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顺拉功能的拉链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5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顺拉功能的拉链头结构,包括有拉链头本体、拉片及弹片,其中拉链头本体是具有顶板及底板,且顶板一端设有整平部,底板一端设有顺拉部,拉片是枢接于拉链头本体的顶板,弹片是设于拉链头本体顶部,当借由拉片拉动拉链头于塑钢拉链上滑动,可利用整平部及顺拉部先行顶触拉链,以此提供整平及顺拉的作用,使得拉链头得以顺畅的拉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具顺拉功能的拉链头结构,尤指一种以金属、塑钢材质制成,可将塑钢拉链予以整平,使得拉链头得以顺畅的拉动的拉链头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是公知拉链及拉链头的立体图,其包括有一拉链头本体10a及一拉片11a所构成,该拉片11a是枢接于拉链头本体10a上,并可利用拉片11a拉动该拉链头用以控制拉链的闭合或分开。另,亦可于该拉链头本体10a上设置一弹片12a,该弹片12a是具有一卡掣部13a,该卡掣部13a可贯穿该拉链头本体10a顶部而伸入于该拉链头本体10a内部,以便卡掣于拉链的链齿20a上,使该拉片11a未被拉动时拉链头可呈一卡掣固定状态,藉以形成一种自锁拉链头结构。但,一般公知的拉链头结构,在使用于牛仔裤布料上时,由于牛仔裤布料在水洗后会产生收缩,使拉链形成如同波浪般的绉折状,由于拉链不平整,所以拉链头无法顺畅的拉动;并且公知的拉链头使用在由塑钢制成的拉链链条时,常会造成卡滞而无法顺拉的现象,因此导致使用者使用上极大的不便。因此,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拉链头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点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顺拉功能的拉链头结构,当拉片拉动拉链头于拉链上滑动,用以控制拉链闭合时,可利用整平部及顺拉部先行顶触拉链,以此提供整平的作用,因此可适用于牛仔裤等布料上,当布料在水洗后产生收缩使拉链不平整时,即可利用本技术的整平部及顺拉部将拉链整平,使得拉链头得以顺畅的拉动,让使用者拉动拉链头较为轻松容易。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顺拉功能的拉链头结构,其是可解决当拉链头使用在塑钢拉链时,所造成的卡滞而无法顺拉的现象,以增加拉链头使用在塑钢拉链上的顺拉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具顺拉功能的拉链头结构,包括有拉链头本体,其具有顶板及底板,该顶板及底板之间形成有滑槽;以及拉片,其枢接于该拉链头本体的顶板;在该顶板或该底板之一上的沿拉合方向的前端设有整平部,该整平部内侧设有凹槽,并且相应地在该底板或该顶板中另一个上的沿拉合方向的前端设有顺拉部,该顺拉部设有转角。该拉链头本体的顶板的顶面设有枢接座,且该拉片一端具有枢接部,并该拉片的枢接部是枢接于该拉链头本体的枢接座。该拉链头本体的顶板上一端设有固定片,且该拉链头本体顶部设有弹片,且该弹片的一端具有固定部,而该弹片的另一端具有卡掣部,并且该弹片一端的固定部是被该固定片压制固定,从而该弹片定位于拉链头本体的顶部,且该卡掣部可伸入该拉链头本体内部。该拉链头本体的顶板上另一端设有穿孔,该弹片的卡掣部是贯穿该穿孔而伸入于该拉链头本体内部。该拉链头本体的顶板及底板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该顶板及底板成为一体。该拉链头本体的整平部及顺拉部边缘具有呈斜面状或弧面状的导引面。该拉链头本体的整平部是位于该前端左、右两侧处。该整平部内侧的凹槽是呈V字型。该顺拉部的转角是呈圆弧状。该拉链头本体的顺拉部是位于该前端左、右两侧处。