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连成专利>正文

一种链传动回转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225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回转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传动回转窑,包括窑体、链齿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链齿机构包括齿圈和链齿,所述链齿通过齿圈与窑体联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机构和托链机构,所述链条机构与链齿配合,并可实现窑体的转动;所述托链机构包括托板和连接板,所述托板与链条机构中的链条接触联接,所述托板与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托板上设有与齿圈联接的滚轮,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弹性支撑件。托板通过滚筒与链条接触连接,可以减少对链条的磨损和降低摩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链传动回转窑
本技术属于回转窑
,具体涉及一种链传动回转窑。
技术介绍
回转窑作为工业上重要的大型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造纸以及垃圾焚烧处理等领域。目前,我国的回转窑末级传动仍采用开式齿轮的机械传动形式,这种传动形式存在以下问题。大齿圈制造困难:大齿圈直径一般3~8ra(最大10ra),驱动功率20~1000kW,模数25~60mm(有的甚至达到68mm)。为了提高其耐磨性,一般采取提高齿廓硬度、加大压力角、增加齿宽以及用斜齿代替直齿等措施,无疑均增加了加工难度。目前我国具有这样加工能力的工厂较少。精度要求难以保证:大齿圈在加工过程中一般分成2~4个圆弧段,在现场进行组装,因而难以保证齿轮的啮合间隙。又由于齿轮是刚性啮合,而回转窑在运行中存在热变形,以及需要进行必要的调窑等操作,都会改变大小齿轮的中心距,造成卡住、打齿等故障。即使采用柔性传动的结构,由于齿轮制造存在误差,以及平衡齿轮啮合力的弹性支承调试不当等,都会造成齿轮传动不平衡,产生振动。大小齿轮出现点蚀、打齿等情况,维修更换较困难。尤其是小齿轮安装在齿轮箱内,润滑、调整、找正均较难观察和把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链传动回转窑,采用一种挠性传动形式来驱动回转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链传动回转窑,包括窑体、链齿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链齿机构包括齿圈和链齿,所述链齿通过齿圈与窑体联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机构和托链机构,所述链条机构与链齿配合,并可实现窑体的转动;所述托链机构包括托板和连接板,所述托板与链条机构中的链条接触联接,所述托板与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托板上设有与齿圈联接的滚轮,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弹性支撑件。作为优选,所述托板上设有可以转动的滚筒,托板通过滚筒与链条接触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内杆与外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杆与外杆之间设置有弹簧。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六个弹性支撑件。作为优选,所述链条机构连接有液压马达,通过液压马达为链条机构提供动力。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将链齿上用螺栓或者焊接固定齿圈外圆周面上,齿圈可用幅板与窑体连接。链条包裹在齿圈下面的圆弧段上,形成链条与齿圈的啮合段,形成外啮合的传动关系。为了防止链条因自重下垂影响与齿圈的啮合,用托板支承链条,通过连接板下端连接的弹性支撑件,使连接板和托板都处于弹性浮动状态。托板通过滚筒与链条接触连接,可以减少对链条的磨损和降低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液压马达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齿圈,2为链齿,3为窑体,4为链条,5为链轮,6为托板,7为连接板,8为滚轮,9为弹性支撑件,10为滚筒,11为内杆,12为外杆,13为液压马达,14为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链传动回转窑,包括窑体3、链齿机构和传动机构,链齿机构包括齿圈1和链齿2,链齿2通过齿圈1与窑体3联接,传动机构包括链条机构和托链机构,链条机构包括两个链轮5和链条4,两个链轮5之间通过链条4联接,链轮5联接有液压马达13,通过液压马达13带动链轮5转动,从而实现链条4的运动。链条4包裹在齿圈1下面的圆弧段上,形成链条4与齿圈1(链齿2)的啮合段,形成外啮合的传动关系。通过链条4与链齿2配合,实现窑体3的转动。托链机构包括托板6和连接板7,托板6与链条4接触联接,托板6与连接板7滑动连接,链轮5和液压马达13均与托板6连接,回转窑在轴向移动时,通过设置在托板6上的滚轮8,可以保证链条机构始终与链齿2处于啮合状态;即回转窑轴向移动时,链条机构、液压马达13、滚轮8及托板6也轴向移动。滚轮8的数量和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如:在位于链条4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滚轮8,四个滚轮8均与齿圈1接触连接,可以保证轴向移动时,不会影响回转窑的转动。托板6上设有可以转动的滚筒10,托板6通过滚筒10与链条4接触连接,链条4移动时,滚筒10可以转动,从而可以减少对链条4的磨损以及降低托板6和链条4间的摩擦力,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耗。连接板7上设有弹性支撑件9,安装时,弹性支撑件9预压缩(具有弹性势能),通过弹性支撑件9释放弹性势能可以带动连接板7和托板6移动,从而保证托板6上的链条4始终与链齿2啮合。弹性支撑件9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可以设置六个弹性支撑件9。弹性支撑件9包括内杆11和外杆12,内杆11设置在外杆12内,并与外杆12滑动连接,内杆11与外杆12之间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内杆11与外杆12连接。内杆11向下移动时可以挤压弹簧14,通过弹簧14释放弹性势能,使内杆11(并带动连接板7)向上移动。上面仅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3)、链齿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链齿机构包括齿圈(1)和链齿(2),所述链齿(2)通过齿圈(1)与窑体(3)联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机构和托链机构,所述链条机构与链齿(2)配合,并可实现窑体(3)的转动;所述托链机构包括托板(6)和连接板(7),所述托板(6)与链条机构中的链条(4)接触联接,所述托板(6)与连接板(7)滑动连接,所述托板(6)上设有与齿圈(1)联接的滚轮(8),所述连接板(7)上设有弹性支撑件(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3)、链齿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链齿机构包括齿圈(1)和链齿(2),所述链齿(2)通过齿圈(1)与窑体(3)联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机构和托链机构,所述链条机构与链齿(2)配合,并可实现窑体(3)的转动;所述托链机构包括托板(6)和连接板(7),所述托板(6)与链条机构中的链条(4)接触联接,所述托板(6)与连接板(7)滑动连接,所述托板(6)上设有与齿圈(1)联接的滚轮(8),所述连接板(7)上设有弹性支撑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传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连成崔桂芝
申请(专利权)人:孙连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