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指纹的电子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79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识别指纹的电子模组,它包括电致变色盖板、指纹识别芯片、基板、补强板和柔性电路板,补强板由自由端和连接端组成,自由端与连接端相对设置,连接端一侧贴合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与电致变色盖板、指纹识别芯片、基板、补强板均电性连接,电致变色盖板在柔性电路板的驱动下能够发生颜色变化;补强板的表面设置有压花图案,压花图案用于减小补强板受到压力时产生的变形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识别指纹的电子模组,通过电路板驱动电致变色盖板实现指纹识别模组外观颜色的变化,进而增加了用户的体验度,同时,本方案的电子模组具备较好的质量。

An electronic module for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nic module for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which consists of an electrochromic cover plate, a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hip, a substrate, a reinforcing plate and a flexible circuit board. The reinforcing plate is composed of a free end and a connecting end, the free end is relative to the connecting end,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is fitted to the side of the connection end,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the electrochromic cover are attached to the end. The plate,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hip, the base plate and the reinforcing plate are al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color change of the electrochromic cover plate can occur under the drive of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the surface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has the embossing pattern, and the embossing pattern is used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deformation produced when the reinforcement is under pressure. The electronic module of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change of the appearance color of th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odule by driving the electrochromic cover plate through the circuit board, and then increase the user's experience degree. At the same time, the electronic module of the scheme has better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识别指纹的电子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指纹识别安全
,尤其是涉及一种识别指纹的电子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指纹识别模组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比如,现有一类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智能手机,使用者可以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指纹实现手机解锁,指纹识别支付等功能。现在的指纹识别模组中通常包括指纹识别芯片及补强板,补强板用于支撑指纹识别芯片。现有的补强板面积较大且表面平滑,在制作运输过程中,补强板容易受到应力的影响,从而导致变形、翘起,因而会导致在指纹识别模组进行表面贴装工艺过程中会造成假焊,导致电子装置中的电路失效,功能不良。同时,现有的指纹识别模组的外观颜色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对颜色变化的需求,导致用户体验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识别指纹的电子模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识别指纹的电子模组,该电子模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指纹识别芯片用于接收用户指纹信息。所述电子模组还包括电致变色盖板、基板、补强板和柔性电路板,电致变色盖板、指纹识别芯片、基板、补强板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指纹识别芯片与基板连接。所述补强板由自由端和连接端组成,自由端与连接端相对设置,连接端一侧贴合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与电致变色盖板、指纹识别芯片、基板、补强板均电性连接,电致变色盖板在柔性电路板的驱动下能够发生颜色变化;所述补强板的表面设置有压花图案,压花图案用于减小补强板受到压力时产生的变形量。作为优选,所述压花图案包括多个网格单元,其为规则网格图案或者为随机网格图案;当所述压花图案为规则网格图案时,网格单元为正方形、矩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当所述压花图案为随机网格图案时,网格单元为不规则的多边形。进一步的,所述压花图案由沟槽组成,沟槽的深度为0.01~0.02mm。进一步的,所述压花图案的图案单元在补强板的表面边缘的分布密度大于在补强板的表面中心的分布密度。进一步的,所述自由端的图案单元的分布密度大于连接端的图案单元的分布密度。作为优选,所述电致变色盖板材质为电致变色玻璃。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材料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或者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所述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包括三氧化钨或氧化镍,所述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包括聚噻吩、紫罗精、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聚噻吩的衍生物、紫罗精的衍生物、四硫富瓦烯的衍生物或金属酞菁的衍生物。