为了使贵审查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明说明与附图,相信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公知拉链及拉链头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a-拉链头本体;11a-拉片;12a-弹片;13a-卡掣部;20a-链齿;10-拉链头本体;11-顶板;12-底板;13-连接部;14-滑槽;15-枢接座;16-枢接孔;17-弹片固定片;18-穿孔;111-整平部;111’-整平部;112-导引面;112’-导引面;113-凹槽;113’-凹槽;121-顺拉部;121’-顺拉部;122-导引面;122’-导引面;123-转角;123’-转角;20-拉片;21-枢接部;22-顶触片;30-弹片;31-固定部;32-卡掣部;40-塑钢拉链;41-链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具顺拉功能的拉链头结构,该拉链头是以金属或塑钢材质制成,其包括有拉链头本体10、拉片20及弹片30,其中该拉链头本体10具有顶板11及底板12,该顶板11是位于底板12上方适当距离处,该顶板11及底板12之间设有连接部13,该连接部13是用于连接该顶板11及底板12成为一体,该顶板11及底板12之间形成有两个滑槽14,该两滑槽14是分设于拉链头本体10内部的连接部13左、右两侧,可用以容置拉链。该拉链头本体10的顶板11顶面设有两个枢接座15,该两枢接座15各具有枢接孔16,另于该顶板11上近一端处设有两个固定片17,近另一端处设有穿孔18。拉片20是为一长型片体,其一端具有枢接部21,该枢接部21上并凸设有顶触片22。该拉片20的枢接部21是枢置于拉链头本体10的枢接座15的枢接孔16中,使该拉片20得以枢接结合于拉链头本体10顶部。弹片30是以良好弹性的材料制成,其一端具有固定部31,另一端具有卡掣部32。该弹片30是容置于拉链头本体10顶部的两枢接座15间,该弹片30一端的固定部31并被两固定片17压制固定,使弹片30得以定位于拉链头本体10顶部的两枢接座15间,并令弹片30的卡掣部32贯穿拉链头本体10顶部的穿孔18而伸入于滑槽14内,以便卡掣于拉链的链齿。本技术主要是于该拉链头本体10的顶板11设有整平部111及对应地在底板12上设有顺拉部121,该整平部111直接成型于顶板11的沿拉合方向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处,该顺拉部121直接成型于底板12的沿拉合方向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处,该整平部111及顺拉部121边缘形成有呈斜面状或弧面状的导引面112及122。另于该整平部111前缘内侧处各设有一呈V字型的凹槽113;于该顺拉部121设有呈圆弧状的转角123。本技术的拉链头本体10可利用两滑槽14结合于塑钢拉链40(如图6所示)上,并可利用拉片20拉动该拉链头用以控制塑钢拉链40的闭合或分开,当拉片20被拉动时,该拉片20的枢接部21上的顶触片22即可向外推动弹片30,用以连动卡掣部32向外移动脱离塑钢拉链40的链齿41,使该拉片20得以拉动该拉链头于塑钢拉链40上滑动,用以控制塑钢拉链40的闭合或分开。当该拉片20被放开时,该拉片20的枢接部21上的顶触片22即释放向外推动弹片30的力量,使弹片30的卡掣部32复位卡掣于塑钢拉链40的链齿41,使该拉链头呈一卡掣固定状态。本技术主要是于该拉链头本体10上设有整平部111及顺拉部121,当借由拉片20拉动拉链头于塑钢拉链40上滑动,用以控制拉链闭合时,该设于顶板11的沿拉合方向的前端的整平部111及该底板12的沿拉合方向的前端的顺拉部121会先接触塑钢拉链40,可将塑钢拉链40置于该整平部111及该顺拉部121之间,且该凹槽113及转角123可用以闪避链齿41,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顺拉功能的拉链头结构,包括有:拉链头本体,其具有顶板及底板,该顶板及底板之间形成有滑槽;以及拉片,其枢接于该拉链头本体的顶板;其特征在于,在该顶板或该底板之一上的沿拉合方向的前端设有整平部,该整平部内侧设有凹槽,并且相 应地在该底板或该顶板中另一个上的沿拉合方向的前端设有顺拉部,该顺拉部设有转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於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