的简略斜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纤维织物的简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纤维织物的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图1A-图5B,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如图1A-图1C所示,纤维织物11由以下部分构成第1纤维层12,其由多根第1纤维束121构成;第2纤维层13,其由多根第2纤维束131构成;防脱落线组14,其由多根防脱落线141构成;以及约束线组15,其由多根约束线151构成。第1纤维层12与第2纤维层13邻接而被层叠。约束线151在纤维织物1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并穿过第1纤维层12以及第2纤维层13。防脱落线141与约束线151相交。防脱落线141以及约束线151的排列间距,比第1纤维束121以及第2纤维束131的排列间距大。这里的线,并不只是捻制而成的线,也包括使多根纤维成束而不捻制的纤维束。如图2A及图2C所示,所有的第1纤维束121,都一致指向一个方向。也就是说,所有的第1纤维束121的长度方向,都一致指向相同的方向。以下,将第1纤维束121的长度方向作为基准方向,记为0°方向。所有的防脱落线141,都一致指向与第1纤维束121的长度方向不同的另一方向。即,如果将指向第1、2纤维层12、13的层展开方向(以下仅称为层方向)的防脱落线141的方向成分,作为防脱落线141的长度方向,则防脱落线14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1纤维束121的长度方向,以45°的角度相交。以下,将防脱落线141的长度方向记为45°方向。另外,图2A为了使表示易懂,仅由第1纤维束121、防脱落线141和约束线151表示纤维织物11,图2C是仅由第1纤维束121和第2纤维束131表示纤维织物的简图。如图2B-图2C所示,所有的第2纤维束1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织物(11),该纤维织物(11)具有:第1纤维层(12),其由具有彼此一致的长度方向的多根第1纤维束(121)构成;第2纤维层(13),其由具有彼此一致的长度方向的多根第2纤维束(131)构成,第2纤维束(13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前述第1纤维束(121)斜交;防脱落线组(14),其由具有彼此一致的长度方向的多根防脱落线(141)构成;以及约束线组(15),其由具有彼此一致的长度方向的多根约束线(151)构成,约束线(15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前述防脱落线(141)相交叉,前述第1纤维层(12)与前述第2纤维层(13)邻接而被层叠,前述防脱落线组(14)以及前述约束线组(15)构成织构组织,保持前述第1纤维层(12)以及前述第2纤维层(13)。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谷隆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