作为优选,所述补强板在其中一条对角线上设置有第一凹角和第二凹角,第一凹角设置于自由端,第二凹角设置于连接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电路板驱动电致变色盖板实现指纹识别模组外观颜色的变化,进而增加了用户的体验度;2、在承载指纹识别芯片及基板的补强板上设置压花图案,当补强板在受到应力的影响时,压花图案能够消除应力,因此,压花图案能够减小补强板受到压力时补强板的变形量,从而提升了SMT工艺良率,保证了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装置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补强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致变色盖板;2-指纹识别芯片;3-基板;4-补强板;41-第一凹角;42-自由端;43-连接端;44-第二凹角;5-柔性电路板;6-压花图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识别指纹的电子模组,该电子模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2,指纹识别芯片2用于接收用户指纹信息。所述电子模组还包括电致变色盖板1、基板3、补强板4和柔性电路板5,电致变色盖板1、指纹识别芯片2、基板3、补强板4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指纹识别芯片2与基板3连接。所述补强板4由自由端42和连接端43组成,自由端42与连接端43相对设置,连接端43一侧贴合有柔性电路板5,柔性电路板5与电致变色盖板1、指纹识别芯片2、基板3、补强板4均电性连接,电致变色盖板1在柔性电路板5的驱动下能够发生颜色变化;所述补强板4的表面设置有压花图案6,压花图案6用于减小补强板4受到压力时产生的变形量。所述压花图案6包括多个网格单元,其为规则网格图案或者为随机网格图案;当所述压花图案6为规则网格图案时,网格单元为正方形、矩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当所述压花图案6为随机网格图案时,网格单元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所述压花图案6由沟槽组成,沟槽的深度为0.01~0.02mm。所述压花图案6的图案单元在补强板4的表面边缘的分布密度大于在补强板4的表面中心的分布密度。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补强板4的表面边缘受到的应力相较于补强板4的表面中心受到应力大,因此,在补强板4的表面边缘相较于补强板4的表面中心设置更多的图案单元,能够使得补强板4的边缘更好地释放应力,更好地减小补强板4的变形,保证补强板4的平整度。所述自由端42的图案单元的分布密度大于连接端43的图案单元的分布密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自由端42有更多的图案单元来释放应力,从而使得补强板4整体的变形程度较小,保证了补强板4的平整度。所述电致变色盖板1材质为电致变色玻璃。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材料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或者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所述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包括三氧化钨或氧化镍,所述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包括聚噻吩、紫罗精、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聚噻吩的衍生物、紫罗精的衍生物、四硫富瓦烯的衍生物或金属酞菁的衍生物。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变色现象是指物质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对光的反应的改变,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电致变色就属于变色现象的一种,它具有广泛的用途。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材料能在外加较低的驱动电压或电流作用下,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是材料的价态或者组分发生可逆的变化,使材料的光学性能发生改变或保持改变。如此,在柔性电路板5的驱动下,由于外加电压或者电流的变化,导致电致变色玻璃本身颜色或透光率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从而在外观上能够较为明显地显示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本实施方式中,柔性电路板5用于感应外界的电磁波信号,并在感应到外界的电磁波信号时,驱动电致变色盖板1发生颜色变化。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材料为三氧化钨。三氧化钨为阴极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具有着色效率高、可逆性好、响应时间短、寿命长、成本低、着色和褪色时的光学变化范围较宽等优点。具体地,三氧化钨电致变色材料变色原理如下:其中,M+可以为H+、Li+、Na+,0<x≤1,e-为电子。当电子和离子注入透明的WO3材料中,电致变色玻璃显蓝色,当离子和电子被抽出时,电致变色玻璃变回原来透明状态。此过程中,由于部分+6价的W6+被还原成+5价的W5+而生成钨青铜(MxWO3)而导致了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所述补强板4在其中一条对角线上设置有第一凹角41和第二凹角44,第一凹角41设置于自由端42,第二凹角44设置于连接端43。具体而言,将补强板4的顶角设置为内凹形,相较于为尖角形状而言,第一凹角41及第二凹角44能够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识别指纹的电子模组,该电子模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2),指纹识别芯片(2)用于接收用户指纹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模组还包括电致变色盖板(1)、基板(3)、补强板(4)和柔性电路板(5),电致变色盖板(1)、指纹识别芯片(2)、基板(3)、补强板(4)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指纹识别芯片(2)与基板(3)连接;所述补强板(4)由自由端(42)和连接端(43)组成,自由端(42)与连接端(43)相对设置,连接端(43)一侧贴合有柔性电路板(5),柔性电路板(5)与电致变色盖板(1)、指纹识别芯片(2)、基板(3)、补强板(4)均电性连接,电致变色盖板(1)在柔性电路板(5)的驱动下能够发生颜色变化;所述补强板(4)的表面设置有压花图案(6),压花图案(6)用于减小补强板(4)受到压力时产生的变形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指纹的电子模组,该电子模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2),指纹识别芯片(2)用于接收用户指纹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模组还包括电致变色盖板(1)、基板(3)、补强板(4)和柔性电路板(5),电致变色盖板(1)、指纹识别芯片(2)、基板(3)、补强板(4)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指纹识别芯片(2)与基板(3)连接;所述补强板(4)由自由端(42)和连接端(43)组成,自由端(42)与连接端(43)相对设置,连接端(43)一侧贴合有柔性电路板(5),柔性电路板(5)与电致变色盖板(1)、指纹识别芯片(2)、基板(3)、补强板(4)均电性连接,电致变色盖板(1)在柔性电路板(5)的驱动下能够发生颜色变化;所述补强板(4)的表面设置有压花图案(6),压花图案(6)用于减小补强板(4)受到压力时产生的变形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指纹的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图案(6)包括多个网格单元,其为规则网格图案或者为随机网格图案;当所述压花图案(6)为规则网格图案时,网格单元为正方形、矩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当所述压花图案(6)为随机网格图案时,网格单元为不规则的多边形。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远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